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在2D材料中实现编程扭曲角度和应变分布》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 李丹
  • 发布时间:2023-11-12
  • 来自材料牛

    【导读】

           超晶格是一种具有较大周期的、人造的超结构,类似于普通的晶格结构,它也是一种周期性的势垒,会形成迷你能带,实现对材料物性的调制。进入21世纪后,随着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和其他二维材料的发现和兴起,这种原子级厚度的二维材料及其丰富的材料堆垛方式为二维超晶格的发展提供了绝佳机会。其中,最典型的两个代表是2013年兴起的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异质莫尔超晶格和2018年发现的魔角石墨烯。二维转角莫尔超晶格的堆垛结构丰富可调,不论是同质转角体系还是异质转角体系,材料、层数、转角以及衬底都是独立可调的参数。

    【成果掠影】

           扭曲的二维材料中的莫尔条纹超晶格作为实现量子特性的平台引发了巨大的兴趣。然而,莫尔图样对层间原子配位非常敏感,当前的组装技术受到平均扭曲角度控制不精确、局部扭曲角度的空间不均匀性以及由随机应变引起的扭曲的影响。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尖端对单层石墨烯带进行平面弯曲,从而在异质和同质叠层中操纵莫尔图样。这种技术实现了扭曲角度的连续变化,改善了扭曲角度的均匀性和减小了随机应变,从而产生具有可调波长和超低无序度的莫尔图样。我们的结果可能实现对超低无序莫尔系统的详细研究,并实现精确应变工程设备的实现。该工作由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Cory R. Dean团队完成,2023年8月10日以标题为:“Programming twist angle and strain profiles in 2D materials”发表在Science上。

    【核心创新点】

           通过以扭曲的方式堆叠单层材料形成的莫尔超晶格能够容纳许多奇特的状态。

           将一层带状石墨烯放在六角硼氮上,并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的尖端弯曲带状石墨烯的一端。结果得到的结构的扭曲角度从带状石墨烯开始弯曲的点到末端持续增加。


    【成果启示】

           本文在没有不受控制的扭曲的情况下,精确调整2D异质结构内的扭曲角和应变的能力,为无无序限制的莫尔带结构工程铺平了道路,包括莫尔图案可以用作广义量子模拟平台来研究量子材料中强相关物理和拓扑结构。在弯曲几何中观察到的显著减少的莫尔无序尚未被理解。推测,这可能涉及到晶格弛豫动力学在外部施加的应变场的存在下,但将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工作,以充分了解这种行为的起源,以及如何利用这种相互作用,以实现新的控制机会。最后,展示的通过局部机械致动实现的可逆平面内弯曲几何形状提供了超越莫尔图案化的广义应变工程的替代方法。

    原文详情: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de9995


  • 原文来源:http://www.cailiaoniu.com/253551.html
相关报告
  • 《哥伦比亚大学等报告纽约欧文医学中心前1000例COVID-19患者的特征和临床过程》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6-13
    • 《英国医学杂志》于5月29日发表了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文章“Characterization and clinical course of 1000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New York: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旨在表征纽约市一家大型医疗中心(纽约市的四级护理学术医学中心:纽约长老会/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COVID-19患者,并描述其在急诊室、医院病房和重症监护室的临床过程。 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为在2020年3月1日至4月5日期间到急诊科就诊或入院的SARS-CoV-2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分析阳性结果的前1000例连续患者。主要结局指标是患者的特征,包括人口统计学、症状、就诊合并症、医院病程、插管时间、并发症、死亡率和处理情况。 结果显示,在前1000名患者中,有150名到急诊科就诊,614名入院(非重症监护室),以及236名入住或转入重症监护室。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732/1000)、发烧(728/1000)和呼吸困难(631/1000)。医院的患者,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通常有基线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症。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年龄较大,主要是男性(158/236,占66.9%),并且住院时间长(中位数为23天,四分位间距为12-32天),有78.0%(184/236)重症监护患者发展为急性肾损伤,35.2%(83/236)需要透析。症状发作后超过14天才首次插管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为4.4%(6/136)。从症状发作到插管的时间具有双峰分布,其模式为3~4天和九天。截至4月30日,仍有90名患者留在医院,另有211人死亡。 文章结论称,在该医疗中心因COVID-19入院的患者面临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性肾损伤和住院透析的发生率高,插管时间长,从症状发作到插管的时间呈双峰分布。
  • 《研究确定了扭曲石墨烯片的行为和稳定性》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03-17
    • 与钢相比,石墨烯的重量约为钢的6倍,强度约为钢的200倍。这些特性使它成为制造业中最受欢迎的材料。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石墨烯片的更多特性可能对该行业有利。 来自航空航天工程系的博士生Soumendu Bagchi和他的导师,来自机械科学与工程系的哈克·本·周(Huck Beng Chew)与来自机械科学与工程系的哈利·约翰逊(Harley Johnson)合作,发现了扭曲的石墨烯薄片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温度和尺寸下的稳定性。 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石墨烯薄片上,它们相互叠在一起,但有一个扭转的角度。我们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尺寸的石墨烯薄片进行了原子模拟。利用这些模拟得出的结论,我们建立了一个分析模型——你可以插入任何尺寸的薄片,任何扭转角度,这个模型将预测它所具有的局部稳定状态的数量,以及达到这些状态所需的临界温度。 Soumendu Bagchi博士,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Grainger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博士生 双层石墨烯以未扭曲的伯纳堆积结构存在,Bagchi说。这种结构也是结晶六角形石墨的重复堆积顺序。扭转双层石墨烯后,石墨烯往往会恢复到初始状态,因为初始状态是原子最稳定的状态和排列方式。 当扭曲的原子结构被加热时,它倾向于向后旋转,但是在特定的温度下,有一些神奇的扭曲角度使结构保持稳定。还有一个大小依赖。 Soumendu Bagchi博士,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Grainger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博士生 “令人兴奋的是我们的工作是什么,取决于石墨烯的尺寸表,我们可以预测你会多少稳定状态,神奇的扭角在这些稳定状态,以及扭曲的石墨烯所需温度的范围从一个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地方,”巴格奇补充道。 Chew指出,制造商们一直在努力制造石墨烯晶体管,而石墨烯的双绞线具有有趣的电子特性。在制造石墨烯晶体管时,必须知道什么温度会刺激材料实现特定的机械响应或旋转。 “他们已经知道石墨烯片具有一定的电子性能,而以一定角度添加第二张石墨烯片会产生新的独特性能。”但是单个原子薄片并不容易操作。从根本上说,这项研究回答了石墨烯片在热载荷作用下扭曲行为的问题,并对原子水平上的自对准机制和力提供了见解,”Bagchi说。 “这可能为制造商实现对2D材料结构扭转角的精细控制铺平道路。”他们可以直接将参数插入模型,以了解达到特定扭曲状态所需的必要条件,”Bagchi补充道。 Bagchi说,这种材料的2D特性以前没有被研究过。这项研究是一项基础研究,始于一个不同的项目,当时他偶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他注意到石墨烯片表现出一定的温度依赖性。我们想知道它为什么会这样——不像普通的材料。在普通材料中,界面通常是非常坚固的。石墨烯的界面非常脆弱,允许层间滑动和旋转。观察这种有趣的温度依赖关系是没有计划的。这就是科学发现的美。 赫克·本·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Grainger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 这项研究由AFOSR航空材料极端环境项目和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