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型疟疾患儿脑肿胀的研究揭示了潜在的新的治疗方法》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0-07-25
  • 由格拉斯哥大学领导并于今天在《血液进展》上发表的最新国际研究表明,改性肝素(一种已经被证明可以在疟疾患者中安全使用的药物)可能为治疗儿童脑疟疾提供一种新方法。该项工作结合了实验室和患者研究,科学家希望这些发现能在后续的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尽管全球一直在努力减少疟疾的发生和传播,但这种寄生虫病每年仍使近半百万人丧生—主要是非洲的幼儿。脑疟是该病最严重的形式,感染红细胞的疟原虫寄生虫会结合并损害大脑中的小血管,导致癫痫发作或昏迷,每5例患者中就有1例脑疟疾是致命的。在存活的儿童中,它经常导致长期残疾。因此,任何能改善这种毁灭性疾病后果的治疗方法均可挽救许多生命,并改善幸存者的生活质量。在脑部疟疾期间,液体会从脑部血管泄漏出来;在最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肿胀,挤压控制呼吸的大脑区域并导致死亡。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致力于引起血管渗漏的潜在机制,研究证据表明,可能与寄生虫释放的一组称为组蛋白的蛋白质有关。肝素可以阻止人组蛋白的渗漏。肝素是一种广泛用于患者的预防血液凝结的药物。标准肝素会引起出血,但是可以通过生产修饰的肝素(非抗凝性肝素)来预防这种出血风险。在这项研究中,经过修饰的非抗凝肝素能够在实验室实验中阻止寄生虫组蛋白的毒性和泄漏。改性肝素已被证明对疟疾患者具有其他潜在的有益作用,因此是安全的。

相关报告
  • 《研究揭示骨关节炎基因治疗的关键分子靶标》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亮点监测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3-30
    • 骨关节炎是与机体衰老密切相关的退行性骨关节病,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对于骨关节炎患者,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和耗竭被认为是骨关节炎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揭示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将为有效干预骨关节炎提供线索和靶标。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合作,首次揭示表观调节蛋白CBX4具有稳定人间充质干细胞核仁异染色质结构、维持细胞年轻化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基于该蛋白过表达的基因治疗可在小鼠中显著缓解骨关节炎的病理表型。该研究于3月26日以Maintenance of nucleolar homeostasis by CBX4 alleviates senescence and osteoarthritis 为题发表在Cell Reports 杂志。   CBX4是PRC1(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1)蛋白复合物的组分之一,作为转录抑制因子,其在机体发育和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表观调控作用。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CBX4是维持人间充质干细胞年轻态的重要分子开关。CBX4在衰老的人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量显著下调;利用CRISPR/Cas9敲除CBX4可导致人间充质干细胞加速衰老。在机制方面,CBX4通过与核仁及异染色质蛋白的相互作用,维持核仁rDNA异染色质稳态,确保rRNA适度转录,防止蛋白质过度翻译,从而维持细胞的年轻状态。在细胞水平,过表达CBX4可延缓人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在组织水平,向骨关节炎小鼠的关节腔中注射CBX4过表达慢病毒能降低衰老细胞比例,抑制炎症反应,刺激软骨再生,从而有效缓解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   该研究首次从概念上证明了通过基因导入干细胞“年轻化”因子治疗骨关节炎的可行性,为衰老相关疾病的干预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在老年医学和再生医学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该研究工作由生物物理所、动物所、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机构合作完成。刘光慧、汤富酬以及曲静为共同通讯作者。生物物理所博士后任晓庆、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胡博强及动物所研究员宋默识为并列第一作者。该项目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等的支持。
  • 《新估计的结核病患儿数量是之前认为的2倍》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4-12-18
    • 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预测每年约有100万名儿童患有结核病(TB)。这个数量是之前认为的两倍,是每年确诊数量的三倍。同时,研究人员预估每年约有32000名儿童患有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B),其研究成果于2014年3月23日在线发表在Lancet上。 布莱根妇女医院全球健康公平处副教授及本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之一泰德.科恩(Ted Cohen)博士认为:“尽管儿童群体约占全球人口数量的四分之一,但之前并未预测过MDR-TB儿童患者数量。我们预估的TB儿童患者总数是2011年WHO预估数量的两倍,是每年全球发布的儿童TB病例数量的三倍。”科恩同时也是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的副教授。 哈佛医学院全球卫生与社会医学系副教授及本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之一梅赛德斯.贝塞拉(Mercedes Becerra)解释道:“TB在儿童人群中发生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因为这就意味着疾病仍处于传播状态并已错过预防时机。因此对预估数量进行完善是必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始了解儿科结核病治疗方面尚未得到满足的一些需求。” 为了使预估数量尽可能准确,研究人员采用了一些从公开途径可获取的数据资源,并设计了一种新方法来校正发生于儿童人群的慢性诊断低估问题。此外,研究者们还使用了两种模型来预估地区及全球范围内儿童MDR-TB每年的发生率。结果表明2010年患病儿童数量约为100万,其中MDR-TB患儿数量为32000。 该项研究强调在全球范围扩大投资以应对TB和MDR-TB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生势在必行。该项目的首席统计学家、布莱根妇女医院全球健康公平处的海伦.詹金斯(Helen Jenkins)博士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后续还需要继续完善结核病患儿数据的搜集方法以使预估结果更加精确,其中完善的诊断手段和工具以及患病儿童数据信息的系统收集是两个很好的入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