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耐多药结核病》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1-03-19
  •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静脉注射丁胺卡那霉素(又称阿米卡星)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剂量为15毫克/千克。然而,高剂量与明显的毒性有关。

    在研究机构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接受丁胺卡那霉素治疗,剂量为8–10毫克/千克,并根据治疗药物监测进行剂量调整。研究人员对2010年至2016年间接受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49名患者被纳入研究。丁胺卡那霉素的中位起始剂量为8.9毫克/千克(IQR 8,10),目标治疗药物水平在中位治疗期12天达到(IQR 5,26)。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7.2个月(IQR 5.7,8),痰培养转化的中位时间为1个月(IQR 1,2)。根据正式的听力测试,6名患者(12.2%)出现听力下降(95%可信区间4.6–24.8%);22.2%的患者出现主观听力损失(95%可信区间11.2–37.1%)和31.9%的主观耳鸣(95%可信区间19.1–47.1%)。10名患者(23%)血清肌酐显著升高(95%CI 11.8–38.6%),但只有5名患者在治疗结束时GFR<60。84%的患者有治疗成功(95%可信区间84–99%)。

    综上所述,小剂量丁胺卡那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有关。研究人员假设在a组和B组药物无法建立适当的治疗方案的情况下,小剂量丁胺卡那霉素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方法,以及在对不良事件进行仔细监测是可行的。

相关报告
  • 《氯法齐明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7-05
    • 现有抗结核药物耐药率的增加为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B)的治疗带来了诸多困难,使得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氯法齐明用于治疗结核病(尤其是MDR-TB)的效果较好,且与其它抗结核药物几乎无拮抗作用,可被视为治疗MDR-TB的一种药物。基于此,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3位研究人员系统综述了氯法齐明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抗麻风活性、抗结核活性以及抗分枝杆菌复合群(MAC)/HIV活性,其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年第39卷第5期。 文中指出,氯法齐明的抗菌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其抗结核活性已得到部分研究的证实;氯法齐明脂溶性强,具有极强的疏水性,通过注射给药吸收很慢,目前多通过口服给药。口服给药后,氯法齐明血浆中的浓度很低,主要沉积于脂肪组织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此外,氯法齐明半衰期较长,单次给药消除半衰期约为10天,连续给药消除半衰期至少为70天;氯法齐明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结核杆菌活性,与其它抗结核药相比不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可防止结核杆菌对异烟肼发生耐药;氯法齐明不仅可用于治疗MDR-TB,也可用于治疗艾滋病患者的MAC感染。 文中最后还谈到氯法齐明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虽较好,但也存在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最常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与剂量相关且可恢复。 总而言之,氯法齐明对结核病的治疗,尤其是对MDR-TB和XDR-TB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在MDR-TB治疗过程中可能有防止耐药增加和改善预后的作用,而在XDR-TB治疗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其不良反应主要是皮肤色素沉着但可逆,相对其它抗结核药物来说不良反应轻微,但如何控制和减轻其不良反应还在研究中,因此可以说对于氯法齐明治疗MDR-TB的治疗方案、疗程、剂量及不良反应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结核病治疗:过去,现在和未来》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19-01-08
    • 结核病(TB)治疗的主要历史里程碑包括:1944年发现了有效药物(链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 1952年发现了“三联疗法”(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和异烟肼),确保治愈;20世纪70年代认识到异烟肼和利福平可以将治疗时间从18个月减少到9个月;20世纪80年代观察到在这些药物中加入吡嗪酰胺只需6个月即可治愈。 为了对抗不依从性,每周两次或三次间歇性治疗方案,已被证实在26周内只治疗62-78次可治愈更为严重的结核病。 然而,这些方案不足以简化,也不方便在资源匮乏国家进行有效治疗。因此,世界各地包括印度、中国、俄罗斯和前苏联,已经出现了耐药菌株,威胁结核病的控制。基于这些原因,开发新的药物来缩短治疗持续时间,增加间歇治疗方案的剂量间隔并替换失去抵抗力的药物至关重要。其他特殊考虑因素包括确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特别是注意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患者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最后,应该追求炼金术士的结核病梦:调节免疫反应,缩短治疗时间和克服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