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形成新发展态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31
  • 进入2022年后,受前期油气上游板块投资不足叠加部分资源国地缘风险上升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维持高位大幅震荡,或将推动未来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形成新发展态势。

    2021年,尽管新冠疫情在部分国家持续反复以及欧佩克减产等因素对上游油气市场整体影响较大,但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却呈现出“强势反弹”的态势,合计实现油气资源并购交易264宗,创2014年以来新高;交易金额达到1378亿美元,较2020年上涨约57%,也是近3年来最高值。进入2022年后,受前期油气上游板块投资不足叠加部分资源国地缘风险上升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维持高位大幅震荡,或将推动未来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形成新发展态势。

    1.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保持活跃

    一方面,国际油价维持在相对较高区间波动的预期,将为国际石油公司开展油气资源并购活动提供较为充足的资本支撑。根据近期欧佩克、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对2022年全球石油供需及国际油价的预测,虽然各家对石油市场需求的判断存在一定差异,但均预计国际油价将在较高价格区间波动;路透社则认为,2022年国际油价下跌空间有限,波动区间预计在75美元/桶以上;瑞银、高盛和摩根大通等投行机构甚至提出,2022年国际油价将处于98—115美元/桶以上。正常情况下,高油价将给国际石油公司带来更高的盈利和更充足的自由现金流,也将满足其在未来通过并购市场获取优质资源的资本条件。

    另一方面,在2014年至今部分国际石油公司连续数年因压缩勘探投资导致上游资源发现较少的背景下,石油公司有较强意愿通过并购交易获取高质量资源接替,进而提高中长期发展潜力。在本轮低油价期间,部分北美等高负债石油公司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压力,将“去杠杆”和股东分红放在了较为优先的位置,主动购买油气资产意愿降低。而在高油价背景下,部分石油公司可以在不破坏投资者信任的情况下,通过并购活动完善上游资产组合,实现上游板块规模化增长,进而持续提升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水平。

    2.欧洲将成为油气并购热点区域

    为提高融资能力以防范现阶段全球油气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部分欧洲大型石油公司正在酝酿新一轮变革活动。其中,尽管股东结构和上市目标存在差异,但总部位于英国的大型石油企业海王星能源、欧洲最大的独立油气勘探开发公司Wintershall DEA和挪威私募基金投资背景的Var Energi公司都计划在2022年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瑞典公司伦丁能源则被披露将出售约100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上述四家公司的油气产量超过130万桶油当量/日,或将对欧洲油气资源并购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伍德麦肯兹分析认为,如果海王星能源、Wintershall DEA和Var Energi三家公司顺利完成IPO,将获得规模较大的新进资本支持,或将开启新一轮规模化资源增长战略,加大通过并购市场获取优质资源的力度。

    如果上述公司IPO受挫,一是可能通过与其他上市公司合并模式来“曲线”实现其资本战略,就如同英国独立油气生产商Chrysaor和Premier完成合并成为Harbour能源,并直接取代Premier在伦敦证交所的上市公司地位。二是可能进一步出售非核心油气资产以确保公司较好的财务流动性水平。但无论如何,预计欧洲将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并购活动的热点区域。

    3.国际石油公司进一步出售上游资产

    近年来,以bp、壳牌、道达尔、挪威国油等为代表的部分欧洲背景石油巨头采取了较为激进的能源转型战略,将“电气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明确方向,出售大量非核心油气资产以获取资金保障。而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两家美国石油巨头则相对保守,以“去碳化”为主要能源转型探索方向,但也陆续实施上游资产优化调整。在此过程中,国际石油巨头在执行交易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强的灵活性,为确保交易顺利完成,在交易估值、交易结构和资产选择方面进行了持续动态调整。

    在当前相对较高的国际油价区间内,预计国际石油巨头将充分利用较好的并购市场形势,进一步出售上游资产,以获取实施下步公司转型发展战略的充足资金。其中,预计埃克森美孚公司将专注于二叠纪盆地、圭亚那和巴西等关键战略核心业务,将加速剥离位于伊拉克、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等国家的油气资产及位于美国本土费耶特维尔等地的页岩气资产;雪佛龙公司则可能出售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油砂项目、澳大利亚油气项目以及位于美国的部分非核心页岩油气资产等;bp公司将继续执行其剩余100亿美元的非核心油气资产出售计划;道达尔能源则将进一步优化其在欧洲北海的部分成熟油田资产。

    4.近中期并购交易“溢价”有限

    尽管2022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将趋于活跃,但预计并购交易“溢价”有限。其一,在应对此前较低油价挑战的过程中,国际石油公司已充分认识到坚持投资纪律对企业资产并购活动的重要性,交易思路也由扩大资源规模转向优化上游资产结构。特别是在北美等地区,投资必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高回报率,投资者很难接受因较高“溢价”而无法优化公司关键财务指标的上游并购活动。

    其二,随着全球碳排放治理的持续深入,特别是在碳税和碳监管持续加强的大背景下,出售难以脱碳的油气资产将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因此,它带来的风险将越来越多地被买家反映在价格中,也就是说,并购价格将考虑低碳因素对长期现金流施加的额外风险,这也将大幅降低交易中的“溢价”空间。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全球油气并购市场“寒潮”来袭》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5-11
    • 预计2020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增长乏力,作为近20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最活跃的地区,北美油气资源并购市场近期难出现大幅增长。 2019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交易总量为266宗,较2018年降低36%;并购交易总金额为1290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约20%。其中,北美地区延续了近年来“一家独大”的态势,大中型国际石油公司异军突起,西方石油公司并购阿纳达科石油公司是2019年全球最大规模的上游油气资产并购活动。2019年页岩油相关并购交易金额超过472亿美元;页岩气和油砂相关并购交易金额分别为58亿美元和37亿美元。 不过,石油公司未来可能继续通过直接收购非油气项目或公司等手段,向综合型能源公司转型发展。伍德麦肯兹表示,国际石油巨头有总额约250亿美元的上游资产拟进行剥离。 2019年全球油气并购交易量降至20年来最低 2019年,受全球油气需求增长乏力,以及中东、南美部分产油国地缘风险加剧等因素影响,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基本延续了2018年的低迷走势。根据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交易总量为266宗,较2018年降低36%,是近20年来的最低;并购交易总金额为1290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约20%,但仍处于2009年以来较低水平。 从交易的时间节点来看,2019年一季度,全球油气资源并购活动成交金额仅为60亿美元;二季度,全球油气资源并购活动成交金额出现大幅增长,为810亿美元,是年内峰值;三季度,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重归平淡,成交金额降为280亿美元;四季度,油气资源并购活动成交金额仅为140亿美元。 从交易的规模结构来看,在单笔价值低于5亿美元的小型并购范围内,2019年交易总金额为115亿美元,明显低于2018年的251亿美元;但在单笔价值5亿~50亿美元(不含50亿美元)的中型并购范围内,2019年交易总金额为506亿美元,略高于2018年的448亿美元;在单笔价值50亿美元及以上的大型、超大型并购范围内,2019年交易总金额为670亿美元,大幅高于2018年的376亿美元。 从交易的地域分布来看,北美地区仍是2019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活动的热点,全年实现并购交易金额为900亿美元,占市场总规模的69.8%,并购交易数量为138宗,是近10年新低,说明部分并购交易规模扩大。欧洲地区并购交易数量为30宗,并购交易金额为148亿美元。此外,非洲、拉美和俄罗斯―里海地区上游并购交易金额分别为110亿美元、50亿美元和20亿美元;亚太和中东地区上游并购交易金额分别为50亿美元和10亿美元。 从交易的市场主体来看,大中型国际石油公司在2019年上游并购交易中异军突起,全年完成油气资产购入交易610亿美元,基本占并购交易市场总规模的“半壁江山”;以私募基金为代表的非传统上游油气工业背景交易主体表现抢眼,全年完成油气资产购入交易460亿美元,占交易市场总规模的36%;国际石油巨头和国家石油公司全年完成油气资产购入金额分别为161亿美元和60亿美元。 2019年全球油气并购市场有四大特点 全球并购交易数量下降,部分地区并购交易金额增长 北美地区2019年油气资源并购数量为138宗,并购交易金额为90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70%,延续了近年来“一家独大”的态势。2019年全球十大油气资源并购交易中发生在北美地区的有7宗,总金额为713亿美元。其中,北美页岩油气相关资产并购交易总金额超过53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美国二叠纪盆地、巴肯、鹰滩等页岩区,以及加拿大蒙特尼页岩区等。墨西哥湾海上油气因开发成本大幅降低、资产禀赋相对较好的优势,2019年并购活动保持活跃。此外,加拿大油砂相关并购活动较活跃,但规模相对较小,并购交易总金额仅为37亿美元。 欧洲地区2019年并购交易数量为30宗,是该地区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并购交易金额为148亿美元。其中,挪威和英国是该地区并购交易聚焦的热点国家,发生的25宗并购交易合计金额接近140亿美元。 非洲地区2019年并购交易数量为13宗,是2002年以来最低,并购交易金额为110亿美元。其中,道达尔88亿美元收购阿纳达科石油公司在莫桑比克、加蓬、摩洛哥、埃及、塞内加尔和安哥拉等国家的油气资产,是非洲地区最大的并购交易。 拉美地区2019年并购交易数量为17宗,并购交易金额为51亿美元。巴西是拉美地区年度并购交易热点国家,发生的10宗并购交易金额总计36亿美元,资产出售方均为巴西国家石油公司。 俄罗斯―中亚地区2019年并购交易数量为7宗,并购交易金额为20亿美元。其中,匈牙利油气集团(MOL)16亿美元收购雪佛龙阿塞拜疆资产是2019年该地区最重要的油气资源并购活动。 亚太地区2019年并购交易数量为17宗,并购交易金额为50亿美元。其中,泰国国家石油公司21亿美元收购墨菲石油马来西亚油气资产,是近5年南亚最大的上游并购交易活动。 中东地区2019年并购交易数量为4宗,并购交易金额为10亿美元。其中,泰国国家石油公司6.22亿美元购入阿曼资产,是该地区交易金额最大的并购活动。 大中型国际石油公司异军突起,国际石油巨头仍是“净卖家” 2019年大中型国际石油公司购买上游油气资产交易数量为19宗,并购交易金额为613亿美元。其中,西方石油公司526亿美元并购阿纳达科石油公司是2019年全球最大规模的上游油气资产并购交易,占大中型国际石油公司资产购买总金额的86%,也使得该公司成为与康菲石油体量相当的油气勘探开发公司。 国际石油巨头2019年购买上游油气资产活交易数量为10宗,并购交易金额为161亿美元;合计剥离上游油气资产182亿美元,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油气资源交易市场上的“净卖家”。 国家石油公司2019年发起上游油气资产购买交易数量为18宗,并购交易金额为57亿美元,部分东南亚国家石油公司表现了较强烈的国际化经营意图。如泰国国家石油公司21亿美元并购墨菲石油部分资产,提高了其在全球范围内深水油气和液化天然气(LNG)相关资源领域国际化经营的能力;6.22亿美元收购葡萄牙Partex公司部分油气资产,增强了在中东地区的话语权。此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和日本国家油气金属公司分别计划购入诺瓦泰克北极LNG二期项目10%的资产,也显示了东亚国家石油公司逐渐复苏的并购意愿。 私募资本2019年油气资产并购交易金额为460亿美元,占交易市场总规模的36%。其中,Hilcorp能源公司56亿美元收购BP阿拉斯加资产是2019年全球第二大油气资产并购交易,也使Hilcorp能源成为阿拉斯加第二大油气生产商。 并购交易中的评价油价震荡走低,与国际油价振幅基本一致 根据伍德麦肯兹测算,2019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交易的评价油价为60美元/桶。从波动趋势来看,2019年全球并购交易的评价油价总体上在55~75美元/桶宽幅震荡,全年与布伦特油价振幅基本一致,整体呈现两起两落。 2019年初,全球并购交易的评价油价由54美元/桶小幅上涨,至3月达到69美元/桶;2019年4月,全球并购交易的评价油价出现一波急剧下跌走势,降至50美元/桶以下的年内低点;2019年下半年,全球并购交易的评价油价出现一波稳定上涨走势,从二季度的不足60美元/桶逐步增至11月的72美元/桶以上;2019年12月,全球并购交易的评价油价再度下跌至60美元/桶以下。 另外,国际基准油价与全球并购交易的评价油价的差值2019年4月达到最高,超过21美元/桶;2019年9月达到最低,为-7.4美元/桶。 北美页岩油主导非常规并购交易,各类资源交易额整体走低 2019年,以北美地区页岩油气、油砂为代表的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并购交易金额为567亿美元,大幅低于2018年的743亿美元。其中,页岩油相关并购交易金额超过472亿美元;页岩气和油砂相关并购交易金额分别为58亿美元和37亿美元。 二叠纪盆地仍是2019年并购交易的热点地区,全年实现页岩油相关资产并购交易总金额为241亿美元。其中,鹰滩页岩区页岩油相关资产并购交易总金额为22亿美元,SCOOP/STACK和巴肯两大页岩区页岩油相关资产并购交易总金额分别为14亿美元和3亿美元。 受北美地区气价持续走低的影响,部分国际石油公司2019年继续剥离非核心页岩气资产。 加拿大自然资源公司28亿美元收购戴文能源公司油砂资产是最重要的油砂资产并购交易活动。油砂生产大省艾伯塔宣布,强制减产以改善库存情况,并缩小加拿大油价与美国WTI价格的价差,是影响该地区油砂并购交易活动的重要原因。 2020年石油巨头或加大非核心资产剥离力度 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增长乏力 预计今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市场增长乏力。从区域来看,作为近20年全球油气资源并购最活跃的地区,北美油气资源并购市场近期难出现大幅增长。 页岩油方面,在连续数年持续大规模资本投入后,部分中小型企业面临较大偿付压力,将经营重点转向专注开发现有存量项目获取经营性现金流,保障企业运转,将降低通过并购活动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的能力。 页岩气方面,美国疲软的天然气市场基本面将继续影响石油企业及资本市场对相关资产的关注,预计延续2018年以来并购活动相对较少的趋势。而在北美以外其他地区,在当前低油价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石油企业和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对各类油气资产并购活动持谨慎态度,难以大幅提升今年上游资产并购的数量和金额。 转型发展成上游资产调整的重要驱动力 根据美国气候责任研究所数据分析,近50年来,全球20家化石能源生产企业制造了全球35%的碳排放量,合计4800亿吨。其中,仅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壳牌在此期间的碳排放量就已占全球总排放量10%以上。此类研究成果的披露,使石油巨头在环境保护及应对气候变暖等领域面临极大压力,特别是在《巴黎协定》等国际环保约束共识已被广泛认可的大环境下,澳大利亚、南非和大部分西北欧国家已开始执行碳税、碳排放交易机制,国际石油巨头传统经营方式在未来发展所需支付的成本将持续大幅上涨。 部分国际石油巨头已将调整上游资产强化清洁发展,作为应对环保压力的重要手段。如BP、壳牌和道达尔等受欧洲环保制约影响较大的公司,都采取了剥离油砂等高碳资产,以及加大天然气资产在上游板块比重等策略,降低环保风险。预计这一趋势今年仍会持续,壳牌和康菲石油已表示,未来可能进一步出售在加拿大的油砂资产。 此外,从油价变动对国际市场需求有限的刺激作用来看,石油作为一种商品基本已达到现阶段的需求峰值,未来大幅提升市场份额的难度加大,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平均内部收益率已高于部分传统上游油气开发项目,电动汽车、共享出行的出现也已从点滴开始替代全球油气需求。在此背景下,石油公司未来可能继续通过直接收购非油气项目或公司等手段,向综合型能源公司转型发展。 国际石油巨头或将再成“净卖家” 为优化上游油气资产,石油巨头近年来均提出规模较大的非核心资产剥离计划,并积极推进。根据伍德麦肯兹统计,2020年起,埃克森美孚、BP、壳牌、道达尔、雪佛龙和埃尼等国际石油巨头有总额约250亿美元的上游资产拟进行剥离。尽管上述公司仍将购买部分优质上游资产,但有较大概率再度成为“净卖家”。 埃克森美孚提出2021年底前完成总价值高达150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剥离计划,但截至2019年底,仍有105亿美元资产尚未售出。与此同时,该公司坚持在低油价下通过增加勘探活动支撑上游业务增长,预计今年难有大规模并购动作。壳牌提出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实施约50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剥离计划,但由于2019年仅完成11亿美元的资产剥离,预计今年或加大非核心资产的出售力度。BP去年三季度提出,计划今年实施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出售。埃尼公司或将通过加大勘探力度实现上游增长的路径,对部分勘探资产实施“收购―勘探―发现―出售”的发展模式,预计难以带动公司大规模并购上游资产。 迈向低碳转型是影响油气并购的关键 近年来,部分国际石油公司已通过并购活动布局电力资产,逐步向能源公司转型。如雪佛龙以2.4亿美元参与美国充电桩运营企业ChargePoint的H轮融资,并与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公司Evgo合作,部署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壳牌收购美国Greenlots公司,并全股收购欧洲最大储能电池制造商、德国家用储能巨头Sonnen公司,逐步布局新能源汽车、电网服务和家用储能等业务。能源行业向低碳转型是影响油气并购活动的关键。 根据目前国际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石油公司也应与时俱进,探索向综合型能源公司转型。从转型发展战略看,首先要融合化发展,将传统油气生产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其次要多元化发展,在行业内探索向电能、氢能等转型,在行业外探索向金融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再次要低碳化发展,降低单位油气产出中的能耗和水资源消耗,加大天然气业务比重,加强对碳捕集、利用和存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从转型发展步骤看,应制定清晰、系统的转型发展战略与相关配套规划,循序渐进地按计划实施。特别是在转型初期,不宜跨度过大,应优先与现有优势技术或业务相结合,实现石油公司在全产业链上的规模优势,降低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成本与风险。 事实上,无论是通过全球并购市场优化海外资产,还是探索由石油公司向能源公司转型,都事关石油企业的发展战略。业内专家表示,国际石油公司在低油价下优选国家和区块实施并购,并力图使新增资产与存量资产形成协同效应,都是根本遵循公司既定的发展战略。 我国石油公司应从根本上重视并做好企业的战略研究工作。建立战略研究部门,配备熟悉行业、了解企业的专业人才,从引领公司未来中长期发展的高度,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并配套近中期各类规划、计划及相关保障措施。注重学习国际石油公司在战略研究方面的宝贵经验,包括研究架构、方法和手段等,不断提高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感知及判断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动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确保企业在各个阶段的经营质量及效益。在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多研究、多论证,对已明确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及配套的相关规划、计划、行动纲要等,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另外,做好后评价工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完善做好支撑。
  • 《全球油气上游产业发展趋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01
    • 国际油气价格走势 2022年一季度,国际油价呈现大幅攀升后高位震荡走势,Brent原油期货均价为97.90美元/桶,环比上涨22.89 %,同比上涨59.65 %。其中,3月8日Brent日均价格升至127.98美元/桶,创2008年7月以来的新高。二季度,预计国际油价高位震荡,Brent原油期货均价位于100美元/桶-110美元/桶的区间内。 (来源:微信公众“能源杂志” 作者:苏佳纯系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石油经济研究室首席研究员 李伟系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天然气经济研究室资深研究员 孔盈皓系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天然气经济研究室研究员) 全球天然气价格同比大幅上涨。东北亚现货、欧洲TTF、美国Henry Hub均价分别为31.22、32.49、4.67美元/百万英热,分别环比下跌10.9%、1.5%、2.3%,分别同比上涨215.0%、397.6%、55.1%。其中,3月7日东北亚LNG现货价格突破80美元/百万英热,创历史新高。二季度,预计东北亚现货、欧洲TTF价格有所下降,美国Henry Hub价格维持高位。 全球油气勘探趋势 探井以陆上钻井居多,海上探井资源潜力巨大 根据Rystad的统计和预测,2022年全球常规探井数将达到2979口。中国常规探井数1870口,约占全球的72.8%。中国以外地区961口,其中,陆上占比67%,主要分布在俄罗斯(223口)、印度(79口)和土耳其(48口);海上占比33%,主要分布在挪威(40口)、印度(36口)和美国(25口)。对全球油气勘探形势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探井主要包括以下五类:(1)前沿地区勘探、(2)开辟新区带、(3)新兴盆地勘探、(4)资源前景巨大、(5)公司关注重点。 根据上述标准,2022年全球高影响力探井约为30口,具有130亿桶油当量的油气资源潜力;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其中8口在非洲,6口在南美,5口在北美,西非和南美的赤道地区受关注度最高;24口探井位于海上,其中22口为深水、超深水探井;同时,33%的高影响力探井的作业者为埃尼、壳牌、埃克森美孚与道达尔等国际石油公司,说明高风险、高回报的勘探井仍然受到大公司青睐。 一季度全球常规探井已完井612口,占全年计划的20.5%。中国已完成479口,占全球的78.3%。中国以外地区已完成136口,与去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133口),但远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172口);其中,海上占比23.5%,陆上占比76.5%。 海上油气发现占比超90%,石油发现占比80% Rystad统计结果显示,一季度全球常规油气发现资源量约23亿桶油当量,高于去年同期91.3%;其中,天然气占比20%,石油占比80%。海洋油气发现占比约91%,其中1500米以上的超深水占比45%,125-1500米水深占比31%,125米以下浅水占比14%;陆上油气发现占比仅9%。全球主要油气发现包括纳米比亚的Venus超深水油田、苏里南的Krabdagu深水油田、圭亚那的Lau Lau和Fangtooth超深水油田等。全球石油公司按照年内已发现资源量位于前列的公司分别为:道达尔、埃克森美孚、卡塔尔国家石油公司、美国阿美拉达赫斯公司。 勘探投资小幅增长,油气发现成本位于历史地位 根据Rystad的预测,2022年全球油气勘探投资约为433亿美元,比去年增长约8.3%,但仍显著低于疫情前2019年近600亿美元的水平。其中,海上油气为勘探投资热点,约267亿美元,占比约61.7%,比去年投资增长22%。 得益于海上油气重大发现,一季度全球油气发现成本约为2.5美元/桶油当量,处于近十年最低位,远低于去年7美元/桶油当量的水平。 勘探区块招投标增长缓慢,海洋区块占主导地位 根据Rystad的统计和预测,2022年全球油气勘探区块招投标预计有57轮,略高于2021年54轮的水平。招投标将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和美国。 一季度,全球已完成8轮勘探区块招投标,勘探区块面积约为11.5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洋区块面积占比近90%。已授权区块主要包括:挪威、埃及、澳大利亚、摩洛哥等国69海上区块,以及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14个陆上区块。 目前有18轮在进行评标,14轮在进行招标,17轮正在计划中。正在招标的区块主要分布在索马里、巴西、利比亚、巴基斯坦、黎巴嫩、马来西亚、莫桑比克、澳大利亚、冈比亚、刚果-布拉柴维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计划招标的区块主要分布在苏丹、南苏丹、印度、印度尼西亚、美国、波兰、厄瓜多尔、突尼斯、塞内加尔、挪威、约旦、英国、新西兰、圭亚那、以色列和哈萨克斯坦。 全球油气开发趋势 获批项目由陆上增长驱动,新增项目投资规模下降 全球油气开发获批建设项目增加。根据Rystad的统计和预测,2022年全球油气开发获批建设项目约为189个,同比增长13.2%。其中,陆上项目为121个,同比增长12.2%;海上项目68个,维持去年水平不变。一季度,全球油气开发获批项目建设进展滞后于计划。其中,陆上获批项目20个,占全年陆上项目获批计划的16.5%;海上获批项目10个,占全年海上项目获批计划的14.7%。 全球油气开发获批建设项目投资规模下降。根据Rystad的统计和预测,2022年全球油气开发获批建设项目投资约为1190亿美元,同比下降18.5%;单位项目投资6.30亿美元/个,同比下降38.8%。其中,陆上项目总投资约420亿美元,同比下降32.3%,单位项目投资3.47亿美元/个,同比下降44.6%;海上项目总投资约770亿美元,同比下降8.3%,单位项目投资11.3亿美元/个,同比下降8.3%。 投产项目低于预期,俄罗斯项目进展或受影响 全球油气开发新建投产项目显著增长。根据Rystad的统计和预测,2022年全球油气开发新建投产项目约为189个,同比增长19.0%,但仍低于疫情前2019年水平(213个)。其中,陆上项目为104个,同比增长44.4%;海上项目85个,同比增长4.9%。一季度,全球油气开发新建投产项目滞后于计划。其中,陆上投产项目16个,占全年陆上项目投产计划的15.4%;海上投产项目14个,占全年海上项目投产计划的16.5%。 2022上半年,全球拟投产石油项目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南美和中东,累计可采储量约47亿桶。其中,可采储量最大的三个项目分别为:巴西的Mero海上油田开发项目(731百万桶)、伊拉克的Garraf陆上油田二期开发项目(666百万桶)以及圭亚那的Liza海上油田二期开发项目(592百万桶),其峰值产量分别为164千桶/天、201千桶/天、101千桶/天。 拟投产天然气项目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亚、中东和东南亚,累计可采储量约56万亿立方英尺。其中,可采储量最大的三个项目分别为:土库曼斯坦的Galkynysh-2气田开发项目(32万亿立方英尺)、沙特阿拉伯的Haradh-Hawiyah气田开发项目(8.70万亿立方英尺)以及俄罗斯的Kharampurskoye气田开发一期项目(4.44万亿立方英尺),其峰值产量分别为2637百万立方英尺/天、1068百万立方英尺/天以及1017百万立方英尺/天。 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拟投产油气开发项目或因制裁影响而出现延期或停滞。上半年,俄罗斯拟投产5个石油开发项目,累计可采储量1123百万桶,累计峰值产量238千桶/天;拟投产5个天然气开发项目,累计可采储量8.31万亿立方英尺,累计峰值产量1714百万立方英尺/天。 全球油气生产趋势 俄罗斯石油受制裁影响而减产,其他产油国增产乏力 全球石油生产增长缓慢。俄罗斯受制裁影响出现减产,“OPEC+”小幅有序增产但难以达到产量目标,美国供应增长提速但增幅有限,伊朗、委内瑞拉短期内难以重返石油市场。 俄罗斯石油受制裁影响而减产,但出口价格具有极强竞争力。 根据IEA的统计数据,2021年俄罗斯石油产量11.06百万桶/天。俄乌冲突爆发后,3月俄罗斯石油产量尚未出现明显下降,日均产量11.1百万桶/天;而4月初,因本国石油需求下降以及海上出口受限,俄罗斯石油日产量已降至10.52百万桶/天。受制裁影响,俄罗斯主力油种乌拉尔原油大幅折价。根据俄罗斯财政部声明,3、4月俄罗斯出口乌拉尔原油的平均价格分别为89.05美元/桶、70.52美元/桶,与3月、4月Brent原油均价相比分别存在约23美元/桶、35美元/桶的差价。 巨大的价格优势使得俄罗斯出口原油不难寻到买家。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目前市场上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通过掺混多种原油来规避欧美制裁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办法。预计俄罗斯石油产量降幅有限。根据Rystad的预测,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石油产量可能会比冲突前降低1.2百万桶/天。 “OPEC+”维持稳健的原油增产计划,但难以达到承诺产量。 IEA统计结果显示,1-3月,“OPEC+”原油产量分别为43.80百万桶/天、44.14百万桶/天、44.09百万桶/天,其中,受减产协议约束的19个国家增产量分别为0.28百万桶/天、0.12百万桶/天、0.05百万桶/天,产量目标执行率分别为97.7%、97.2%、96.2%。 欠产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产油国由于投资不足缺乏生产更多原油的能力,而疫情、地缘政治风险、恶劣天气、生产设施维修等因素的影响更加剧了这一情况。根据IEA,预计“OPEC+”一季度原油产量为44.1百万桶/天,环比增长约0.8百万桶/天,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沙特(涨幅0.3百万桶/天)、阿联酋(0.1百万桶/天)、科威特(0.1百万桶/天)和伊拉克(0.1百万桶/天)。预计二季度 “OPEC+”将继续维持小幅线性增产计划,原油产量(含俄罗斯)环比下降约0.6百万桶/天;其中,哈萨克斯坦受里海管道维修、卡沙甘大型油田定期维护的影响,产量下降约0.2百万桶/天。 美国石油增量有限。 高油价虽然可以刺激美国国内的石油生产,但受到上游投资持续处于低位、页岩油老井产量衰减快、社会能源转型意识增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石油产量增长较为乏力。根据美国EIA的统计结果, 1-4月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分别为11.63百万桶/天、11.60百万桶/天、11.63百万桶/天、11.85百万桶/天。4月13日,EIA将2022年美国石油产量下调至12.01百万桶/天,低于此前的预期的12.03百万桶/天,同比增长0.88百万桶/天,但仍远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水平(12.29百万桶/天)。预计美国石油(包括原油及凝析油)产量一季度环比增长0.06百万桶/天,二季度环比增长0.45百万桶/天。 伊朗和委内瑞拉短期内难以迅速增产。如果伊朗重返原油市场,最多将增加1.3百万桶/天的产量,但预计伊核协议的谈判很可能无法一蹴而就。委内瑞拉近期与美国重启对话,存在重回市场的可能性。根据IEA的统计数据,委内瑞拉目前原油产量分别为0.71百万桶/天,闲置产能仅有0.03百万桶/天。委内瑞拉的重油开采技术要求和成本较高,难以短时间内快速提产。 美国引领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俄罗斯产量大幅下降 根据IEA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4132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0亿立方米。分地区看,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俄罗斯对欧洲管道气出口将出现较大比例下降,进而影响俄罗斯国内天然气产量,预计俄罗斯产量为7100亿立方米,下降520亿立方米。欧洲对LNG需求旺盛,欧美天然气价差走阔,巨大的价差刺激美国天然气产量增长。 预计美国天然气产量为9980亿立方米,增长250亿立方米。受中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影响,2022年亚太地区天然气产量为6660亿立方米,增加100亿立方米。欧洲地区天然气短缺也将刺激中东、欧洲天然气产量增加,预计产量分别为7100亿立方米、2090亿立方米,分别增加180亿立方米、50亿立方米。拉美、非洲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650亿立方米、2680亿立方米,分别增加30亿立方米、60亿立方米。 全球LNG产量逼近1亿吨,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 受高价刺激,一季度全球LNG产量约为9960万吨,同比增加270万吨。一季度LNG出口前五的国家分别为美国、澳大利亚、卡塔尔、俄罗斯以及马来西亚。美国一季度产量为2038万吨,同比增加379万吨,是一季度LNG产量增长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产量为1954万吨,同比减少25万吨。卡塔尔产量为1904万吨,同比减少124万吨,是一季度LNG产量减少最多的国家。俄罗斯产量为858万吨,同比增加92万吨。马来西亚LNG产量为723万吨,同比增加44万吨。二季度LNG产量有望突破1亿吨,其中美国产量与一季度基本持平;卡塔尔产量有望恢复性增长,或突破2000万吨。 全球油气上游资产并购趋势 基于Rystad的数据库,对全球油气上游资产并购交易分析如下: 并购交易概况 1、并购数量及金额显著下降,石油并购金额占比80% 一季度,尽管布伦特油价均值在100美元/桶以上,但油气并购市场表现并不活跃。全球油气资源共发生86宗并购交易,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37%,与2018年一季度峰值167宗减少近一半。一季度,并购交易金额260.65亿美元,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52%,过去四年内仅高于受全球疫情暴发影响的2020年前两个季度。平均单宗并购交易金额约3.03亿美元,同比降低6%,环比降低24%,略低于与过去四年均值。 石油并购方面,一季度共发生66宗石油并购交易,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43%。并购交易金额207.67亿美元,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37%,在过去四年中处于较低水平。分地区看,非洲地区因BP及埃尼在安哥拉地区合资成立公司的大型并购行为,并购交易金额96.21亿美元,时隔七个季度再次超越北美地区,成为当季度石油并购发生金额最大的地区。北美地区石油并购交易8986百万美元,与非洲合计占比接近全球石油并购金额的九成。平均单宗并购交易金额约315百万美元,同比、环比均有所上涨。 天然气并购方面,一季度共发生38宗天然气并购交易,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44%,是过去四年内,发生并购数量最少的一个季度。并购交易金额52.98亿美元,同比下降71%,环比下降75%,仅为2019年第二季度峰值的12%。仅北美、非洲、欧洲、亚洲四个地区发生并购交易,是过去四年内天然气并购发生地区最少的季度。分油气类型看,天然气并购在2021年经历了占比40%左右的四个季度后2022年第一季度重新回到较低水平,仅为20%,仅高于2020年第四季度的13%,石油再次成为全球油气并购的主要资源。 2、并购资源量有所下降,海洋油气并购持续低迷 一季度,全球油气并购资源量1222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24%。分区域看,北美、中东是全球油气并购的热点地区,并购规模分别为4987百万桶油当量和4928百万桶油当量,占比分别为41%、40%;非洲地区1660百万桶油当量,占比14%,创近十个季度新高。 过去几年,全球各地区并购资源量结构表现出“以北美地区为核心,其他地区大规模并购轮动”的特点,北美地区占比最大86%出现在2021年第二季度,最小27%出现在2021年第四季度,一季度的40.8%仅处于该区域的较低水平,一季度中东地区40.3%创近年单季度新高。 分油气类型看,一季度,全球并购石油资源量9673百万桶油当量,并购天然气资源量约2548百万桶油当量,两者比例达79:21。天然气资源并购未能延续2021年连续四个季度均超过石油的并购规模,在2022年第一季度大幅度收缩至21%,创下近四年新低。 分资源类型看,一季度,陆上常规、非常规油气并购资源量分别为5129百万桶油当量、4748百万桶油当量,占比分别为42%、39%,合计占比八成以上。海洋油气并购规模持续低迷,浅水油气仅657百万桶油当量(占比5%),深水油气虽同比有较大幅度反弹,但也仅有1686百万桶油当量(占比14%)。 3、单位资源量并购成本下行,石油成本略高于天然气 一季度,全球油气平均并购成本2.13美元/桶,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37%。主要影响因素是,平均并购成本较高的俄罗斯、澳大利亚未发生或仅发生极少量的并购活动,中东地区因BP和埃尼发生性质较为特殊的区域性资产合并,导致单位资源量成本极低。 分区域看,一季度,全球各地区油气并购交易成本差异明显。并购成本最高的是南美,达到13.98美元/桶,其次是非洲6.72美元/桶、欧洲5.91美元/桶,北美地区并购成本2.41美元/桶,较为平稳。 分油气类型看,一季度,全球油气项目平均并购成本基本一致,油项目2.15美元/桶,略高于气项目的2.08美元/桶,全球各地区并购成本也基本遵循油高于气的一般规律。 重要交易活动 一季度,全球油气并购交易卖家多是大型国际石油公司,买家多是中小型石油公司。在交易金额前10位的并购项目中,交易金额排名前两位的是Azule Energy分别与埃尼、BP签订的协议。根据协议,BP与埃尼成立合资公司Azule Energy,用以合并其在安哥拉的相关业务,交易完成后,BP、埃尼各持有新公司50%的股份。Azule Energy将持有16个区块许可证,同时参与Angola LNG合资公司相关业务,并持有Solenova合资公司股份。BP在安哥拉的业务包括海上区块18和31区块(作业者)和第15、17、20和29区块(非作者)的权益以及安哥拉液化天然气和新天然气项目联合体(NGC),埃尼公司运营卡宾达15/06、1/14、28号区块以及NGC,同时拥有0号区块(卡宾达)3/05、3/05A、14、14K/A-IMI、15和安哥拉液化天然气的权益。新成立的Azule Energy公司产量将超过20万桶油当量/天。 未来展望 俄乌冲突给能源行业带来了较大冲击,地缘政治因素在油气上游并购交易中的考量在增加,预计亚非拉等低风险国家将吸引更多的上游并购投资。此外,当前国际油价仍在10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高位震荡,原油价格的快速上涨扩大了买卖双方对于油气资产估值预期的差距,或导致买方持续保持观望态度。 全球油气上游趋势概述与展望 2022年一季度,全球油气上游趋势呈现如下特点: (一)全球勘探活动回暖,海上勘探成果显著。全球常规油气发现储量约23亿桶油当量,同比增加91.3%;海上油气发现占比超90%,石油发现占比80%,油气发现成本位于近十年低位。 (二)全球油气开发增长不及预期。全球油气开发项目主要由陆上增长驱动,新增获批项目投资规模下降;新建投产项目执行进度落后于计划,俄罗斯项目存在延期风险。 (三)全球油气产量稳中有升。俄罗斯油气产量受制裁影响而下降,其他产油国增产乏力,美国引领全球天然气及LNG产量增长。 (四)全球油气并购市场表现低迷,并购交易数量及金额显著下降。 二季度,国际油气价格仍在高位运行,预计:(一)全球油气勘探将提速,深水及超深水仍为热点。(二)受俄乌冲突、高通胀及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全球油气开发进度难达预期,新增获批项目投资规模上涨。(三)受项目检修及俄罗斯减产的影响,全球石油产量稳中有降;受欧洲旺盛需求影响,全球LNG产量有望突破1亿吨。(四)亚非拉等低风险国家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并购交易活跃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