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物质“联姻”产出新奇粒子》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07-09
  • 光与物质“联姻”产出新奇粒子. 有助构建功能强大的量子通信系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撰文称,他们用激光摇动电子,制造出了由部分原子和部分光组成的混合粒子,其拥有多种新行为。除了解物质在量子尺度上的表现之外,这项工作有望帮助科学家创建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甚至量子通信系统。 最新研究负责人、芝加哥大学的乔纳森·西蒙教授领导的实验室一直试图打破物质和光之间的藩篱,以研究它们的基本属性。用光制造物质的一个步骤是,制造出彼此能像物质一样相互作用的光子。但一般情况下,光子以光速拉伸,根本不会相互反应。 研究负责人之一、博士后研究员罗根·克拉克说:“为了使光子相互碰撞,我们使用原子作为‘中间人’。但是由于光子只与电子轨道处于非常特殊能级的原子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希望制造出处于我们所需能级的电子轨道的副本。” 此前,克拉克已经开发出了摇动量子材料的操纵技术——弗洛凯工程法。现在,他利用这一方法,摇动电子来制作特定的副本。通过改变激光场的强度,让其与原子共振精确调谐,它们可以改变电子的轨道。而且,通过周期性地改变该强度来摇动电子的轨道,他们获得了期望的副本。 随后,通过让光子与这些摇动的原子相互作用,该团队创造了所谓的“弗洛凯极化子”。这是一种准粒子,部分是光,部分是原子,与普通光子不同,其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强烈,这些相互作用对于用光制造物质至关重要。

相关报告
  • 《光与物质“联姻”产出新奇粒子 有助构建功能强大的量子通信系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7-08
    • 科技日报北京7月7日电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撰文称,他们用激光摇动电子,制造出了由部分原子和部分光组成的混合粒子,其拥有多种新行为。除了解物质在量子尺度上的表现之外,这项工作有望帮助科学家创建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甚至量子通信系统。 最新研究负责人、芝加哥大学的乔纳森·西蒙教授领导的实验室一直试图打破物质和光之间的藩篱,以研究它们的基本属性。用光制造物质的一个步骤是,制造出彼此能像物质一样相互作用的光子。但一般情况下,光子以光速拉伸,根本不会相互反应。 研究负责人之一、博士后研究员罗根·克拉克说:“为了使光子相互碰撞,我们使用原子作为‘中间人’。但是由于光子只与电子轨道处于非常特殊能级的原子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希望制造出处于我们所需能级的电子轨道的副本。” 此前,克拉克已经开发出了摇动量子材料的操纵技术——弗洛凯工程法。现在,他利用这一方法,摇动电子来制作特定的副本。通过改变激光场的强度,让其与原子共振精确调谐,它们可以改变电子的轨道。而且,通过周期性地改变该强度来摇动电子的轨道,他们获得了期望的副本。 随后,通过让光子与这些摇动的原子相互作用,该团队创造了所谓的“弗洛凯极化子”。这是一种准粒子,部分是光,部分是原子,与普通光子不同,其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强烈,这些相互作用对于用光制造物质至关重要。
  • 《增强了二维半导体上自组装等离子体纳米粒子的光物质相互作用》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0-15
    • 多用途材料库的二维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单层膜为许多未开发的研究领域所关注。单层TMDs表现出高效的激子发射,但由于其低维度引起的弱光吸收限制了其潜在的应用。为了增强TMDs的光物质相互作用,虽然各种等离子体杂交方法已经深入研究,但通过自组装过程控制等离子体纳米结构仍然是一个挑战。本文报道了在室温下通过老化的自组装工艺在TMDs上杂交的等离子体银纳米颗粒(NPs)中强光物质相互作用。这种杂交是通过将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的MoS2单层膜转移到薄膜上实现的。几周后老化的真空干燥器、Ag原子heterolayered电影分散的二硫化钼层二氧化硅垫片和自我检测集群到二硫化钼点缺陷,导致形成的Ag NPs与估计≈直径50 nm。与裸MoS2相比,Ag - NP/MoS2杂化体的光致发光强度提高了35倍,这是由于等离子体Ag - NPs附近的局部场增强所致。通过数值模拟和暗场散射显微镜系统地研究了这种混合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式。 ——文章发布于2018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