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Energy】用于全固态电池的新型高性能富镍正极活性材料》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 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5-03-06
  • 研究机构与人员:韩国汉阳大学的研究人员Nam-Yung Park、Han-Uk Lee及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高镍含量阴极活性材料(CAM),用于全固态电池(ASSBs)。

    研究内容:为了推动电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开发新的电池技术,以实现更快充电、更长续航时间和更长寿命。全固态电池(ASSBs)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最有前景的新兴电池之一。ASSBs使用固态电解质,相比传统液态电解质电池(如锂离子电池)更安全且能量密度更高。然而,高镍层状阴极材料(CAM)在ASSBs中存在容量衰减问题,主要原因是阴极与电解质界面处的化学反应以及阴极颗粒的膨胀、收缩和分解。

    研究方法:研究团队合成了四种不同镍含量(80%至95%)的阴极材料,包括原始Li[NixCoyAl1?x?y]O2材料、硼涂层CAM、铌掺杂CAM以及同时硼涂层和铌掺杂的CAM。通过量化不同镍含量对ASSBs容量衰减的影响,他们发现镍含量为80%时,容量衰减主要由CAM-电解质界面表面降解引起;而当镍含量超过85%时,颗粒内部隔离和与电解质的脱离成为主要因素。

    研究效果:基于研究结果,团队开发了具有改良表面和形态的新型高镍CAM,其柱状结构有效减少了颗粒脱离和内部隔离。在采用C/Ag无阳极电极的软包全电池中,新型阴极在300次循环后仍保持80.2%的初始容量。这一成果有望显著提升ASSBs的性能和寿命,推动其未来应用和普及。

    原文链接: Nam-Yung Park et al, High-energy, long-life Ni-rich cathode materials with columnar structures for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Nature Energy (2025). DOI: 10.1038/s41560-025-01726-8.


  • 原文来源: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5-03-highly-ni-rich-cathode-materials.html
相关报告
  • 《【Nature Energy】对全固态锂电池性能的可重复性进行基准测试》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4-09-25
    • 迄今为止,固态电池的研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固态电池也将长期用于电动汽车——尽管全球在这一领域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拜罗伊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将其发表在杂志上。 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固态电池或全固态电池(ASSB)有望显著提高能量密度。 因此,它们被认为是未来电动汽车的储能系统。 然而,在电池研究中,固态电池电池的验证还没有标准化的协议。 当结果公布时,人们往往不清楚这些结果是否与其他研究小组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因此,必须建立电池测试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起点,以便能够可靠地评估该技术的创新。"我们每周至少会听到一次电池性能的新突破,这将彻底改变电动汽车或整个能源存储。 拜罗伊特大学巴伐利亚电池技术中心(BayBatt)电化学系主任 Nella M. Vargas-Barbosa 教授博士报告说:"在许多情况下,这是因为它们无法在原始实验室之外进行复制。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测量了简单测试电池特性的实际差异:21 个在固态电池领域拥有研究和行业公认专业知识的研究小组获得了相同的电池材料和预定义的电化学测试程序,但每个小组都使用自己的电池组装方法和单独的非标准化测量技术。 原文链接:: Sebastian Puls et al, Benchmark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all-solid-state battery cell performance, Nature Energy (2024). DOI: 10.1038/s41560-024-01634-3.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0-024-01634-3
  • 《巴斯夫向卫蓝新能源交付首批用于半固态电池的创新正极材料》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9-03
    • ● 双方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深度合作取得进展 ● 新正极材料技术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 仅一年时间便完成从概念到量产全过程 巴斯夫电池材料旗下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下简称:巴斯夫杉杉)在新一代电池技术取得重大成果。通过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卫蓝新能源)深度合作,巴斯夫已经成功交付首批用于半固态电池的量产正极材料,向固态电池产业化迈出坚定的一步。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固态电池含半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了广泛关注。 卫蓝新能源是固态电池领域的先行者,拥有40余年固态电池产业研究经验,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以及低空飞行和动力工具等其他领域。巴斯夫杉杉则在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方面有着二十多年的经验,具有解决固态电池材料中关键挑战的能力。 自 2024年8月开始合作,双方通过紧密合作和对高新技术的共同追求,在短短一年内便完成了从概念到量产的全过程。巴斯夫杉杉研发团队针对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问题,设计了具有独特复合包覆层的超高镍(镍钴锰)正极材料。这一创新技术不仅以更高的容量和更低的阻抗提升了能量密度,还通过有效抑制正极活性材料与电解质的界面副反应,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循环性能和日历寿命。因此,这次合作的确是下一代高新电池的里程碑。 作为这次合作双方的技术研发带头人,巴斯夫杉杉首席技术官夏昕表示:“这次合作的顺利落实,除了双方高超的技术能力,更得益于彼此技术团队的精诚合作。”卫蓝新能源工程院院长李文俊也说:“能共同为电池行业的未来做出贡献,我们深感自豪!” 卫蓝新能源总经理向晋表示:“对于巴斯夫过硬的技术和迅速的反馈,我们印象深刻。作为全球领先的固态电池制造商,我们将在卫蓝新一代半固态电池中采用巴斯夫的正极材料,并期待在国内外展开更多合作。” 巴斯夫电池材料高级副总裁兼巴斯夫杉杉首席执行官龙志强说:“感谢卫蓝新能源对我们的信任。这次合作对于我们电池材料业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我们在固态电池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期待与卫蓝新能源展开更进一步的合作,共同实现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 这一里程碑体现了卫蓝新能源与巴斯夫共同加速下一代电池技术开发、商业化及规模化生产的坚定承诺。通过结合卫蓝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前沿专长与巴斯夫在先进材料创新方面的能力,双方正在推动更安全、更高能量密度解决方案的实质性进展。此次半固态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的成功交付,标志着双方在全球合作中的战略性推进,并为电池产业未来的创新突破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