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123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的HIV-1基因耐药突变位点分析》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李越
  • 发布时间:2013-05-28
  • 目的 探讨云南地区抗病毒治疗失败的艾滋病患者中HIV-1基因耐药突变位点间的差异.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1月,选择151例云南省HIV/AIDS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作为监测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用RT-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所得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后提交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分析耐药突变发生情况.对所得到的HIV-1耐药基因突变频率和位点与HIV/AIDS患者的性别、民族、感染途径和亚型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151例患者中有123例患者的样本扩增成功,共获得123例患者蛋白酶区和逆转录酶区的基因扩增片段.RT区主要耐药位点是M184(72.4%,89/123),其次是K103(47.2%,58/123),其余依次为G190(34.1%,42/123)、Y181 (29.3%,36/123)、T215(26.0%,32/123)、K101(17.1%,21/123)、D67 (15.4%,19/123).突变位点V75、A62、M230在女性中比男性发生率高(x2=7.001,6.975,5.446,P均<0.05);在汉族人群中,变异位点T215、K70、T69比其他少数民族发生率高(x2 =5.290,4.060,3.860,P均<0.05);位点M41在少数民族中并未出现;在性接触感染途径人群中针对NRTI的突变位点T215、T69比在静脉吸毒人群中发生率高(x2=10.431,7.952,P均<0.05),V75在静脉吸毒人群中并未出现;在针对NNRTI的耐药位点中,G190在静脉吸毒人群比性接触感染途径人群间发生率高(x2=6.669,P<0.05),M230在静脉吸毒人群中并未出现;不同亚型中突变位点V75、T69、M230在CRF01_AE亚型人群中比在B亚型中发生率高,而L74在CRF01_AE亚型中并未出现.结论 HIV基因耐药突变是导致云南德宏、个旧、文山、玉溪等地区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结果分析显示这些耐药突变位点的发生在民族、性别、传播途径及亚型不同的患者中存在着显著差异.
  • 原文来源: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hyxjy201301014.aspx
相关报告
  • 《HIV耐药毒株在山东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人群中的流行及演变》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2-04-21
    • 目的了解 HIV耐药毒株在山东省 AIDs抗病毒治疗人群中的流行及演变。方法 对山东省抗病毒治疗时间满 1年的 324例 AIDs患者,使用荧光实时定量 PCR(NuclisensEasyQ系统)进行 HIV病毒载量检测,对结果大于 1000拷贝/ml的样本采用基因型耐药检测自建方法(inhouse)进行 HIV耐药检测。对耐药者既往(治疗前、治疗中)样本进行耐药检测,分析耐药株的演变状况。结果 HIV抗病毒治疗满 1年人群耐药率为 6.2%(20/324),有耐药突变位点但不耐药为 0.6%(5/324);核苷类与非核苷类耐药突变位点占所测突变位点的 93.1%(94/101),蛋白酶类仅占 6.9%(7/101);M184V及 Y181C位点在 25份样本中出现突变频率最高,分别为 48.0%(12/25)和32.0%(8/25)。演变研究发现,20.0%(2/10)的耐药者属于原发耐药;最早在治疗 6个月后检测到了耐药;病毒株存在从无耐药突变位点向有耐药突变位点、从仅有耐药突变位点而不耐药向耐药、从对少种类药物低水平耐受向对多种类药物高水平耐受的演变现象,也存在突变位点相互影响使得对某种药物耐受程度降低的演变现象。结论 HIV耐药毒株在山东省 AIDs抗病毒治疗人群中处于较低流行水平,耐药株的演变现象复杂。
  • 《经输血感染的HIV/AIDS患者HIV-1耐药基因突变研究》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李越
    • 发布时间:2013-05-28
    • 目的研究经输血感染的HIV-1遗传基因突变特征,分析其对抗HIV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经输血感染HIV-1的患者37例,从血浆提取HIV-1 RNA,运用RT-PCR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并对电泳阳性的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将结果提交到http://HIVdb.stanford.edu,分析HIV-1的耐药突变情况。结果 37例患者中共20例发生耐药突变,其中19例为病毒学或免疫学失败。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了蛋白酶抑制剂(PIs)位点突变,主要位点突变为V32AV,但未引发PIs耐药。有23例患者发生了反转录酶编码区基因突变,包括M184V、TAMs、Q151M复合体、K103N、Y181C等,其中20例HIV-1遗传基因的突变不同程度地导致了反转录酶抑制剂(RTIs)耐药,发生率为54.1%(20/37)。结论经血液感染HIV-1患者在参加抗病毒治疗后耐药发生率较高,应适时进行耐药监测,及时更新治疗方案。 更多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