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负荷在COPD住院期间增加》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 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4-11-21
  • 研究结果表明,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恶化时,需对房颤(AF)保持高度警惕。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描述因急性COPD加重而住院的伴或不伴HF患者的AF负担,并确定AF与住院之间的时间关系。他们收集了2007年至2021年间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患者的数据,心脏再同步治疗以及植入式心脏监测器,利用与美敦力CareLink数据库相连接的Optum去标识化电子健康记录数据集进行回顾性分析。他们研究了COPD患者的入院情况,这些患者的COPD入院前30天至入院后60天内的设备诊断参数可用。共识别出20,056例患有心力衰竭(HF)的COPD患者住院病例,以及3877例无HF的COPD患者住院病例。在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中,43%的患者每日房颤负荷至少为6分钟,22%的患者至少有1小时的不规则心律。而在未患心力衰竭的患者中,40%的患者每日至少有6分钟的不规则心律,18%的患者至少有1小时。在心衰患者中,平均每日房颤负荷从入院前30天的基线值158分钟/天增加到入院时的170分钟/天,并在住院后20天恢复至基线水平。对于未患心力衰竭的患者,其房颤负担从基线的107分钟/天增加到住院期间的113分钟/天,并在住院后20天恢复至基线水平。



  • 原文来源: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af-burden-increases-around-time-copd-hospitalizations-2024a1000izc
相关报告
  • 《持续性房颤会增加心力衰竭患者抗凝相关的出血风险》

    • 来源专题:心血管疾病防治
    • 编译者:jiafw
    • 发布时间:2018-12-18
    • 背景:心房颤动患者的口服抗凝治疗可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但会增加出血风险,本研究探讨了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后的相关临床结局是否不同。 方法: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分析中,根据患者的房颤分型分析了抗凝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关结局的信息在3年内集中记录,通过医疗记录验证并由独立审查小组裁定。 结果:总体而言,该样本包括1089个房颤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398,持续房颤患者691例。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的Cox回归分析中,与阵发性房颤相比,持续房颤的临床相关出血风险升高[风险比1.40(1.02; 1.93); P = 0.038]。对于临床相关的出血,检测到房颤分型与伴随的心力衰竭存在显著相互作用:伴有心衰的风险比为2.45(1.51,3.98)VS. 不伴心衰的风险比为0.85(0.55,1.34); P = 0.003。在心衰患者中,持续性房颤也表明大出血的风险升高[风险比 2.25(1.26,4.20); P = 0.006]。 结论:在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心衰患者中,持续性房颤的出血风险显著升高。
  • 《关注特定临床环境中的心房颤动和钙调蛋白病》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3-09-14
    • 本期继续关注心律失常。在一篇题为“心脏装置感染:消除及时和充分治疗的障碍”的观点文章中,挪威奥斯陆奥斯陆大学医院Ullevaal的Dan Atar及其同事指出,与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CIEDs)相关的感染发生在设备生命周期内约1%-3%的病例中。这些包括口袋感染、全身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虽然不常见,但它们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包括住院、1 年死亡率高达 25% 和医疗费用增加。CIED 感染的发病率在过去 20 年中一直在上升,这突出表明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以及早期诊断和管理疑似感染。预防设备感染应侧重于欧洲心律协会 (EHRA) 指南摘要中概述的可操作风险因素。袖珍型 CIED 感染风险较高与 CIED 再手术、年龄小和更复杂的 CIED 类型相关,而全身感染与菌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关,例如严重肾功能不全、丹毒、皮炎和红斑狼疮。CIED 感染的风险不仅限于器械植入后的第一年;事实上,30%-70%的设备感染发生在12个月以上。对于所有可能接触CIED感染患者的医生来说,一个基本信息是,早期转诊以完全移除系统等同于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心脏病专家应确保所有CIEDs患者都意识到感染的潜在风险,即使长期感染,体征和症状,以及早期治疗(包括系统切除)可提高生存率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