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a 报告了下一代新冠疫苗的有希望的发现》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传染病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3-31
  • Moderna 今天宣布了其下一代COVID疫苗的有希望的中期3期临床试验结果,该疫苗具有更长的货架寿命,并为针对流感和COVID的组合mRNA疫苗铺平了道路。

    mRNA-1283疫苗显示出比其当前许可的mRNA-1273.222疫苗更高的免疫反应,包括老年人。对奥密克戎BA.4/BA.5以及原始SARS-CoV-2病毒的反应也更高。

    这些试验招募了美国、加拿大和英国12岁及以上人群的12000多人。研究人员还发现mRNA 1283与莫德纳当前许可的疫苗具有类似的安全性。

    公司在其声明中表示:“mRNA-1283的存储、货架寿命和预装注射器的呈现可以减轻医疗提供者的负担,并有可能增加对新环境的访问,以服务公共卫生。”

    在关于其mRNA疫苗组合流感-COVID疫苗(mRNA 1083)的状况的另一份声明中,莫德纳表示,针对50岁及以上人群的临床试验已完全招募,并预计今年有数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授予该疫苗快速通道设计。


    文献信息:Moderna Advances Multiple Vaccine Programs to Late-Stage Clinical Trials (modernatx.com) 。https://investors.modernatx.com/news/news-details/2024/Moderna-Advances-Multiple-Vaccine-Programs-to-Late-Stage-Clinical-Trials/default.aspx


  • 原文来源:https://www.cidrap.umn.edu/covid-19/moderna-reports-promising-findings-next-generation-covid-vaccine
相关报告
  • 《基于 mRNA 技术的下一代流感疫苗》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及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9-07
    • H3N2 流感病毒是老年人的严重呼吸道病原体,因为 H3N2 病毒的活跃传播与该年龄组的住院和流感相关死亡风险增加有关。1H3N2 流感病毒的几个抗原分支和亚分支可以在一个季节内传播,在不同地理区域同时或逐渐相互取代。2由于获得许可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仅包含一种 H3N2 成分,因此接种疫苗的个体极有可能在流行季节感染来自不同分支的 H3N2 病毒,这通常使疫苗接种活动无效。克服 H3N2 流感病毒不断进化性质的一种可能解决方案是开发一种通用流感疫苗,针对比血凝素头部结构域更保守的流感病毒抗原,例如血凝素柄结构域、病毒神经氨酸酶或核蛋白。3然而,需要新的和经过验证的免疫保护相关性来加速此类新的广泛保护疫苗的开发和批准,因为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即血凝素抑制抗体水平,仅反映针对血凝素分子受体结合域的流感疫苗的疗效,而不反映其他病毒抗原的疗效。4 或者,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改进针对血凝素抗原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例如增加疫苗剂量(例如,高剂量疫苗)、配制具有强效佐剂的疫苗或开发纳米颗粒形式的疫苗抗原。这种方法已被证明成功地增加了老年人抗体反应的广度,特别是对不断变异的 H3N2 流感病毒的反应。5,6Moderna 正在考虑的另一种选择是使用最近开发的 mRNA 疫苗技术,该技术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非常成功。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编码四种血凝素蛋白(H1N1、H3N2、B/Victoria 和 B/Yamagata)的季节性四价流感 mRNA-1010 疫苗对 18 岁以上的健康成年人是安全的,并且与标准灭活季节性流感疫苗相比,诱导了更高的血凝素抑制抗体滴度对抗甲型流感成分。7基于这些令人鼓舞的结果,并且由于 mRNA 疫苗平台在更新每个疫苗成分的易用性和速度方面具有非凡的灵活性,开发人员试图通过将多个 H3N2 分支包含在单一疫苗配方中来进一步改进季节性流感疫苗,以克服即将到来的流感季节可能出现的 H3N2 疫苗不匹配问题。 因此,在《柳叶刀传染病》中,Dense Hsu 及其同事8报告了一组下一代 mRNA 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的中期结果,该疫苗针对 50-75 岁成年人的另外一种或两种流感 H3N2 毒株。所有疫苗包括 A/Darwin/6/2021 (H3N2) 毒株(亚分支 3C.2a1b.2a.2a),一种下一代疫苗含有额外的 A/Newcastle/1/2021 (H3N2) 毒株(亚分支 3C.3a1;五价疫苗 mRNA-1011.1),在两个变体中,B/Yamagata 毒株被一个(A/Newcastle/1/2021;四价 mRNA-1011.2)或两个(A/Newcastle/1/2021 和 A/Hong Kong/45/2019 [亚分支 3c.2a1b.1b];五价 mRNA-1012)额外的 H3N2 毒株取代。在这项随机、开放标签、1/2 期试验中,使用三种标准四价疫苗,每种疫苗都含有一种 H3N2 毒株(mRNA-1010、mRNA-1010.2 或 mRNA-1010.3)作为对照。应该指出的是,由于 B/Yamagata 病毒已从流通中消失,因此 WHO 不再建议将 B/Yamagata 病毒纳入季节性流感疫苗,从而允许该成分被更有可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毒株所取代。9
  • 《最新的二价新冠疫苗数据》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3-08-21
    • 2023年8月14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团队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发表题为“Omicron neutralisation: RBD-dimer booster versus BF.7 and BA.5.2 breakthrough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与原型疫苗增强剂相比,使用含有omicron的RBD异源二聚体(ZF2202)作为增强剂来对抗新出现的omicron(奥密克戎)亚变体具有更好的效果。 另外,2023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等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在线发表题为“Neutralization of BQ.1, BQ.1.1, and XBB with RBD-Dimer Vaccin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蛋白亚单位新冠疫苗ZF2001更新版异型嵌合RBD二聚体(delta–BA.1 RBD和delta–BA.2 RBD)疫苗(二价疫苗)诱导产生的针对近期流行的亚变异株BF.7、BQ.1、BQ.1.1和XBB的抗体中和能力显著高于原始毒株同源二聚体、原始毒株-beta异源二聚体,但低于BA.2同源二聚体。了更好地保护和控制大流行,需要下一代和更新的Covid-19疫苗。最新更新的delta-omicron BA.1和BA.2 RBD异源二聚体对新出现的omicron亚变体具有很高的中和活性。 COVID-19灭活疫苗(CoronaVac[中国北京科兴生物技术公司]、BBIBP-CorV[中国国药集团,北京])和蛋白亚单位疫苗ZF2001(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合肥)-使用二聚体受体结合域(RBD)二聚体作为抗原-被设计用于对抗祖先SARS-CoV-2,并在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广泛使用。2022年12月,中国出现了omicron亚变体BF.7和BA.5.2的激增,由于免疫力下降和omicron亚变体对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的抵抗力增强,造成了全国性的突破性感染。包括BQ.1、BQ.1.1、XBB和XBB.1.5在内的omicron亚变异体继续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由于刺突蛋白突变增加,进一步的免疫逃避。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异型δ (B.1.617.2) -omicron(BA.1)嵌合RBD-二聚体疫苗(ZF2202),该疫苗正在临床试验中作为增强剂进行测试(NCT05616754和NCT05574985)。在此,该研究报告了在接受原型疫苗(灭活疫苗或ZF2001)或ZF2202增强剂后,或在omicron B1 .7或BA.5.2突破感染后,参与者血清样本的SARS-CoV-2中和谱的分析结果。 该研究获得了175名参与者的血清样本,根据他们是否接种过两剂或三剂灭活疫苗或ZF2001,然后再接种加强疫苗,或在2022年12月中国北京最新的BF.7和BA.5.2波期间出现突破性感染,将他们分为七组(每组25名参与者):第1-3组接种了两剂灭活疫苗,并接种了第三剂灭活疫苗(第1组)、ZF2001(第2组)或ZF2202(第3组)。第4-5组接种了三剂灭活疫苗(第4组)或ZF2001(第5组),并接种了第四剂ZF2202。第6-7组均接种了3剂灭活疫苗(6组)或ZF2001(7组),均出现突破性感染。 三剂灭活疫苗或者在两剂灭活疫苗后注射异源ZF2001加强剂,对祖先型和δ型假病毒的中和几何平均滴度(GMTs)在203 (95% CI 105-394)和1247(614-2530)之间;对BA.1和 (BA.2.75, BA.5 or BA.5.2及BF.7) omicron的中和几何平均滴度(GMTs)在13[95% CI 6–26]和97[51–185]) 之间;当检测新出现的亚变体BQ.1、BQ.1.1、XBB和XBB.1.5时,滴度接近检测极限。相比之下,异源二聚体增强剂ZF2202在两剂灭活疫苗后诱导(与1组和2组相比)对所有假病毒的中和性GMTs增加。超过50%的样本对目前新出现的BQ.1 (60%, 95% CI 41-77)、BQ.1.1(52%, 33-70)、XBB(60%, 41-77)和XBB.1.5(52%, 33-70)亚变体的中和抗体呈阳性。这些数据表明,二价疫苗ZF2202增强剂的中和作用比灭活疫苗或ZF2001增强剂更广泛。 三剂灭活疫苗加异源二聚体增强剂ZF2202比接受两剂灭活疫苗加异源二聚体增强剂ZF2202对所有假病毒的中和抗体较高。针对目前出现的BQ.1、BQ.1.1、XBB和XBB.1.5亚变体的中和阳性血清样本比例在第4组的68% (95% CI 48-83)和76%(57-89)之间。对于接受三剂ZF2001加异源二聚体增强剂ZF2202的参与者,对所有假病毒的中和GMTs比第4组进一步增加了1·1-2·1倍。80-84%的样本对目前新出现的BQ.1、BQ.1.1、XBB和XBB.1.5亚变体呈中和阳性。这些数据表明,在二价疫苗ZF2202增强后,广泛的血清样本具有中和作用。 对于在三剂灭活疫苗后发生突破性感染的参与者,他们对所有假病毒的中和GMTs低于ZF2202增强组(第4组)。然而,对于那些在三剂ZF2001后发生突破性感染的人来说,在对祖先和δ型假病毒进行测试时,血清样本中和GMTs与ZF2202增强组(第5组)相似,但在对所有omicron亚变体进行测试时更高。针对目前新出现的BQ.1、BQ.1.1、XBB和XBB.1.5亚变体的中和GMTs在142 (95% CI 91-221)和251(155-406)之间,中和阳性血清样本的比例在96%(80-100)和100%(87-100)之间。 这些数据表明,与原型疫苗增强剂相比,使用含有omicron的RBD异源二聚体作为增强剂来对抗新出现的omicron亚变体有好处。由omicron亚变体引起的突破性感染也会引起大量血清样本对新出现的亚变体(包括BQ.1、BQ.1.1和XBB.1.5)的交叉中和。然而,由于抽样限制,在增强剂之前或最后一次剂量与突破感染之间的时间间隔的差异可能是本描述性研究中的一个混淆因素。根据研究人员的观察,至少对于蛋白质亚单位疫苗,根据亚变体更新疫苗成分对于持续控制COVID-19大流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