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旨在提高锂金属电池的使用寿命、安全性》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3-13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利用一种新开发的固态电解质间相(SEI),可充电金属锂电池有可能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性能和安全性。

    随着对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用于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和无人机)需求的增加,SEI的稳定性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电池锂电极表面的一层盐层将其隔离,并传导锂离子。

    “这一层非常重要,是由电池中的锂和电解质之间的反应自然形成的,”机械与化学工程教授王东海表示。“但它的表现并不好,这导致了很多问题。”

    作为锂金属电池中最不为人所知的组成部分之一,SEI的降解促进了树突的形成,树突是一种针状结构,从电池的锂电极生长出来,对性能和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研究人员今天(3月11日)在《自然材料》杂志上发表了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王说:“这就是锂金属电池寿命不长的原因——相间生长,不稳定。”“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使用了聚合物复合材料来创建一个更好的SEI。”

    该增强型SEI由化学博士生岳高领导,是由聚合物锂盐、氟化锂纳米颗粒和氧化石墨烯片组成的反应性聚合物复合材料。这种新型电池组件的结构有薄薄的一层这种材料,这正是埃文·普大学(Evan Pugh University)化学教授托马斯·e·马洛克(Thomas E. Mallouk)的专长所在。

    马洛克说:“要实现稳定的锂界面,需要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大量的控制。”岳教授和东海教授设计的聚合物与锂金属表面形成爪状键。它以一种被动的方式给了锂表面它想要的所以它不会和电解质中的分子反应。复合材料中的纳米片起到了机械屏障的作用,防止锂金属形成枝晶。”

    利用化学和工程设计,各领域的合作使该技术能够在原子尺度上控制锂表面。

    马洛克说:“当我们设计电池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要像化学家那样思考,一直思考到分子水平,但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

    该活性聚合物还降低了重量和制造成本,进一步增强了金属锂电池的前景。

    王说:“有了一个更稳定的SEI,就有可能将现有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一倍,同时使它们更耐用、更安全。”

    美国能源部车辆技术办公室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这项工作。

    ——文章发布于2019年3月11日

相关报告
  •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提升水系锌电池使用寿命的技术》

    • 来源专题:先进材料
    • 编译者:李丹
    • 发布时间:2024-03-11
    • 转自全球技术地图 据ChemAnalyst网1月9日消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提升水系可充电锌电池(AZB)使用寿命的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阳极化学腐蚀问题,将电池寿命提高5-20倍。水系锌电池使用大容量锌金属阳极,并用盐水溶液电解质替代易燃有机电解质,具有容量大、安全性高的优势,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但组件之间固有的不兼容性会导致阳极发生化学腐蚀,从而缩短电池的整体循环寿命。研究人员在电解液中加入浓度为1%的1,2-丁二醇,有效减轻了阳极腐蚀并减少了引发电池短路的树枝状锌沉积物,使电池循环寿命接近现有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水平。水系锌电池适用于从小型住宅及商业设施到中型社区存储单元及大型电网级设施的各种应用场景。
  • 《石墨炔”隔膜,让锂金属电池更安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0-22
    • 锂离子电池给移动电子设备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并正在交通运输方面取得进展,但是要想进一步改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功率,就需要新技术。其中一种选择是:锂金属电池,它的使用寿命更长,充电速度更快,但这项技术存在问题。锂沉积物(通常被称为锂枝晶)倾向于在阳极上生长,这可能会产生短路,从而导致电池失效、着火或爆 炸。 现在,来自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汕头大学和中国高压科学技术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碳同素异形体(名为石墨炔)的隔膜,用作锂离子的过滤器,并防止枝晶生长。科研人员将这一科研成果发表在了“Materials Today Energy”杂志上。 锂金属电池在概念上类似于锂离子电池,但依赖于锂金属阳极。在放电过程中,锂金属阳极通过外部电路向阴极提供电子。然而,在充电时,锂金属会沉积在阳极上。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受欢迎的树突才能形成。 这就是隔膜发挥作用的地方。薄的隔膜由超薄(10nm)的石墨制炔成,(石墨炔是由丁二烯键连接的二维单层碳原子六角形),具有一些显著的特性。石墨炔不仅同时具有柔韧性和坚固性,其化学结构形成了一个均匀的多孔网格,只允许一个锂离子通过每个孔。这调节了离子通过薄膜的运动,使得离子的扩散高度均匀。对于电池而言重要的是,该膜的这种特征有效地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 “抑制锂枝晶可以稳定固体电解质中间相,从而提高装置的寿命和库仑效率,”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李玉良解释说。“它可以避免树枝状的锂枝晶引发短路,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研究人员认为,石墨炔薄膜可以克服锂和其他碱金属电池长期以来所面临的例如锂枝晶等棘手的问题。 “石墨炔是一种完美的材料,具有超级共轭结构,固有带隙,天然大孔结构和半导体特性,这为解决该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提出了巨大的希望。”Li说。 这种二维材料也很简单,并且在正常的实验室条件下易于生产。 “尽管需要更多努力来提高大规模石墨炔膜的质量,但我们认为石墨炔可能会在锂电池的安全性方面带来一些重大突破。”Li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