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新研究:给机器人思考能力,行动前先考虑后果》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1-03
  • 网易科技讯 1月2日消息,据Futurism网站报道,人类有能力在行动之前思考他们的行为。例如,如果某个人要踢球,他们可能先思考球在哪里,以及如何将球移动到新位置。机器人(特别是那些没有配备高级人工智能的机器人)通常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通常被提前编程来执行简单的任务。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已经确定,机器人也可以有这种思考能力。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机器人学习技术,使机器人拥有提前思考的能力,以“弄清楚如何操作它们从未遇到过的物体”。这个团队将这种技术称为“视觉预见”,但它不能给机器人预测未来的能力,至少目前还没有。

      研究人员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名为Vestri的机器人上,使其能够预测未来几秒钟内摄像头将会看到什么。通过新的预见能力,Vestri展示了在桌子上移动小物件的能力,而不会触碰或撞倒附近的障碍物。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项技术使得机器人能够在没有人的输入、监督或之前的物理知识情况下完成小任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谢尔盖·莱文(Sergey Levine)解释称:“以同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想象如何在我们的环境中移动物体。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机器人了解不同的行为将如何影响周围的世界,从而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实现高度灵活的智能规划。”

      视觉预见是基于“卷积递归视频预测”,即动态神经平流(DNA)技术开发的。研究团队发现,基于DNA的模型能够预测图像中的像素如何根据机器人的行为从一帧移动到另一帧。作为莱文实验室的博士生,同时也是原始DNA模型发明者的切尔西·芬恩(Chelsea Finn)解释说,像Vestri这样的机器人现在可以“完全依靠自己学习一系列的视觉对象操作技能”。

      弗雷德里克·埃伯特(Frederik Ebert)是莱文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他也参与了这个项目,他负责将机器人的工作与人类同环境中物体互动的方式进行对比。埃伯特表示:“人类一生中通过与各种各样的物体互动,在没有任何老师教导下学会了物体操纵技能。我们已经证明,可以建立能够利用大量自主收集数据来学习广泛适用操作技巧的机器人系统。”

      莱文注意到,Vestri的功能仍然有限,不过正在做更多的工作以提高其视觉预见能力。将来,该技术可以用来帮助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更好地装备它们来处理新的情况和对待陌生物体。在此之前,这项技术需要各种改进,比如更精细的视频预测和收集更具体视频数据的方法。在这些改进之后,机器人可以执行更复杂的任务,如升降、放置物体或处理柔软易变形的物体,如布或绳子。也许将来你甚至不需要自己叠衣服,机器人助手完全可以代劳。

相关报告
  • 《华为推动5G建设的4点考虑》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1-13
    • 在近日举办的 2020 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表示,中国有全球最好的 5G 网络,中国已部署超过 60 万个 5G 基站,5G 部署覆盖超过 300 个城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实现 1.6 亿连接。 社会对 5G 的期待不只在消费者领域,更期待 5G 能够改变社会,创造出更多新价值,而这样的改变正在各行各业发生。截至今年 9 月,在中国,5G 已经赋能 20 多个行业,创新项目合计超过 5000 个,运营商的商用 5G 服务合同超过 1000 个。 而 5G 行业应用发展,终端不容忽视。自首款 5G 模组发布至今,两年多来全球已有 20 多家供应商提供超过 60 款 5G 模组,140 多款行业终端,包括 5G AGV、5G 摄像头、5G 无人机以及 5G 巡检机器人等。 华为 5G 已经在 20 多个行业、应用于 5,000 多个创新项目中。华为预测,到 2020 年底,5G 模组价格将降低到 100 美元左右,到 2022 年底进一步降低到 40 美元左右。5G 行业终端成本更低将有利于 5G 的普及。 胡厚崑对 5G 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景充满了信心,同时亦指出“在我们面前并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因为行业的需求千差万别”。对于如何推动 5G 行业创新,他分享了四点思考。 第一,从场景中找刚需。当前各行业拥抱 5G 的意愿非常强烈,但是我们需要深入到不同的应用场景,找到一些标准,对这些需求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值得大力投入的刚需。华为提出从四个标准来选择刚需,即技术相关性,商业潜力,产业链成熟度和企业的标准化程度。基于这些标准,初步识别了一些典型场景,如远程控制、视频回传、机器视觉、人员和设备定位,这些场景是行业中共性的刚需场景,值得深度投入。 第二,网络要能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网络是 5G 业务的根本,网络设备及网络的“规、建、维、优”能力,需匹配行业多元化的场景需求。这需要制造商和运营商一起,深入行业实际,持续创新。 第三,丰富 5G 行业终端,种类更多,成本更低。华为预测,到 2020 年底,5G 模组价格将降低到 100 美元,到 2022 年底进一步降低到 40 美元,这将极大丰富 5G 终端生态。 第四,5G ToB 需要建立新能力。越来越多的 5G ToB 已经与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结合在了一起。5G 是连接手段,但 ToB 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关注应用和架构。这要求新的能力,包括提供连接的能力、云的运营能力、行业应用的开发能力及端到端的集成能力,“我们看到这些能力或有缺失,或现有能力无法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 在发展 5G ToB 的过程中,运营商可以有多重角色选择,既可以聚焦在连接能力,扮演好连接提供商的角色;也可以在连接之上,发展云的能力,甚至集成的能力,成为连接+云+集成的服务商。但不同的角色对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华为愿意积极帮助有意愿的运营商进行转型。 “未来十年,5G 将在各行各业发挥更大价值,我们将迎来又一个黄金发展期。从今天走向未来的这条路上,我们还要克服很多困难,每向前一步都意味着做出改变。”胡厚崑表示,“华为愿意与运营商、企业客户和行业伙伴一起,携手并进,勇于探索、大胆思考、积极行动、开放合作,实现共赢,共同走向未来。”
  • 《JAMA视角:全球结核病——展望、前景和需要优先考虑的事》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4-09-26
    • 虽然现阶段结核病的治愈率接近100%,但仍然是威胁公共卫生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耐药结核菌的日益常见,目前结核已成为全球范围因感染性疾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基于此,来自美国CDC、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及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3位研究人员对全球结核患病状况、诊治进展和前景展望做一归纳,指出抗结核工作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其相关成果于2014年9月4日发表在JAMA上,先对文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指出当前结核病控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忘记”:政治领袖忘记了穷人;卫生领域领导者忘记了简单且技术含量低的干预措施;患者忘记了疾病的严重性,且当症状有所好转时可能会停止治疗。而解决措施在规划及实际执行阶段均要遵循基本的结核病控制准则。 尽管自从2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结核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以来,抗结核斗争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该病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该文章强调现阶段影响结核控制的最大风险在于缺少行之有效的、目前可用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新型结核病诊断方法能够增强涂片显微镜镜检效能,但考虑到费用以及需要合适的基础设施等因素,尚不能代替痰涂片方法来诊断结核。此外,所有结核确诊的患者均应该接受及时、完整和有效的治疗,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有高达10%-30%的经实验室检测而确诊的结核患者并未开始接受治疗,且这一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般来说, 对结核病诊疗中心进行结构化监管再辅以治疗方案的管理和疗效的评估措施,对结核病控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保证治疗完成率尽可能接近100%。但这些措施尚未得到足够的财政支持。 虽然官方政策往往要求对疗效进行观察,但实际情况是常常并不执行,难以得到良好的落实。在医院里,减少结核播散的最简单、最有效且最经济的方法是确保开窗通风以及构建室外等候区,但实际上很少有机构能真正落实使用这些方法。 此外,虽然分子测试能故偶改善耐药结核病的诊断,但有效治疗取决于药敏实验结果。 作者最后总结道:“创新在结核病防控工作中十分重要,可以采用且应当合理使用新的技术手段,但必须要伴随有效的关键公共卫生实践。” 信息来源: Frieden TR, Brudney KF, Harries AD. Global Tuberculosis. Perspectives, Prospects, and Priorities. JAMA, published on line September 4,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