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成功制备锗-68,核纯度大于99.9%》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9-03
  •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利用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辐照自主研制的镓镍合金靶件,通过系列分离纯化工艺,成功生产出满足医用要求、核纯度大于99.9%的放射性同位素锗-68样品,并通过第三方检测。这是国内首次利用中高能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制备重要医用放射性同位素锗-68,为其工程化生产奠定技术基础,有望扭转我国医用锗-68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医用锗-68国产化。

    锗-68是正电子扫描(PET)诊断显像用放射性核素镓-68的母体核素,即镓-68由锗-68衰变而成。镓-68标记的放药能够为肿瘤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国内目前有13款镓-68标记的放药已进入临床。随着镓-68放药的获批和大量使用,锗-68在国内外市场的应用前景广阔。

    在上级部委支持下,原子能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充分发挥强流回旋加速器、同位素分离纯化、放射性计量测试等专业学科优势,各团队协同攻关,共同突破了适用于中高能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的镓镍合金厚靶件制备、靶件辐照条件控制、靶件溶解、分离提取、精密检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获得高纯度锗-68样品。具有CNAS/CMA(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计量认证)检测资质的第三方对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核纯度大于99.9%,多种金属杂质含量均小于10ppm(百万分之十),样品核纯度及化学纯度达到名牌商品指标,满足医用要求。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98014.html
相关报告
  • 《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制备高纯度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6-06
    • 用化学方法制备了氧化钙纳米颗粒和纳米棒。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图像显示的形成纳米颗粒(50 - 60)纳米和纳米棒直径约500纳米,长度3μm。原子力显微镜(AFM)对CaO薄膜的平均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成像,粗糙度在3.52-5.46 nm之间。XRD模型表明,CaO是立方晶质,平均粒径为70 nm。研究了在(3.5-3.7)eV和热重分析(TGA)之间的所有条件下的直接光带能隙。研究了光致发光(PL)的性质,并建立了两个发射波段。
  • 《一种连续发酵制备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方法》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19-05-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发酵制备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方法,具体为:将有机废物注入中温水解装置内进行第一阶段中温水解;第一阶段中温水解结束后,将发酵液移至高温产酸发酵罐,投加零价铁,进行第二阶段高温发酵;每1?4d从高温产酸发酵罐内移出部分发酵混合液,同时在高温产酸发酵罐中补充水解混合物、零价铁,持续高温发酵产酸过程;将取出的发酵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部分固体物质经悬浮振荡器回用至高温产酸发酵罐,所得上清液即富含高光学纯度D?乳酸。本发明综合利用了剩余污泥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有机废物中的高有机质的特性以及零价铁的生物催化作用,并可以连续获得附加值高的D?乳酸,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废物资源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