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5日,美国博伊斯-汤普森研究所(BTI)Maria J. Harrison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s control the lipid provisioning program in plant–fungal symbiosis的文章。
大自然错综复杂的“舞蹈”常常以肉眼无法看到的神秘方式展开。这支神秘“探戈”的核心是一种重要的伙伴关系:植物与丛枝菌根(AM)真菌之间的共生关系。AM真菌生活在植物根细胞内,与其植物宿主形成一种独特的联合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共存,它涉及复杂而关键的养分交换,这种交换对真菌的生存至关重要,对植物也非常有益。
研究人员发现了两种蛋白质 CKL1 和 CKL2 的作用,它们只在含有 AM 真菌的根细胞中活跃。这两种蛋白质属于一个更大的蛋白质家族,被称为 CKLs,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尚未完全清楚。与CKL家族最近缘的是被称为CDK的蛋白质,它们控制植物细胞周期,位于细胞核中。令人惊讶的是,CKL1 和 CKL2 蛋白的作用与 CDK 不同:它们不控制细胞周期。它们被拴在根细胞的膜上,包括包围真菌的膜。研究人员发现,这些 CKL 蛋白对真菌在植物根部的生存至关重要。它们在控制脂质(脂肪)从植物流向真菌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这一过程对真菌的营养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这些蛋白质,管理这种脂质转移的关键基因就无法激活,真菌就会陷入饥饿。
研究还发现了涉及几种受体激酶蛋白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其中一种激酶因其允许AM真菌穿透根外层的作用而闻名。研究人员发现,同样的激酶在根的更深处发挥了新的作用,它与 CKL 蛋白结成伙伴,有可能启动脂质流向真菌。令人惊讶的是,虽然 CKL 蛋白对控制脂质流动至关重要,但它们并不管理整个共生脂质途径。相反,它们控制着负责这条途径起点和终点的基因。同时,在这一途径中间起作用的一个关键蛋白 RAM2 是由另一个调节因子 RAM1 激活的。要实现全面的脂质生产,CKL 和 RAM1 途径都必须处于活跃状态。
脂质对植物来说成本很高,因此双重调控机制可以确保脂质供应得到严格控制,这或许是防止真菌病原体利用植物的一种保障。在农业方面,利用这种自然共生关系可以使作物更有效地吸收养分,更能抵御环境胁迫。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植物-AM 真菌共生背后的分子动力学的理解,而且还凸显了维系地球生命的错综复杂、往往不为人知的联系。它提醒我们大自然中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性,其中很多就隐藏在我们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