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收购匠芯知本 万盛股份进军集成电路业引关注》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tengfei
  • 发布时间:2017-11-20
  • 在并购重组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万盛股份拟收购匠芯知本100%股权事宜引发市场关注。上海证券交易所为此发出了问询函。

    6月21日,在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媒体说明会上,万盛股份董事长高献国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会退出原有主业,将形成化工产品以及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的双主业格局,两大主业将相对独立运行。将巩固现有业务的竞争优势,同时大力支持标的公司业务成长,促进双主业均衡发展。

    拟收购匠芯知本

    根据公告,本次交易分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与配套融资两个部分。万盛股份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嘉兴海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等7名股东持有的匠芯知本100%股权,同时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匠芯知本系为收购硅谷数模而专门设立的收购主体,属下资产为持有100%股权的硅谷数模。经协商,匠芯知本100%股权暂定价为37.5亿元。

    同时,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0亿元,在支付本次交易中介机构费用后,剩余部分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接口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触摸显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视频及显示处理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设计工具、系统测试设备、芯片测试设备和信息系统升级项目。

    万盛股份董秘宋丽娟在说明会上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匠芯知本将成为万盛股份全资子公司,从而实现万盛股份对硅谷数模100%股权的间接收购。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不以募集配套资金的成功实施为前提,最终募集配套资金成功与否,不影响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行为的实施。根据《重组管理办法》,本次交易不属于规定的借壳上市情形。

    根据公司与嘉兴海大、上海数珑两名交易方签署的《业绩承诺及补偿协议》,该两名交易方承诺,标的资产2017年-2020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0亿元、2.21亿元、3.34亿元和4.64亿元。若本次交易未能在2017年度实施完毕,则利润补偿期为2018年-2020年。在利润补偿期间,如匠芯知本当期净利润实现数低于承诺,上述两名交易方将按照约定予以补偿。

    高献国表示,本次交易前,万盛股份是全球有机磷系阻燃剂和脂肪胺及特种胺等功能性精细化学品主要供应商,现有业务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但离公司设定的发展目标仍存一定差距。经过管理团队多次讨论,公司制定了通过并购重组等外延式发展策略,寻找新的增长点,进而形成现有业务和新兴业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高献国指出,基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充分论证和分析后,确定集成电路行业作为公司战略转型重点方向,力求开拓新兴行业,形成双轮驱动。本次交易完成后,随着优质资产的注入,将扩大万盛股份的资产总额,提高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水平,提升盈利能力,进而提升公司内在价值。同时,本次交易将为公司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提高公司业务的多元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行业前景乐观

    据了解,标的资产硅谷数模2002年3月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成立,专门从事高性能数模混合多媒体芯片设计、销售,其高性能数模混合多媒体芯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对于此次重组,上交所对标的资产的行业及财务信息进行了多方面问询,特别是标的资产模拟财务报表中净利润出现亏损,预估值增值率达到41.96%被重点关注,要求公司对此进行补充披露和说明。

    对于标的资产的估值问题,高献国称,被评估单位为软件企业,属于轻资产公司。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无法体现作为以芯片开发为核心的企业价值,无法体现企业人力资源、市场认知度、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价值;海外资本市场较活跃,信息公开、透明,能够收集到与评估相关的资料,可以采用市场法评估;此外,企业历史经营数据完整,管理层能提供收益预测数据,从预期获利能力的角度反映企业整体价值,故本次选择收益法和市场法进行评估。

    以2017年4月30日为基准日,采用收益法和市场法评估匠芯知本100%股权的预估值为375139.46万元。根据交易各方协商确定,匠芯知本100%股权暂定价为375000万元。截至目前,匠芯知本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匠芯知本100%股权最终交易价格,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以中企华评估出具的最终《资产评估报告》确认的标的股权评估结果为定价参考依据,由各方协商后确定。

    标的资产硅谷数模CEO杨可为表示,硅谷数模所处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硅谷数模在显示接口芯片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市场知名度和产品竞争优势。若未来硅谷数模各类产品市场能够保持发展态势、硅谷数模技术升级和开发能够保持领先、硅谷数模客户拓展和维护能够保持稳步推进,其盈利承诺具备合理性和可实现性。

    本次重组中介机构则认为,随着各类显示设备清晰度不断提高,标的公司所处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标的公司在显示接口芯片领域具有较显著的业界影响力、市场知名度和产品竞争优势。考虑到标的公司技术先进性和客户开拓情况,其盈利承诺具备合理性和可实现性。

    形成双轮驱动模式

    万盛股份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是否存在规避借壳、如何实现双主业驱动等成为关注的重点。

    对于是否存在规避借壳的问题,投服中心指出,本次重组可能存在规避借壳上市的情况,如果被认定为借壳,公司管理层是否考虑过重组不确定性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如果重组失败,有无进一步的具体措施应对风险?

    投服中心称,交易完成后,标的资产股东嘉兴海大、集成电路基金、上海数珑将合计持有公司31.62%股份,超过高献国家族。结合突击转让时间节点和数量的巧合,这样安排存在规避控制权转移的嫌疑。从预案披露的信息看,交易完成后,交易对方嘉兴海大、集成电路基金、上海数珑有权各向万盛股份委派一名董事。在特定情况下,亦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实质变化。

    对此,独立财务顾问申万宏源证券杨晓表示,重组完成以后,高献国家族的持股比例仍然是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从法律关系看,上海数珑,嘉兴海大和集成电路基金之间没有关联关系,也不是一致行动人。

    杨晓表示,上海数珑是硅谷数模管理层的持股平台,嘉兴海大是本次并购的主体基金,这两个主体是承担业绩承诺和对赌的主体。但在法律关系上,两者没有关联性。同时,嘉兴海大是作为一个有存续性的基金,从基金的合伙协议看,其存续期为五年。如果重组能够成功,几年以后基金将开启逐步退出的过程。因此,上海数珑和嘉兴海大作为管理层的持股平台以及并购的主体基金,其持股比例将逐步降低。因此,从整个股权结构看,本次资产重组不会导致公司大股东发生变化,或者控制权发生转移。另外,从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安排看,本次收购完成以后,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可能发生调整。但调整后,公司董事会仍然是万盛股份原有董事人数占据三分之二。“如果本次重组能够顺利实施,硅谷数模将成为万盛的全资子公司,硅谷数模将遵守万盛股份的内控体系和公司治理结构。”杨晓表示。

    此次资产重组完成后,万盛股份主营业务将变更为阻燃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及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设计、销售双主业。对于如何实现双主业驱动,中国证券报记者提出,标的公司在芯片领域优势明显,万盛股份本身主业盈利能力不错。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双主业发展路径如何落地。“此次重组交易完成后,公司计划两大主业相对独立运行,充分发挥原有团队各自业务上的作用,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多元化融资方向的优势。原有业务提升生产管理,努力打造世界功能性精细化工助剂的供应商;现有业务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借助产业鼓励政策,按照新的利润增长,打造双轮驱动发展的稳健型,成长性的优质企业。”高献国称。

相关报告
  • 《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收入增逾2成 制造业同比增长近30%》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09-21
    • 近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介绍,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收入2726.5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收入737.4亿元,同比增长29.1%。 技术水平提高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表示,集成电路制造既可以带动国产装备和材料发展,又可以服务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是集成电路产业的中枢环节。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已取得长足进步,65纳米、40纳米、28纳米工艺相继量产,14纳米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特色工艺竞争力提高。 “尤其是长江存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提出了3D NAND技术新构架XTacking。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集成电路领域提出重要的新构架和技术路径。”叶甜春说。 中芯国际执行副总裁李智介绍了公司14纳米制程工艺进展,并表示相关工厂建设已经封顶,二季度第一代14纳米FinFET技术研发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预计明年上半年进入量产阶段。 李智表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尽管有一定规模,但价值链整合能力不强。“各地掀起建厂、投资热潮,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设备、材料等各项成本升高。”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表示,各地集成电路制造产线存在低水平、同质化、重复建设,导致资源分散、人才竞争激烈,应该理性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注重上下游联动。 “材料是集成电路制造的基础,集成电路制造所需要的300毫米大硅片,国内还没有真正的产业级产品。”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德仁表示,到2020年全球所需300mm大硅片约640万片,需求增长快但供应严重不足,大硅片价格涨势将持续到2020年。 发展需要再定位 叶甜春认为,集成电路产业形成“从无到有”的产业链布局后,不能一味追求建厂扩产,应该“升级”发展战略,重新对产业进行定位。下阶段,集成电路产业应该“以产品为中心,以行业解决方案为突破口”,促进系统应用、设计、制造和装备材料融合发展,通过产业链协同,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并行。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子学认为,“人才缺乏”可能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掣肘。 对于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华润微电子常务副董事长陈南翔表示,需要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同时需要半导体企业具备“人才吸引与保留的关键因素”。 陈南翔表示,国内半导体企业“出生率”高,但“成功率不高”。这显示出行业景气、社会支持度与关注度高,同时意味着产业研发资源与创新动能的分散,甚至导致同质化竞争。
  • 《2019值得关注的20家模拟、MEMS和传感器初创公司》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19-06-06
    • 在整个半导体生态体系中,模拟、MEMS和传感器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应用范围包含了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工业控制乃至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且仍在迅速扩大。 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中将起到的核心作用,为新科技产品提供更智能、更敏锐的感观能力。国内外各大初创企业都将扩大在三个领域中的研发的投入。作为智能感知时代的重要硬件基础,模拟、MEMS和传感器产品需求近年增势迅猛。 在2019年有20家初创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新星中的巨星。 3家国内企业入选 CanSemiTechnology(粤芯半导体): 2017年12月26日,粤芯半导体项目奠基。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投资70亿元建设12寸生产线,由广州金誉集团、专家团队、广州开发区科学城集团设立,预计2019年投产。 粤芯半导体其目标在于为物联网(IoT)、汽车网络、人工智能(AI)和5G等应用打造芯片。全球近60%的芯片市场在中国,中国近60%的芯片市场在珠三角。广州发展芯片项目,时机正好,需求旺盛。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芯片项目,不仅实现了广州零的突破,还要努力打破中国芯片进口大国的身份。 HankingElectronics(罕王微电子): 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是一家私人资助的MEMS公司,也是汉金工业集团的子公司。专注于开发、制造和营销MEMS产品及相关电子元件。它为客户提供设计和开发,制造加工,批量生产,MEMS代工服务,MEMS传感器,MEMS执行器,ASIC,MEMS技术和应用咨询服务也是其特长。 它是以微机电系统/MEMS制造工艺及芯片设计技术为核心,以生产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MEMS微型器件、混合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为主营业务,集设计、制造和开发,OEM生产,提供MEMS/微制造加工代工服务,销售及售前和售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 伴随着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罕王微电子8英寸纯MEMS传感器芯片规模化量产线落户沈抚新区,将促进在传感器、物联网产业领域开疆拓土,罕王微电子产品应用广泛,可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无人机、机器人、5G通讯甚至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物联网、智能电网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SmartSens Technology(思特威科技): 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公司由获评“国家相关人才计划”的徐辰博士及多名硅谷精英于2011年创立,在美国硅谷和中国上海拥有一支全球领先的研发团队。思特威专注于提供面向未来和全球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是全球第一家推出基于电压域架构和BSI工艺的全局曝光CIS芯片的公司。 目前思特威在视频监控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涉及安防监控、车载影像、机器视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运动相机、AR、VR、智能手机)等应用领域。自成立来,思特威一直以客户为核心,不断创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视频解决方案。 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以往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企业没有优势。思特威算是国内顶尖供应商了,他们是全球第一家推出基于电压域架构和BSI工艺的全局曝光CIS芯片的公司,专注于提供面向未来和全球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涉及安防监控、车载影像、机器视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 虽然是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的新生力量,但也是一家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对技术和产品精心雕琢的企业。产品设计充分考虑了人工智能领域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与各大AI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深度互动,并对目标应用场景和所使用的ISP算法、AI算法、SoC平台的实际情况、发展趋势进行了充分掌握,最终结合SMARTSENS领先的GlobalShutter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技术,诞生了这款革命性产品。 其余17家企业美国企业占比高 AerNos: 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采用掺杂材料和纳米技术传感器的研发,可以十亿分之一的水平同时检测多种气载气体和易失性有机化合物。其传感器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纳米线和聚合物。 AnDapt: 这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无晶圆厂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可配置IC,它们结合了功率MOSFET、模拟和数字电路,可用于创建各种电源电路。 Wiliot: 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由一群工程师组成,他们以前就职的公司——Wi-Fi先驱Wilocity,于2014年被高通收购。Wiliot正准备开发一种由从无线电波中收集的能量来驱动的蓝牙芯片,从而为物联网市场提供无源SoC平台。 CistaSystems: 成立于2013年,开发了多款CMOS图像传感器,其产品主要由中国SMIC自主开发的0.13微米BSI技术平台代工制造。 MenloMicrosystems: 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旨在将通用电气的功率处理MEMS微动开关技术推向市场。该公司声称,其处理高达千瓦功率的能力使其能够应用于电池管理、智能家庭、电动汽车、医疗仪器和无线基站。 Movellus: 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专注于使用数字设计和验证工具来实现模拟电路功能,并已经推出相应的产品。2018年5月,Movellus宣布已收到来自于英特尔的投资,但具体数字未公开。 NuVoltaTechnologies: 这是一家无线充电芯片公司,已经拥有多项芯片设计,目前正在与智能手机公司合作推出定制芯片。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由六名工程师组成,其中多人来自德州仪器。 CambridgeTouchTechnology: 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面向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和军事市场的3D多点触控技术供应商。CTT通过IP、know-how,、模拟和数字技术,以及系统架构为其OEM和供应链客户提供支持。 8power: 该公司于2015年1月由剑桥大学的微系统技术教授AshwinSeshia和其他几位伙伴共同创立,旨在研发利用基于MEMS技术的参数共振的振动能量收集技术。 AdvancedHallSensors: 该公司由MohammedMissous教授创立,旨在开发量子阱霍尔效应磁感应砷化镓器件,该公司称已经出货了1500万个传感器产品。 E-peasSemiconductors: 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其宣布推出了首款用于光伏和热电能量收集的能源管理芯片。其愿景是在两个方面解决物联网应用难题,即通过增加收集的能量和减少电路的能量消耗来实现。 InnovizTechnologies: 这是一家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公司,于2016年创立,在A轮融资中筹集了900万美元,在2017年10月完成B轮,融资金额达到7300万美元,支持者包括三星Catalyst和SoftBankVenturesKorea。该公司由以色列情报部队的前成员创立,其在多家创业公司和跨国公司工作过。 PropheseeAS: 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开发基于异步像素传感器技术和生物启发计算机视觉的机器视觉传感器。这样的系统可以针对低功耗、高动态范围和低数据速率进行优化。Prophesee已与日产-雷诺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SenbiosysSA: 该公司是2017年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分拆出来的,它开发了一种芯片,可以使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术(photoplethysmography,PPG)和飞行时间(ToF)信号来测量心率和氧气水平。该芯片还可测量环境光。 ThaliaDesignAutomation: 由Micrel的前CAD工程经理于2011年创建,正在开发EDA工具,该工具使用自然界的行为算法来快速优化模拟和混合信号性能和功耗。该公司开发了Amalia模拟电路设计优化器和Emera功率器件设计优化器。 Tikitin: 该公司是2016年从芬兰研究机构VTT分拆出来的,该研究机构筹集了300万欧元(约370万美元),用于支持MEMS谐振器技术的开发。Tikitin称其是第一家推出MEMS谐振器的公司,可以通过与石英相同的电路驱动,从而实现引脚兼容替代。其MEMS技术基于氮化铝的压电特性。 USoundGmbH: 公司于2014年成立,开发了一种用于MEMS微型扬声器的压电MEMS平台。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了基于MEMS的、涉猎更广泛的音频公司,为增强和虚拟现实应用开发了专用耳机,以及3D音频和声音系统参考设计。 尾声: 模拟、MEMS和传感器初创公司不只有引以为傲的技术,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再加上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将带来令人兴奋的新兴应用,如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AR和VR)、自动/无人驾驶、3D成像和传感、5G通信等。各种基于半导体技术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是未来智能系统的关键要素,而身在其中的初创企业将在未来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