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电力实现无人机自主低碳巡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4-10
  • 截至4月7日,由国网山西电科院电力系统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国网首个无人机自主低碳巡检系统已安全稳定运行半年多,巡检效果良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创效实现巡检策略的革新,有效减少了常规线路巡检的碳排放。

    该系统是在AI智能基础上进一步攻关轻量级电力设备关键部件特征提取、端侧实时推理与精度保持等关键核心技术,从而实现无人机精准巡检减少碳排放。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无人机前端搭载的“小魔盒”是边缘AI视觉分析终端;系统后台则处理样本管理、报告生成等非实时任务。在巡检任务中,无人机终端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可依据飞行规划任务自主飞行。同时系统可通过自注意力视觉控制模块自动锁定巡检部件、定位故障点和识别设备故障类型,在端侧实现销钉、螺母级别缺陷的实时检测。在推广应用方面,面向现役巡检无人机载体,提升边缘AI视觉分析终端的适配移植和迭代升级能力。

    目前,系统可对13类输电线路设备异常及缺陷进行识别与分析,针对常规电力部件的缺陷识别率可达85%,在采用720P图像每秒25帧的识别速度下,装置峰值能耗低于20瓦,续航时间可达50分钟。系统在220千伏马小I线、220千伏新马线、220千伏瑞马I线、220千伏南古I线、220千伏新解I线共五条线路相继开展应用。在220千伏瑞马I线输电线路短短5分钟的自主巡检过程,准确检测到绝缘子24串、线夹24个、防震锤24个,发现2处缺陷。

    据悉,与传统无人机巡检前端采集、后台研判的模式相比,山西电科院研发的这款无人机自主低碳协同巡检系统节省了大量无异常图像数据识别能耗,“小魔盒”自主识别缺陷平均用时压缩80%以上,能耗降低90%以上。系统应用以来,实现巡检效率平均提升5倍以上,并节省大量巡检交通成本,减少碳排放约100千克,打造高效智能的低碳精细化巡检新模式。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江苏无锡移动助力无人机自主巡检“世界最高”输电塔》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13
    • 在长江江苏江阴段的一个高压输电站内,随着一阵“嗡嗡”声,一架无人机从巨大的“盒子”中缓缓升起,在操控员的操作下稳稳飞至水面上空400米处,按照提前预设好的航线飞行、拍照......自主开启了输电铁塔和线路的“体检”工作。不同于以往低空自主巡检,此次任务成功完成了凤城-梅里500千伏长江大跨越工程385米世界最高输电铁塔和线路的自主巡检。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无人机巡检已成为日常巡检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助力,但对近400米高的铁塔和线路开展全自主巡检还是全国首次。据了解,无人机巡检作业需要实时接收飞控信号和传输高清视频图像,对信号要求极高,而搭载4G信号的无人机,受基站信号影响,巡检高度一般无法超过200米。如何对该塔进行巡检,成为困扰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的首要问题。 为此,无锡移动为国网无锡供电公司量身打造了无人机5G智能巡检技术方案,在输电铁塔相邻的跨越塔脚下,联合建设了两座5G基站,选用2.6G 700M双层组网模式对高空巡飞区域进行分层覆盖,并为无人机分配了5G电力专网的专用切片,定向增强长江上空400米处的信号强度,实测5G平均下行速率达215Mbps,上行速率63.39Mbps,端到端时延控制在20ms以内,有效解决跨江信号长距传输问题,确保无人机飞行高度更高、数据回传安全高效。 在无锡移动5G通信技术和边缘计算的支撑下,巡检无人机能够快速接收地面控制系统的指令,实现实时数据回传、超视距飞行、线路隐患智能研判、设备异常快速推送、巡检现场全程可视、数据可看、决策可指挥,大幅提高了巡检效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可靠供电。 未来,无锡移动将继续深化供电5G+无人机创新应用,实现远程喊话交互、实时测温等功能,携手供电开展项目规模推广,催生5G+工业互联网领域更多的创新和示范,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 《温州首次采用氢能无人机巡检电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14
    • 经过2个多小时的不间断巡视,昨天,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的一架名叫“氢霆”的氢能多旋翼无人机顺利完成对500千伏望南线的通道自主巡检作业。这是全国电力系统内首次使用氢燃料电池的无人机开展巡检作业,也是氢能装备首次在电网运检中实现应用。 据悉,氢能以其储量巨大、效率高、无污染等优势,未来将作为电网发展的重要能源。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通用航空和应用清洁能源的政策指引下,氢燃料电池在无人机飞行器领域的研发,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传统的线路巡检无人机多采用锂电池供能,锂电池无人机的平均带载续航时间为20-30分钟,由于其使用了大容量的锂电池组,若飞机失控坠落很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对巡检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能支持长续航、不间断巡视且安全性高的新型无人机,是当前电网巡检工作的迫切需求。 据介绍,今年初,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联合近零碳能源数智技术实验室,经过大半年的探索和攻坚,终于成功研发出第一款氢能多旋翼无人机——“氢霆”。作为一款以氢燃料电池为发电装置、氢气为能源的电动无人机,“氢霆”运行时,氢气在燃料电池中并不燃烧,而是通过铂碳催化剂的作用,由氢气与氧气结合直接转化为电能,生成物只有水,是一种清洁无碳的发电方式。 据了解,“氢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可以达到2个多小时,约是锂电池无人机的4倍。氢燃料电池寿命在2000小时以上,约是锂电池的20倍。氢燃料电池中不含重金属污染物,电池报废后,其中的双极板、催化剂等材料能回收再利用。经试验检测,“氢霆”无人机在100米高空坠落到地面时,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安全性能也大幅提升。 此次“氢霆”无人机首检成功,填补了氢燃料在电力无人机史上的空白。接下来,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将拓展氢能无人机在电网巡检作业中的多维应用,通过搭载不同功能设备,突破技术壁垒,实现无人机巡检全产业链更新升级,为电网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