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独特的电子、机械和光学性能使其成为一种出色的2D材料,在众多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探索。然而,石墨烯零带隙和大面积无缺陷原始石墨烯的生产仍然限制了某些应用。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石墨烯衍生的2D材料已经成为低维系统的有吸引力的候选材料,这需要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性。在这里,我们报道了两个功能化的还原石墨烯氧化物(rGOs)纳米孔的传导机制的详细研究,它们分别是GPAH和GPSS。功能化的rGO纳米板是通过逐层技术自下而上组装而成的,这使得分子水平的厚度控制纳米结构具有明确的组成和结构。在报道的多层GPAH/GPSS薄膜中,电荷载流子遵循莫特定律,呈现出由Poole-Frenkel模型描述的二维体系的典型传导行为。多层GPAH /停靠4纳米结构呈现的电导率打败厘米−1,光学带隙~ 3.3 eV和相对介电常数(εr)为6.4。随温度而变的电流-电压测量显示强烈的εr变化低于临界温度(T C = 237 K)与高偶极子重新定位在形成GPAH /停靠纳米结构。所有这些特性使得GPAH/GPSS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子设备等面向石墨烯的应用中具有吸引力。
——文章发布于2018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