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HIV 感染女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和多药治疗的双重轨迹》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 蒋君
  • 发布时间:2023-05-19
  • 背景

    使用五种或更多药物的多药治疗可能会增加不依从处方治疗的风险。我们旨在确定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依从性轨迹与多药治疗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

    我们纳入了 18 年至 2014 年在美国参加妇女机构间 HIV 研究的 HIV 感染者(≥ 2019 岁)。我们使用基于组的轨迹模型(GBTM)来确定ART和多药治疗依从性的轨迹,并使用双重GBTM来确定依从性和多药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

    总体而言,有1,538人符合条件(中位年龄为49岁)。GBTM分析显示,有五条潜在的依从轨迹,42%的女性处于持续中等的轨迹。GBTM确定了四种多药治疗轨迹,其中45%被归类为持续低组。

    结论

    联合模型没有揭示ART依从性和多药治疗轨迹之间的任何相互关系。未来的研究应考虑使用客观的依从性测量来检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 原文来源:https://aidsrestherap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81-023-00520-4
相关报告
  • 《对感染HIV的新生儿 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越早越好》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9-11-29
    •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对出生时即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婴儿来说,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越好。研究人员27日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在出生后数小时内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大大缩小新生儿的HIV病毒库,并改善他们的免疫反应。   婴儿HIV感染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一个全球性挑战。有研究估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天有300—500名婴儿感染HIV。由于免疫系统较弱,婴儿的HIV感染速度要比成人快得多。虽然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在抑制新生儿HIV感染方面很有效,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建议受到感染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数周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但在资源匮乏和偏远地区,人们很难遵循这些建议。   为了解施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时机如何影响新生儿,美国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博茨瓦纳展开了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博茨瓦纳是世界上HIV感染率第三高的国家,该国约两成四的孕妇体内带有HIV。   在新研究中,10名感染HIV的婴儿在出生后的头几天,通常是在几个小时内,即开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而对照组婴儿则在平均出生4个月后开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随后两年时间里,研究人员定期进行采样,并将相关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极早接受治疗的婴儿体内的病毒库细胞数量要比那些较晚接受治疗的婴儿少很多,其先天免疫系统也显示了更多功能性的HIV特异性T细胞反应和抗病毒反应。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对感染HIV的新生儿尽早,甚至比目前WHO指导原则都要早几周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可行的,能为HIV婴儿带来真正的益处。
  • 《合并HIV机会感染的HIV感染患者的即时和延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的多中心研究》

    • 来源专题:重大疾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9-11-20
    • 近日,来自德国汉堡大学医学中心传染病研究所的Guido Schafer等研究者开展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的多中心研究,评估了晚期合并胆囊虫肺炎(PCP)或弓形虫脑炎(TE)等机会性感染(OI)的HIV感染者立即或延迟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临床结局。其研究结果于11月15日发表在《艾滋病研究与治疗》期刊上。 研究中,患者被随机分为立即治疗组(OI治疗开始后7天内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延迟治疗组(完成OI治疗后开始抗逆转录治疗)。所有患者随访24周。比较临床进展率(死亡、新发或复发性机会感染(OI)和其他4个临床终末点),使用联合首要结局指标。次要终点为OI治疗完成后的住院率、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的发生率、病毒学和免疫学结果等。 共入组61例,其中TE11例,PCP50例。两治疗组之间首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病毒学和免疫学结果,死亡事件和IRIS发生率等均无显著差异。 该研究结果揭示,HIV感染者立即启动一个利托那韦增强的蛋白酶抑制剂和两个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安全的,对IRIS发病率、疾病进展没有影响,对免疫学和病毒学结果、生活质量等也没有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