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耐药结核病的全球负担:一项数学模型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7-01-17
  • 在感染结核杆菌之后,儿童群体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正在逐步增加,这对于诊断而言是一项挑战。新的针对儿童群体的预测方法使得结核发病率与结核通报数之间的差距拉大,且异烟肼耐药及多重耐药结核病的实际发病数要多于发现的病例数量。此外,当前尚无方法能够量化耐药性感染的负担及解释其它类型的耐药感染或是一些不确定的样本。基于此,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健康与相关研究学院的3位学者合作构建了一种针对儿童结核病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耐药类型可以输出国家、地区层面以及全球范围耐药性感染和发病数量的预测值,其相关成果于2016年6月21日发表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 研究以WHO抗结核药耐药监测全球项目数据及1988至2014年间的调查和监测报告为源数据,从通过贝叶斯法确定的结核发病及结核菌感染流行国家中按照1:10的比例从每个国家抽取样本,采用自行构建的数学模型对国家层面的异烟肼单耐药、利福平单耐药、多重耐药(MDR)、耐氟喹诺酮类多重耐药、同时对氟喹诺酮类及二线注射型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的广泛耐药结核发病比例进行预测。 研究估计2014年全球共有85万儿童发生结核,其中58000为异烟肼单耐药性结核、25000为多重耐药结核病、1200为广泛耐药结核病;6700万儿童感染结核杆菌,其中500万儿童为异烟肼单耐药、200万为多重耐药、10万为广泛耐药;非洲及东南亚的儿童结核病例数最高,而WHO东地中海地区、欧洲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由于其高耐药比例,也大大增加了全球儿童耐药结核病的负担。 综上所述,儿童耐药结核的发病数远多于确诊数,且耐药性感染人数要更多。该模型的构建对于世界上一些地区开展的结核经验性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报告
  • 《改善异烟肼耐药结核病检测和治疗对耐多药结核病患病率的影响:一项模型研究》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19-01-29
    • 介绍 耐异烟肼、利福平易感肺结核(INHR-TB)是全球最常见的耐药结核病形式。采用标准一线疗法治疗INHR-TB与多药耐药结核病(MDR-TB)的高发病率相关。我们模拟了INHR-TB检测和适当治疗对MDR-TB患病率的潜在影响。 方法 开发了决策分析模型,以比较三种不同的TB检测策略(AFB涂片,Xpert MTB / RIF和线性探针分析(LPA)),并结合适当的治疗。评估的人群是具有全球代表性的新诊断、药物敏感(88.6%),异烟肼耐药(7.3%)和多药耐药(4.1%)肺结核患者。我们的主要结果是通过首次尝试诊断和治疗后在2年内患有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比例。次要结果是:1)检测到结核病患者患MDR-TB的比例,2)初次尝试诊断和治疗后死亡的患者比例。 结果 在初步尝试诊断和治疗后,与Xpert(1.84%; 95%UR 1.82-1.85)和AFB涂片(3.21%; 95%UR 3.19-3.26)相比,LPA结合适当的INHR-TB治疗导致较低比例的MDR-TB流行(1.61%; 95%UR 1.61-1.65)。与Xpert(0.67%; 95%UR 0.65-0.67)和AFB涂片(0.68%; 95%UR 0.67-0.69)相比,LPA在检测到TB的患者中获得的MDR-TB病例较少(0.35%; 95%UR 0.34-0.35)。)。在所有策略中,获得性耐多药结核病的大部分来自INHR-TB的治疗。与LPA(2.93%; 95%UR 2.91-2.94)和AFB涂片(3.21%; 95%UR 3.19-3.23)相比,基于Xpert的策略导致死亡比例较低(2.89%; 95%UR 2.87-2.90)。 结论 与Xpert MTB / RIF策略相比,使用LPA对INHR-TB进行准确诊断和定制治疗导致获得性MDR-TB相对减少近50%。继续依赖忽视INHR-TB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可能会导致MDR-TB的进一步产生。
  • 《优化耐多药结核病的超短治疗方案(TB-TRUST):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案》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1-03-01
    •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治疗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更有效、更具创新性的治疗方案。新的耐多药结核病有效治疗方案取得了很高的治疗成功率。但是,那些没有药物敏感性试验(DST)的方案也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出现。在DST指导下进行精确治疗可以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耐药扩增。 TB-TRUST是一项针对非劣效性的III期、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世界卫生组织(WHO)较短方案和改良超短方案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和二线注射药物敏感的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对照组根据痰涂片时间的不同,在36-44周内采用含WHO注射剂的较短治疗方案。研究组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GS)采用分子DST指导的优化超短方案,对吡嗪酰胺敏感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环丝氨酸和吡嗪酰胺进行24-32周的治疗,并使用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吡嗪酰胺和氯法齐明对吡嗪酰胺耐药进行36-44周治疗。主要结果是治疗开始后84周无复发的治疗成功率。次要结果包括痰培养转化时间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假设α = 0.025显著性水平(单侧检验),功效为80%,对照组和研究组之间的治疗成功率相差 < 10%(80%对82%),以及5%的随访失败率上升时,计算出每臂非劣效性参与者人数为177人(总共354人)。 快速分子检测可区分哪些患者适合接受较短的氟喹诺酮治疗,并且WGS指导的结果可将吡嗪酰胺敏感患者的治疗缩短至6个月。可以预见,无论是新开发的药物,还是经DST证实具有敏感性的传统强效药物,都是保证抗多药结核病药物疗效的关键因素。作为DST指导下的精确治疗,TB-TRUST有望使更多负担不起昂贵新药的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并通过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最大程度减少甚至避免耐药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