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将启动IODP380航次和IODP374航次》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8-02-05
  • 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机构(JAMSTEC)将于2018年1月12日至2月24日通过超深水大洋钻探“地球号”启动国际海洋大洋钻探计划380航次(IODP380)。开展主题为“南海海槽地震研究阶段3:前缘逆冲长期钻孔监测系统(LTBMS)”的科学研究,并将在南海增生楔前缘逆冲站点C0006安装一个LTBMS,作为熊野盆地(Site C0002)和浅Megasplay(Site C0010)目前部署的钻孔观测台站系统的补充。LTBMS将连接到地震和海啸密集海底网络系统(DONET)海底电缆网络,并将提供实时的压力、应变和地震数据。船上的研究人员包括来自五个国家的八名成员。

    此外,JAMSTEC将在2018年1月4日至3月8日期间开始IODP第374航次科学考察:IODP 374(西南极冰盖历史)航次计划执行。航次基于IODP 751号建议书,计划在南极罗斯海钻探,主要研究新近纪以来西南极冰盖的演化历史,航次首席科学家由新西兰惠灵顿大学 Rob McKay和意大利国家海洋与地球科学研究所Laura De Santis担任,主题是“罗斯海西部南极冰盖历史:海洋-冰盖相互作用和西南极冰盖脆弱性:罗斯海外缘大陆边缘的新近纪和第四纪记录的线索”。舰载研究人员由30名成员组成,其中包括来自日本、美国、欧洲、新西兰、巴西、韩国、印度和中国的科学家。

    (李亚清 编译)

相关报告
  • 《国际海洋探索计划IODP 375航次将揭示缓慢滑坡与海底地震的关系》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03-23
    • 据3月8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网站新闻报道,国际海洋探索计划(IODP)将于本周启动375航次,进行一项新西兰最大断层的考察任务,两个海底观测站都布设在新西兰Hikurangi俯冲带。 此次考察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tate)和新西兰GNS科学中心的科学家主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IODP提供资助,旨在理解浅层地震以及水下滑坡之后会发生破坏性海啸的原因。 位于新西兰北岛东海岸的Hikurangi俯冲带是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太平洋板块在此处俯冲至澳大利亚板块下。科学家认为Hikurangi俯冲带能够产生8级以上的地震。因为在地震产生期间,海底发生快速且大面积位移,可能会引发破坏性海啸。 研究团队计划对海底岩心进行采样和分析,以了解岩石特性和条件。考察队副主席Demian Saffer说:“我们还不了解产生这种断层的缓慢滑动过程,而且对其与大型俯冲带地震的关系知之甚少。”GNS科学的探险联合负责人Laura Wallace补充道:“缓慢地震与其他地震类似,因为它们在断层上的运动速度要比正常运动快,然而,在缓慢滑动的过程中,这需要数周至数月的时间发生断层运动,这与断层运动在数秒内发生的地震截然不同,突然释放能量。研究区的慢滑事件发生在12到24个月的时间间隔内,并且在海底以下相对较浅的深度发生—这使得该地区成为世界上科学家研究的最佳地点之一。” 去年的Kaikura地震在新西兰东海岸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缓慢滑坡,面积超过15,000平方公里(5,792平方英里)。当时正处于此次考察行动的开始时期,因此,考察结果预计会揭示滑坡发生的原因。 该航次计划在新西兰海底500米(1,641英尺)的预钻孔中首次安装两个钻孔观测台,其钢壳内装有高科技测量和监测设备,并将在海底布设5到10年。观测台收集的关于在缓慢滑动事件期间岩石如何应变的数据,以及温度变化和流体通过断层带的流量数据等,将为科学家们提供关于缓慢滑动事件的行为及其与沿俯冲板块边界的地震的关系的重要新见解。研究人员表示,了解慢速滑动事件与破坏性地震和海啸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建立更好的风险模型,并最终为沿海社区做好防范风险准备。 (李亚清 编译)
  • 《北京启动“万兆之城”行动计划》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3-10-11
    •     9月18日,数字北京建设暨2023北京互联网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上,北京宣布启动“光网之都,万兆之城”行动计划,领跑全国迈向万兆时代。     大会上,市通信管理局、市经信局联合发布《“光网之都,万兆之城”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全国率先以政策文件形式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向“万兆光网”方向演进升级。行动计划提出,北京将大力推动F5G-A光通信技术发展应用。该技术在当前千兆网络基础上新增光感知与可视化、实时韧性联接、绿色全光网三方面特性,实现十倍带宽、十倍能效、工业级时延与高可靠性和光通感一体的全面能力提升,将有力支撑算力枢纽间智能无损调度,超高清视频、扩展现实(XR)、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发展。     “通过三年时间进一步夯实千兆基础设施底座基础上,率先开展万兆光网创新技术试点应用。”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黄平表示,将让北京逐步成为以万兆光网为目标的“全光万兆”样板城市,构建万兆光网基础设施体系,并建成一张超低时延的全光网,为智慧金融、电子政务、智慧医院等应用提供强劲算力连接。     计划显示,到2025年,本市千兆光网典型行业应用案例超过2000个。具体看,将加大千兆光网与政务、金融、医疗、教育、制造、文旅、酒店、中小企业、办公园区等重点行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和规模推广。深化千兆光网与智能家居、远程办公、远程教育及直播带货等家庭新业务普及应用,持续提升市民网络体验。探索面向家庭开展8K超高清、多视点超8K高清视频、裸眼3D等创新业务。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北京信息通信行业持续夯实“新基建”。“截至今年8月,5G基站数达到10.36万,每万人5G基站数达到47个。”市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全域均具备千兆宽带接入能力,获评首批“千兆城市”;昌平国际信息港已建设开通首个5G-A实验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