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源的两亲分子,可降低气液固界面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在此之前,我们从假丝酵母菌胞浆菌病中分离并对其进行了表征。本研究以量子点(QDs)为纳米载体,进一步探讨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材料与方法: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通过柠檬酸热解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s)。利用碳二亚胺与生物表面活性剂和叶酸(FA)共偶联GQDs。研究制备的GQD生物偶联物对肿瘤细胞的诊断和治疗作用。
结果与讨论:光致发光量子产率(QY)为12.8%。生物表面活性剂偶联GQDs和fa -生物表面活性剂偶联GQDs的QY分别为10.4%和9.02%,足以靶向癌细胞。MTT检测显示,在1 mg/mL的浓度下,90%以上的细胞仍能存活,因此GQDs似乎对细胞无毒。生物表面活性剂偶联GQDs可在24小时内使细胞活力降低50%。FA偶联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偶联GQDs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这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药物内化研究中得到了明确的证明。当用FA修饰生物偶联的GQDs时,可以观察到更高的药物吸收。
结论:GQD生物偶联物可作为肿瘤的肿瘤诊断工具。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偶联GQDs可以在早期发现和/或治疗癌症。因此,这项研究将为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提供一个跳板。
——文章发布于2019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