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能源将为世界首个大型商业电制甲醇项目提供电解水制氢设施》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23
  • ?为航运业的大规模碳中和奠定基础

    ?西门子能源将建设一座50兆瓦级电解水制氢工厂

    ?欧洲能源公司将在丹麦南部的奥本罗(Aabenraa)运营该电解水制氢工厂

    西门子能源日前获得欧洲能源公司订单,将为其交付一座50兆瓦级电解水制氢工厂。该厂生产的氢气将用于丹麦绿色能源项目开发商及运营商——欧洲能源公司正在建设的世界首个大型商业电制甲醇(e-Methanol)生产工厂。这家工厂将建于丹麦南部奥本罗的卡索(Kassø),靠近德国边境。欧洲能源公司在附近建设的300兆瓦太阳能园区将为该项目提供低成本的可再生电力,用于生产效益良好的电力合成燃料。电制甲醇的最终用户将是航运公司马士基(Maersk)和燃料零售商CircleK等。该项目将保障马士基第一艘电制甲醇动力集装箱运输船的燃料供应,为航运业的大规模碳中和奠定基础。甲醇的商业化生产计划将于2023年下半年启动。

    西门子能源将负责电解水制氢系统的设计、供货和调试,该系统包括三套最新的大功率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包括变压器、整流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脱盐水生产设备。欧洲能源公司作为该项目的业主,负责工程、采购和建设以及设施的运营。

    西门子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新能源业务负责人Stefano Innocenzi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迅速行动。我们与合作伙伴欧洲能源公司携手,将共同成为航运业脱碳化的先行者。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将把电制甲醇大规模地推向市场。电制甲醇或衍生的电力合成燃料必将用于长途航运、公路以及航空运输。该项目将证明我们的PEM技术可以成功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

    欧洲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Knud Erik Andersen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可以签署这笔重要订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商业电能多元化转换(Power-to-X)项目。随着我们对一些像航运业这样的‘难减排’行业不断进行脱碳化,绿色转型到了关键时刻。我们相信,西门子能源在电解水制氢方面的杰出专业技术诀窍将为我们不断拓展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我们向世界提供可持续的燃料。”

    全球航运业的最终能源消耗高达3050太瓦时(TWh),是德国用电总量的5倍以上。由于几乎所有的燃料都是化石燃料,主要是船用锅炉燃料油,航运业每年排放约10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运输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3%。国际海事组织(IMO)已承诺航运业到2050年(以2008年为基准)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这些措施包括采用新的物流方式、提高效率、速度/功率的降低,以及最有效的途径——使用可持续的燃料来驱动推进,譬如:基本达到碳中和的电力合成燃料。

相关报告
  • 《西门子能源首次为海上风电场提供控制系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1
    • · 为德国能源公司EnBW的900兆瓦He Dreiht海上风电场提供“大脑” · 为项目提供控制系统、集中式网络、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以及长期运维服务 · 助力推进电力供应领域的碳中和进程 西门子能源近日宣布将为德国能源公司EnBW的900兆瓦He Dreiht海上风电场提供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此前已在传统发电厂得到广泛应用,这是其首次应用于海上风电场,被视为电厂运营的“大脑”。He Dreiht海上风电场位于德国北海地区博尔库姆岛西北约90公里附近,西门子能源不但提供开关设备和二次系统的控制技术,还将为项目提供包括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在内的集中式网络,并与EnBW签署长期运维服务协议。 由于He Dreiht海上风电场项目规模较大,因此需遵守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制定的特殊条例;西门子能源提供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可以确保该项目符合德国关键基础设施的相关法律规定。 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Tim Holt表示:“在未来气候中立的能源体系中,海上风电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海上风电场的装机容量不断增长,客户对于实时监测、灵活控制以及网络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西门子能源很高兴能以成熟的技术为该项目做出贡献。” He Dreiht海上风电场预计将于2025年正式投运。此前,2020年8月,西门子能源与德国和荷兰电网运营商TenneT达成合作,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确保向陆上输电过程中的低损耗。 关于项目的更多信息 随着全球海上风电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客户对电力管理与控制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升。西门子能源Omnivise T3000控制系统在过去17年中已成功应用于全球数千座传统发电厂。 西门子能源Omnivise T3000 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更先进的控制技术,集成了开关设备自动化和众多二次系统的智能化功能,并建立与风电场控制系统的连接。这套应用于风电场的集成解决方案可以助力EnBW更快响应电力需求的变化,实现更灵活的电力供应。西门子能源Omnivise T3000控制系统已通过网络安全领先标准之一的IEC 62443认证,它也具备连接二次系统的网络基础设施,符合德国BSI Kritis法规要求。 为确保控制系统可以在任何环境下稳定运行,且符合海洋电气工程规范,西门子能源使用的组部件均能满足海上业务的特殊要求。 He Dreiht海上风电场将运营25年以上,期间西门子能源会为EnBW提供自动化部件、软件解决方案及网络安全等在内的运维服务。此外,西门子能源所提供的相应服务将确保控制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西门子能源Omnivise T3000控制系统以高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已成功运用在传统发电厂、可再生能源发电厂,以及电解水制氢、氢能储存和应用等以氢气驱动的混合动力发电厂。该控制系统易于集成其他数字应用程序,例如直购电营销和预防性维护以及用于优化运营的解决方案。
  • 《制1标方氢气仅需4.1度电!电解水制氢成本下降至少有五成空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22
    • 11月19日,央视对氢能领域的先进项目和技术进行了报道。记者发现,通过氢储能及氢发电项目的推进,对我国减碳事业的稳步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我国的氢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氢成本的降低迈出了关键一步。 氢电项目是减碳重要内容 氢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通过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制绿氢,可以帮助工业领域深度减排脱碳。国家发改委近日也表示要探索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试点示范进展如何?   在安徽六安,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正在开展核心设备性能试验,服务冬季用电高峰,利用风、光等清洁能源发电制氢,1标准立方米氢气制备仅需要4.1度电,制出的氢气压缩后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利用氢燃料电池发电。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清洁能源研究院副院长 饶建业:风光氢储这样一体化的措施,能够实现把随机波动的新能源变成相对稳定可靠的氢能。   在辽宁大连,我国首个分布式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即将投运,站内的分布式甲醇制氢系统主体装置占地仅64平方米,为国内加氢站选择低成本供氢技术提供应用示范。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林伟:我们把甲醇运到加氢站内,甲醇运输有点像汽柴油,通过分布式制氢装置,就能直接生产出满足燃料电池车直接使用的氢气。   在湖北荆门,国家电投的在运燃机机组近日成功实现30%掺氢燃烧改造和运行,这标志着国内已掌握一套完整的燃气轮机电站掺氢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国家电投北京重燃荆门项目部副总经理 辛芳:在现役天然气机组中增加氢燃料来源,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天然气用气量,保证冬季供暖安全稳定,同时具有积极减碳效应。 专家表示,我国80%碳排放来自于工业,而超过80%的氢气消费也在工业,未来氢能减碳的最大潜力来自工业领域。 “氢”尽所能, 行业成本有望下降 氢能在能源转型中具有巨大潜力,但是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近期,多地持续出台政策,推动氢能产业加速落地,目前氢能市场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记者 平凡:我现在是在北京延庆919路的公交场站,在我身后就是70兆帕氢燃料电池的公交车辆。这批车辆是由奥运的通勤车辆改造而成,目前的数量达到了123辆,这个数量在全国也是最大的。这趟氢能公交线路从北京延庆城区到市区的德胜门,公交车加注的是氢气,排放物为水。 氢能公交车有绿色低碳、长续航、耐低温等特点,但造价和配套加氢的成本较高,目前还需要政府的补贴。   在内蒙古,全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已经安全运行超过两万公里。同时,以锦白铁路为应用场景的氢燃料电池机车设计方案,已经通过评审。   在长三角地区,氢能重卡运营的数量快速增加,主要是用于城际的快递物流运输、工业品物流以及港口集装箱的运输。 专家表示,使用氢能重卡对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有明显的作用,适合在高速公路等干线物流场景推广应用。 氢能要大规模推广应用,降低成本是关键。业内普遍认为氢能产业和其他新能源产业一样,需要一个从政策扶持到市场化经营的过程。降低成本的路径在哪里?   记者 平凡:我现在是在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一条生产线,我手中拿的就是关键零部件膜电极。像一个150千瓦的氢燃料电池,需要400片这样的膜电极,单片膜电极的市场价值是在300元左右。目前,整条生产线的订单已经排到今年年底。 国内用于重卡等商用车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取得自主化突破,正在构建覆盖原材料到系统材料部件的全产业链。 目前,通过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绿氢是氢能产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制氢成本较高面临推广的难题。近日,中国石化研发出高效新型阳极催化剂并实现工业放大,能够提升制氢的效率。 在广东佛山,国内规模最大的质子交换膜装备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之中,基地生产的是制氢的关键装备,类似汽车的发动机,将利用全球的先进技术大幅降低制氢的成本。广东佛山质子交换膜制氢设备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一台中国本土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将在2023年的7月份成功下线,我们预估在2025年到2027年中国本土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有50%降本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