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复合型智慧储能项目成功应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15
  • 4月14日消息,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蓬莱公司的101兆瓦/205兆瓦时复合储能电站成功并网,成为我国首个集成四种新型储能技术的复合型智慧储能示范项目。该项目开创了四维储能技术深度融合的先例。

    项目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包括新一代大容量磷酸铁锂电芯、低成本高安全的钠离子电池、高功率电堆以及全球单体最大的磁悬浮飞轮装置。

    项目依托四大软件平台,实现了电力交易与能量管理的联动,以及多因素储能差异化调用。通过AI算法,设备状态得到实时分析,预警诊断准确率超过95%,运维成本降低20%。

    该项目的成功应用验证了多元化储能技术路径的产业化可行性,并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创新范式,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行业标杆。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8160.s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累计投运132个》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4-22
    • 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家能源集团持续深化新型储能研究与建设。截至2025年3月底,国家能源集团在运新型储能项目132项,总规模4934兆瓦/10956兆瓦时,技术路线涵盖电化学、飞轮、熔盐储热及复合储能,积极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132项在运新型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项目占主导,共计128项,装机规模占比95%。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创新,突破单一储能路线限制,构建多元化技术矩阵。其中,广东台山电厂储能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煤电配置电化学储能项目;宁夏灵武电厂储能项目是全球最大单体式飞轮储能项目,填补了我国飞轮储能参与火电调频相关领域的空白;山东蓬莱电厂储能项目是我国首个“磷酸铁锂+钠离子+全钒液流+飞轮”四维复合型智慧储能项目;河北龙山电厂储能项目是全国首套600兆瓦机组抽汽熔盐储能项目,项目实现“调峰+顶峰”双功能。 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聚焦“新能源配储、火电配储、独立储能、共享储能”四大场景,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系统价值双提升。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新型储能项目中新能源配储占比近七成,多个火电厂通过配置储能,显著提升了机组调频性能,推动煤电从“基荷电源”向“调节电源”转型。数据显示,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配储项目平均日等效充放电频次高于行业均值;独立储能项目系统调节能力显著优于同类项目,在提升电网灵活性和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能源集团将深化新型储能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依据电网规划等分析资源与需求,布局储能示范项目;以省级公司为主体统筹规划区域储能电站,实现系统化、规模化;在政策支持地区及新能源汇集区等关键节点,基于需求与成本效益布局储能;加强新型储能技术示范,探索压缩空气储能等新技术,推动市场化运营;灵活配置用户侧储能,利用峰谷价差合理布局,以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为“双碳”目标实现和能源数智化转型贡献力量。
  • 《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在天津港成功并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2-20
    • 12月15日上午,随着位于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北侧的两台风机叶片缓缓起动,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在天津港并网发电。这是我国港口首个“风光储荷一体化”智慧绿色能源项目,标志着天津港绿色港口建设迈出新步伐,以全新模式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据介绍,此次并网发电的智慧绿色能源系统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包含风电和光伏两个部分。其中风电项目采用2022北京绿色冬奥配套项目机型,总装机容量9MW,安装2台单机容量4.5MW的风力发电机组,预计年发电约2432.6小时,年平均发电量约2189.3万千瓦时。光伏项目采用BIPV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1.43MW,预计年发电约1078小时,年平均发电量约140.9万千瓦时。系统并网发电后每年总发电量将达到2330.2万千瓦时,将节约标煤约734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万吨。 通过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建设,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成为全球首个100%使用电能,电能100%为风电、光伏等绿色电能,且绿色电能100%自产自足的零碳码头。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共有3个20万吨级泊位,实现了真正基于AI的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车路协同的超L4级无人驾驶、“5G+北斗”融合创新全场景泛在智能以及码头运营全过程零碳排放的全领域深度融合。码头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设备、生产辅助设备等全部采用电力驱动,能源消耗百分百来源于“风光储荷一体化”系统,采用先进能源监测技术,对码头各类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统计分析。以先进的作业工艺为突破,将传统装卸工艺与自动化作业完美结合,能耗较传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下降17%,率先实现在能源生产和消耗两侧的二氧化碳“零排放”。 在并网仪式上,天津港集团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签署《共同推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合作协议》。双方将紧密结合港口发展实际和电力行业特点,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挖掘特色亮点,从“源”侧推动清洁低碳供能,“网”侧构建现代智慧港口电网,“荷”侧助力灵活高效用能、“储”侧加快多元储能应用四个维度,全力打造“零碳码头、零碳港区、零碳港口”示范区。同时,天津港集团与中远海运天津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全面、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立健全多能源互补、能源管控体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天津港智慧港口及绿色港口建设项目落地。 “十四五”期间,天津港集团将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加大清洁能源供应,提高设施低碳水平,推进创新技术应用,形成全港区“风、光、储、氢”等多源融合自洽能源系统,以零碳码头为起点,以能源结构智慧绿色转型为抓手,全力推动零碳港区和零碳港口建设,争做碳中和的先行者、排头兵,为更好落实“双碳”目标,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