《中国页岩气获重大勘探突破,四川深层大气田有望被解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23
  • 摘要:页岩气规模开发的又一里程碑。

    中国页岩气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18年6月8日,埋深3925米的足202-H1井,测试日产量45.67万立方米。 埋深3925米获重大发现,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深层页岩气勘探方面取得了重要新进展,也标志着我国与北美深层页岩气工艺技术的差距进一步缩短,展示了我国在深层页岩气规模开发方面的良好前景。 又一页岩气开发重大突破 此次获得重大突破的足202-H1井,位于重庆市铜梁区石鱼镇,是西南油气田部署的一口深层页岩气工艺技术试验井。 该井3925米的埋深,预示着我国离页岩气的规模上产和开发更近了一步。在页岩气开发领域,埋深3500-4000米的页岩气,被定义为深层页岩气。 该埋深范围内的页岩气资源丰富,是未来大规模上产和稳产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埋深3500米以浅页岩气资源的规模有效开发,但距离更深层页岩气的开发仍具有较大的技术差距。

    多年来,我国对更深层页岩气的开发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 例如在2012年,垂深3520米的阳201-H2井,测试日产量达43万立方米。 2014年至今,威远—泸州地区共完钻近50口深层页岩气井。2016年,垂深3600米的威204H7-1井,首年日产气量11万立方米。 而足202-H1井是目前埋深最大的页岩气井,也是中国石油在重庆地区获得的第一口具有商业价值的页岩气井,对加快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海量页岩气有望被解锁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速度的加快,我国加大了对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力度,开始尝试实现由常规天然气向非常规天然气的跨越。 尤其是在2017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达到90亿方,占天然气总产量的6%,产量纪录再次刷新。 值得注意的是,这90亿方的天然气产量几乎全部来自同一个地方——四川盆地。 在这一区域,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石油巨头各自占领着页岩气发展的领地。其中,在川东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页岩气田——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2017年的产量达到60亿方。 与中石化不同,中石油的页岩气开采主要位于川南地区,目前主力产区位于长宁—威远区块。 2017年中石油在四川的页岩气年产量达到30.2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页岩气产量的1/3。 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来,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开发优势还将继续保持,开发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快。这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 首先,从勘探开发情况来看,虽然四川盆地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区,但其勘探开发仍处于中早期阶段,待发现资源量非常大。 据专家预计四川盆地的产气量峰值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承载着我国天然气发展的未来。 而页岩气则是该地未来气量增长的主体。仅从川南一地情况来看,就具备建成500至700亿立方米的规模和稳产30年以上的潜力。 另外,从目前四川盆地主力页岩气田的发展势头来看,趋势也愈加明显。 在2017年,涪陵页岩气田如期建成了100亿立方米年产能,相当于建成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田。 西南油气田预计2018年页岩气产量可达41亿立方米,新建产能约19.6亿立方米。到2020年有望实现页岩气年产量100亿立方米的目标。 多种迹象预示着四川盆地页岩气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而这种快速的发展进程也带动了全国页岩气的发展。 页岩气全新发展时代来临 2017年9月,国土资源部表示,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将建设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探开发基地。 该基地囊括了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多个省份。 相关数据统计,该经济带页岩气可采资源量达到14.5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8%。巨大的资源量为页岩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财政部、税务部也发布了利好页岩气的政策,自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对页岩气资源税(按6%的规定税率)减征30%,来促进页岩气的发展。 而从页岩气开采单位来看,对其也是高度重视。例如,在今年5月份,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在赴川渝地区调研时就表示,公司计划到2025年的页岩气产量达到200亿方。 中石化主要领导也表示到2020年国内天然气产量将达到400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自2012年以来,四川威远和长宁、重庆綦江和永川、湖北宜昌、云南昭通、贵州安顺等地区相继实现了海相页岩气勘探突破。 我国页岩气探明储量从无到有,5年时间累计探明页岩气储量超过9000亿立方米。 而随着多项利好政策的落实,再加上技术上的突破和开采单位的努力,我国或将离一个全新的页岩气时代不远。

相关报告
  • 《页岩气勘探再获突破 中石化在川探明千亿方级大气田》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3-26
    • 记者25日从中国石化获悉,继涪陵页岩气田后,中国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再获重大突破:威(远)荣(县)页岩气田提交探明储量1247亿立方米,今年将建成10亿立方米产能;丁山-东溪区块国内首口埋深大于4200米的高产页岩气井――东页深1井,试获日产31万立方米高产气流,突破了埋深超4000米页岩气井压裂工艺技术。 据了解,中国石化探区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川南、渝西地区,总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其中,威荣页岩气田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及自贡市境内。2015年,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在威页1HF井测试获工业气流。2016年,西南油气分公司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发现威荣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藏。2018年,气田整体提交探明储量1247亿立方米,标志中国石化在深层页岩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中国石化威荣页岩气田威页43-5HF井钻至5610米顺利完钻,质储层钻遇率100%,威荣页岩气田一期产能建设已全面铺开。该地区已开钻44口井,完钻12口井,管道关键节点工程、35千伏供电工程、进场道路基础工程等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 在丁山-东溪区块,中国石化深层页岩气攻关试验井――东页深1井,在埋深4270米的优质页岩气层试获日产31万立方米高产气流。这是国内首口埋深大于4200米的高产页岩气井,突破了埋深超4000米页岩气井压裂工艺技术,为深层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与此同时,在该区块部署实施的丁页4井和丁页5井,在4000米深的优质页岩气层相继试获日产20万方和16万方中高产页岩气流。证实丁山构造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层具有高压、富气特征,商业开发潜力大,是继涪陵、威荣页岩气田发现之后又一个千亿方级增储上产阵地。
  • 《重大油气发现!中国石化在四川获新突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5-13
    • 5月13日,中国石化发布消息,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重大突破,中原油田部署在四川盆地普光地区的铁北1侧HF井试获日产31.45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该井垂深超过5300米,水平段长达1312米,刷新了我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将有力推动普光地区形成新的规模增储效益建产阵地,也将为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勘探提供借鉴经验,助力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大发展。 在数千米深的地下“穿针引线”。普光气田是我国首个投入规模开发的特大型深层高含硫气田,已高效开发20年。 为实现长期稳产目标,中国石化不断寻找新的资源补充,将目光锁定到普光二叠系。普光探区二叠系超深层页岩气资源量丰富,但资源大都分布在埋深超过4500米的超深领域,地表、地下“双复杂”导致地层速度变化快,追踪难度极大,被业界视为“深地禁区”。 为攻克这一“重量级”难题,中国石化持续展开攻关,探索形成创新处理技术,实现了水平段优质页岩钻遇率100%,钻探精度堪比“在千米深的地下穿针引线”,最终,成功钻探铁北1侧HF井。 自主研发压裂装备,在高压地层中开辟出纵横交错的“人造气路”。 针对铁北1侧HF井超深层页岩气藏存在的地层压力高、应力差大及灰岩夹层多等改造难点,攻关团队应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175兆帕超高压压裂装备,采用超高压高排量穿层扩缝等改造模式,“一段一策”现场动态优化参数,在地下5300米的高压地层中开辟出一条纵横交错的“人造气路”。 超深水平井体积压裂的顺利实施,可将气藏最深、最远处的资源全部收入囊中,助力实现气藏效益开发最大化。 中原油田首席专家彭君表示,目前,中原油田着手编制普光探区二叠系页岩气整体勘探开发方案,推动实现资源高效转化。同时,随着超深层地质评价、物探技术和压裂工艺的持续升级,也将进一步提升普光地区勘探开发效率,让“深地禁区”加速转变成为“深地粮仓”。 中国石化持续推动我国页岩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长期是油气进口大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对于中国能源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石化积极承担起为国找气的责任,在2012年底发现了涪陵页岩气田,拉开了中国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序幕,使我国成为除美国、加拿大之外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国家。 2017年,建成我国首个百亿方产能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2020年,建成我国首个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深层页岩气田——威荣页岩气田一期项目;2024年,金页3井、资阳2井等多口深层页岩气探井打开增储上产新空间,持续为清洁能源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