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基于M点扭曲的莫尔材料》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朱晓琳
  • 发布时间:2025-07-14
  • 发表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作    者:皮涵琦(共同第一作者)

        当两种单层材料以相对扭曲的方式堆叠时,会出现有效的莫尔平移对称性,从而导致所得异质结构的特性从根本上不同。因此,莫尔纹材料最近为探索强相关系统提供了高度可调的平台。然而,以前的研究几乎完全集中在Γ附近具有三角形晶格和低能态的单层。或K布里渊区(BZ)的点。本研究介绍了一类基于单层的新型莫尔系统,这些单层具有三角形晶格,但在BZ的M点处具有低能量状态。这些M点莫尔纹材料具有三个时间反转保持的谷,由三重旋转对称性相关。本研究提出了可弯曲的1T-SnSe2和1T-ZrS2的扭曲双层作为这一新类别的实现。使用广泛的abinitio模拟,本研究确定了产生平坦导带的扭曲角,建立了准确的连续体模型,分析了其的拓扑结构和电荷密度,并探索了该平台丰富的物理特性。值得注意的是,M点莫尔·哈密顿量表现出涌现的动量空间非对称性和笼目平面波晶格结构。这是首次在非磁性系统中实现晶体晶体空间群的投影表示。通过交互,这些系统充当具有Mott物理学的六种哈伯德模拟器。此外,动量空间非对称平面镜像对称性的存在使部分M点莫尔能带在每个谷中呈现准一维特性,暗示了实现朗道液体物理学的可能性。


    发表日期:2025-7-9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187-5
相关报告
  • 《芬兰阿尔托大学实现了厘米级尺寸的二维材料扭曲》

    • 来源专题:后摩尔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05-14
    • 据国防科技新闻网5月7日消息,芬兰阿尔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基于外延生长法和水助剂转移法,开发出一种可将大尺寸二维材料层进行扭曲的新方法。近年来,单层原子组成的二维材料凭借着独特的电、光和机械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光电、传感器和医疗应用等领域。研究人员发现将二维材料放在另一材料上并稍作旋转时,扭曲会从根本上改变双层材料的性能,这促使了扭曲与电子学的结合。芬兰阿尔托大学以二硫化钼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不仅可以精确控制其单原子层之间的扭曲角,还可将扭曲层的尺寸扩展至厘米量级。未来,该方法将在其他二维分层材料上得到验证,在激光器、传感器和医疗设备等领域有巨大的潜力。 更多信息:M. Liao et.al., Precise control the interlayer twist angle of large scale MoS2 homostructur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DOI: 10.1038/s41467-020-16056-4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056-4
  •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在2D材料中实现编程扭曲角度和应变分布》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李丹
    • 发布时间:2023-11-12
    • 来自材料牛 【导读】        超晶格是一种具有较大周期的、人造的超结构,类似于普通的晶格结构,它也是一种周期性的势垒,会形成迷你能带,实现对材料物性的调制。进入21世纪后,随着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和其他二维材料的发现和兴起,这种原子级厚度的二维材料及其丰富的材料堆垛方式为二维超晶格的发展提供了绝佳机会。其中,最典型的两个代表是2013年兴起的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异质莫尔超晶格和2018年发现的魔角石墨烯。二维转角莫尔超晶格的堆垛结构丰富可调,不论是同质转角体系还是异质转角体系,材料、层数、转角以及衬底都是独立可调的参数。 【成果掠影】        扭曲的二维材料中的莫尔条纹超晶格作为实现量子特性的平台引发了巨大的兴趣。然而,莫尔图样对层间原子配位非常敏感,当前的组装技术受到平均扭曲角度控制不精确、局部扭曲角度的空间不均匀性以及由随机应变引起的扭曲的影响。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尖端对单层石墨烯带进行平面弯曲,从而在异质和同质叠层中操纵莫尔图样。这种技术实现了扭曲角度的连续变化,改善了扭曲角度的均匀性和减小了随机应变,从而产生具有可调波长和超低无序度的莫尔图样。我们的结果可能实现对超低无序莫尔系统的详细研究,并实现精确应变工程设备的实现。该工作由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Cory R. Dean团队完成,2023年8月10日以标题为:“Programming twist angle and strain profiles in 2D materials”发表在Science上。 【核心创新点】        通过以扭曲的方式堆叠单层材料形成的莫尔超晶格能够容纳许多奇特的状态。        将一层带状石墨烯放在六角硼氮上,并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的尖端弯曲带状石墨烯的一端。结果得到的结构的扭曲角度从带状石墨烯开始弯曲的点到末端持续增加。 【成果启示】        本文在没有不受控制的扭曲的情况下,精确调整2D异质结构内的扭曲角和应变的能力,为无无序限制的莫尔带结构工程铺平了道路,包括莫尔图案可以用作广义量子模拟平台来研究量子材料中强相关物理和拓扑结构。在弯曲几何中观察到的显著减少的莫尔无序尚未被理解。推测,这可能涉及到晶格弛豫动力学在外部施加的应变场的存在下,但将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工作,以充分了解这种行为的起源,以及如何利用这种相互作用,以实现新的控制机会。最后,展示的通过局部机械致动实现的可逆平面内弯曲几何形状提供了超越莫尔图案化的广义应变工程的替代方法。 原文详情: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de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