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工程:模拟预测过于简化风险》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09-25
  • 气候变化作为一项政治和公共优先事项日益突出,但对气候工程技术的使用风险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描述了不断发展的建模实践如何趋向于“最佳情况”预测。他们认为,对气候工程的过于乐观可能会加强工业和政治之间关于脱碳问题处理的惯性做法。为了阻止这一趋势,他们建议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加入,并交流预测模型的局限性。研究者展示了太阳辐射管理和二氧化碳去除技术的建模如何趋向于“最佳情况”预测。根据他们的分析,这些预测所带来的不实承诺影响了近期的研究、政策和产业规划。例如,在某些类型的二氧化碳去除的情况下,未来碳捕获的前景有时被错误地视为当前减排的替代品。为了阻止这一趋势,他们提出了增加利益相关者和加强建模中的政治现实主义的机制,而将建模描述为支持决策的探索性、技术性的映射是过于简单化的。建模者必须选择参数和设计方案,并且他们的选择不可能是“中立的”。因此,在模型的构建、感知和应用方面,需要有更多的透明度。努力扩大与技术专家、社会科学家和广大用户的“现实核查”是务实的第一步,科学界也必须警惕有选择地使用预测。预测提供的方案是风格化的、优化的,并且过于简单。但把它们作为现有气候行动计划或指导手册的替代品是错误的。由于建模预测只能提供对系统性风险的部分描述,如果把政治和行业利益作为目标,并掩盖模型的细节,这是有问题的。作者强调了政策壁垒的必要性,碳经济要求我们做出重大努力,防止特定和短期利益损害政策完整性。除了更加透明的建模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细致的政策制定和治理工作,以确保太阳辐射管理和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在未来气候政策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关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risa.13565
    (郭亚茹 编译; 张灿影 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www.iass-potsdam.de/en/news/climate-engineering-modelling-projections-oversimplify-risks
相关报告
  • 《OECD发布《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模拟研究》报告》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5-01-19
    • 2014年 12月 2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题为《模拟农业气候变化适应》(Modell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Agriculture)的报告使用国际农产品及贸易政策分析模型(IMPACT)量化了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强调了适应措施实施的紧性,提出了降低风险和提高应变能力的可能策略,并深入分析了各种适应措施的效应,旨在为减轻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提出建议。 本文调查了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提出了一些可用于缓解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和提高积极影响的适应性措施。文章强调了有计划适应性措施的重要性,重点突出了减少风险和提高恢复能力的可能策略。为了量化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影响和采取适应性措施的效果,本研究使用了“农产品贸易政策分析国际模型”(IMPACT)。模型分析首先探究了气候变化对产量、价格的潜在影响,然后继续分析了2种不同体系下适应性策略对产量、价格和食品安全的潜在影响,即(1)研究与开发(发展新作物品种以更好适应变化的气候条件),(2)灌溉技术的变化。 最后,文章估计了公众和私人对研究和开发新作物品种的投资需求,同时更进一步估算了经合国家提高灌溉技术的成本。本文基于对气候变化影响、适应措施效应的量化分析结果,为减缓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以下建议: (1)优化农业管理系统(例如,机械化、土壤修复等)可以增加粮食系统的气 候变化恢复能力,但不足以减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2)良种改良技术(培育高温和干旱方面抗逆性强的优良作物品种)、技术转让 和灌溉系统改善对于提高农业气候变化抵抗力是必要的。 (3)适应的总成本是巨大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成本将随着气候损 失大幅增加(OECD国家灌溉技术研发和推广潜在的额外成本每年将增加 160~200 亿美元),因此,采取农业气候变化适应措施刻不容缓。 具体文章内容可参见:http://www.oecd-ilibrary.org/agriculture-and-food/modelling-adaptation-to-climate-change-in-agriculture_5jxrclljnbxq-en;jsessionid=2m3tpqmkqup1j.x-oecd-live-02
  • 《漫川漫岗黑土区侵蚀沟未来发育风险模拟及影响因素空间定量评价研究获进展》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5-06-30
    • 漫川漫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目前,该区域沟道侵蚀剧烈,侵蚀沟总数约占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总数的1/5,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同时,该区域耕地中高达90%的侵蚀沟处于活跃发展阶段,未来继续蚕食耕地的风险较高。因此,明确该区域侵蚀沟发育风险及其控制因素有助于沟蚀防控。然而,现有研究通常采用沟蚀敏感性模型来评估沟道形成概率,未考虑侵蚀沟进一步发育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郭明明团队提出了新的沟道侵蚀风险模型构建方法(GERM),该方法将沟蚀敏感性模拟与沟道密度模拟相结合,预测了漫川漫岗黑土区全区17.76万km2沟蚀发育风险。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了424个4×4km2的区域,通过0.3-0.6m分辨率的Google Earth影像对样方中侵蚀沟进行解译,并抽取30%进行实地调查以保证解译精度。结果表明,漫川漫岗黑土区侵蚀沟平均长度为335.85m,平均沟壑密度为250.35m/km2。 GERM综合考虑了Random Forest、XGBoost、KNN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四种机器学习模型。结果显示,XGBoost模型表现最佳,其AUC=0.999。同时,全局莫兰指数表明,沟蚀风险存在显著的空间聚类特征,即漫川漫岗黑土区沟蚀高风险区面积占比达12.9%,且这些风险区分布于全区中东部、西北部及南部。进一步,研究发现,气候是驱动侵蚀沟形成关键因素,且地形和气候共同决定全区沟蚀强度的空间异质性,而侵蚀沟未来发育风险受控于地形、气候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其中,汇水地形指数、气温、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主控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47.3%、18.7%、10.6%、10.4%。南部风险区主要受汇水地形指数影响,东部风险区主要受汇水地形指数、气温及土地利用影响,东北部向小兴安岭过渡地带沟蚀风险主要受人类活动强度,如土地利用和人口密度等的影响,而西北部风险区受控因素复杂多样。 这一研究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防控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皮属》(Geoderma)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