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启动河湖水域岸线划界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0-16
  • 2020年底前,我省将完成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和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管理范围划定。在此基础上,明确河湖管护的责任和路径。10月10日,记者在河(湖)长制工作暨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我省河湖水域岸线划界工作将全面启动。 去年初和今年初,我省先后启动河长制和湖长制工作,目前全省已有近9万名各级河(湖)长履职,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基本确立,在此基础上绝大多数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但由于各河湖空间及其水域岸线、河湖水体管控范围尚未完全明确,为各地在推进河湖治理与保护工作带来诸多难题。 会议要求,借助划界工作,各地不仅要摸清“盛水的盆”情况,也要为“盆里的水”进行全面“体检”。特别是要借助划界工作,掌握河湖水域岸线开发利用、保护基本情况和各种不同类别涉河建设项目的权属、位置、特征参数等信息,同时厘清涉河建设项目审批、建设、监管的责任主体,为今后河湖治理管护打下基础。 作为“千河之省”,四川仅流域面积达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2816条,各河流岸线总长度超20万公里。

相关报告
  • 《四川正式启动长江上游“河湖公园”建设》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11-23
    • 11月17日,首届“河湖公园”建设论坛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举行,四川省正式授牌首批9个“河湖公园”试点,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和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河湖公园”是以保护利用河湖及其沿岸地区自然、人文资源及景观为目的,兼有环境保护、科普教育、社区发展等功能,实现河湖及其沿岸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区域。 四川省近年来充分利用丰富水资源和水利风景优势,突破行业限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河湖公园”建设,组织实施河流、湖泊水域岸线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打造水利风景区升级版。 此次正式授牌的9个“河湖公园”试点分别是凉山州邛海-安宁河流域、青川县青竹江、绵阳市仙海、巴中市化湖、苍溪县白鹭湖、开江县宝石湖、大竹县百岛湖、南部县八尔湖、都江堰东风渠。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地方生态保护工作基础良好、山水文化和资源丰富、河湖价值突出且有地方代表性。 “以西昌邛海为例,作为四川省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泊,我们将遵循‘活水城乡、戏水天堂’的理念,制定邛海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方案,建立‘生态良好、河湖健康’的邛海水生态保护体系。”四川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省坚持把‘河湖公园’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持续用力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开启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川模式’。”四川省水利厅厅长胡云表示,四川省建设“河湖公园”,对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四川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划界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9-08
    • 地方政府和部门不得随意调整缩减范围   划入的栖息地面积、种群数量分别占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种群数量的71.26%和86.88%   功能区将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传统利用区、游憩科普区四大功能区   本报讯(记者 王成栋)四川境内大熊猫国家公园划入面积为2.01万平方公里,其中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约1.44万平方公里,划入区内拥有野生大熊猫1205只。划入的栖息地面积、种群数量分别占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种群数量的71.26%和86.88%。近日,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明确大熊猫国家公园及功能区勘界划界方案,并强调国家公园范围和界限地方政府和部门不得随意调整,更不得缩减。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部分的划入区内,共分布着29个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小区、14个风景名胜区、13个森林公园、4个地质公园、2个自然遗产、16个森工、37个林场。   根据此前中央要求,大熊猫国家公园要分别覆盖大熊猫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的80%、70%。这两项指标,被确定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划界的核心技术标准。同时,国家公园必须坚持保护栖息地原真性和完整性,解决大熊猫栖息地被人为分割的问题。   据此,大熊猫国家公园将要涵盖大熊猫分布地现有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林场(林区)等各种保护地形式和范围。特别是大熊猫种群密度较高区域、主要栖息地和大熊猫局域种群遗传交流廊道均要划入。而公园划界相对成片或组团,尽量不开“天窗”,以保持大熊猫栖息地完整性和地理信息上的可视性。   功能区方面,将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传统利用区、游憩科普区四大功能区,并实行差异化保护政策。区划依据主要为栖息地敏感度、濒危度、分布特征等。   “依据这些要求,部分县(市、区)的绝大部分要划入国家公园范围内,比如雅安宝兴县90%以上国土面积已经划入。”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发现,宝兴县每个乡镇都有大熊猫和大熊猫栖息地,“这并不奇怪,在已经开展试点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很多地方是整县划入。”勘界划界只是进一步明确国家公园及各功能区的范围和界线。   新闻多一点   2014年开展的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四川境内野生大熊猫数量为1387只,栖息地面积约2.02万平方公里。在行政区划上,主要涉及11个市州、37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