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海底的微生物在80000年后开始蓬勃发展》

  • 来源专题:微藻光驱固碳合成生物燃料产品的关键技术研究
  • 编译者: 王阳
  • 发布时间:2021-01-08
  • 在海底原本充满活力的沙漠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可以收集微生物能量的绿洲。值得注意的是,微生物首先必须在饥饿的条件下埋葬80,000年。一个国际研究人员小组,其中包括莱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CML)的JoséMogollón,已在PNAS上发表了这一发现。

     

    研究人员研究了格陵兰/挪威海中Scalindua属的微生物。该物种的微生物能够在被埋葬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重新激活并增加其种群数量超过4个数量级。

    代谢活动降至最低

    在地球海底面积超过360,000,000 km 2的每一英寸上,都有成千上万的微生物细胞遍布。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颗粒不断从上方降雨,它们被深埋在沉积物中,成为了深层沉积生物圈的一部分。一旦切断了来自地表世界的粮食供应,能量的深度就会越来越有限,结果,人口将慢慢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减少。在这里,新陈代谢活动被减慢到绝对最小值,几乎没有足够的能量维持基本的细胞。因此,生存成为持久性和毅力的问题,而不是成长。在发表的新研究中然而,PNAS的研究团队描述了一小部分在厌氧条件下通过氧化铵而获得能量的有机体,即厌氧氨氧化镁,是该一般规则的一个例外,并且在不利条件下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设法增殖。

    80,000年经历地狱

    卑尔根大学(挪威)深海研究中心的资深作者Steffen L.Jørgensen说:“这些细胞能够承受的作用确实非常令人惊讶。他继续解释说:“从斯卡林杜阿细胞沉积到海底的那一刻起,它们就发现自己处于恶劣的环境中,条件远非最佳条件。事实上,表面的氧气对它们可能是致命的杀伤力。游离氧抑制了新陈代谢,如果这还不够的话,它们的食物来源(铵和亚硝酸盐)非常稀缺,沉积在海底之后,他们必须在长达80,000年的旅程中度过难关,而缓慢的埋葬是一个地方的便利那是有毒的,基本上没有他们可以使用的任何能源。直到那时,它们才足够深地进入沉积物中,到达能量丰富的区域,其中硝酸铵和硝酸盐的流量会合,即硝酸铵过渡区域(NATZ)。在这里,到达这个深度的几个单元开始增长,人口规模增加。但是,由于该区域本身随时间推移相对于表面保持在固定深度,因此它们在NATZ中的停留时间受到限制,而由于无情的埋葬过程,微生物将被更深地掩埋。从原则上讲,这些细胞已经经历了八万年的艰辛,最终到达一个可以为他们提供适当食物的地方,结果发现自己在开胃菜后被踢出家门。”

    异常结果

    研究人员的发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当被追求时,异常值很容易被拒绝,因为异常值会导致新的见解。主要作者赵瑞(Rui Zhao)描述了他如何观察到教科书知识无法解释的深度细胞丰度的增加。瑞说:“多年来,我们已经收集并分析了许多沉积物核心,我经常看到在含氧区以下的细胞数量意外增加,这使我感到困惑。” 在与莱顿大学的合作者和合著者JoséMogollón一起研究了地球化学背景数据之后,研究小组发现,斯卡林杜瓦的丰度升高与氮的还原和氧化物种相遇的深度处的可利用能源增加相吻合。”

    遗传解释

    研究人员留下的显而易见的问题之一是,哪些特性使这些微生物能够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存活如此长时间。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对这些生物的整个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将其与地表亲戚的基因组含量进行了比较。维也纳大学(奥地利)的研究员索菲·艾比(Sophie Abby)说,他们发现生物体具有特定的基因,可以使它们利用不同的含氮化合物来获取所需的铵盐。内容以及Christa Schleper教授。“此外,他们不可能利用除厌氧氨氧化之外的其他反应来获取能量,

    人口动态毕竟不是那么简单

    当被问及发现的后果时,赵瑞提到:“这对于我们如何理解深层生物圈中的种群动态具有重要意义,而深层生物圈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不同微生物群在可变时间范围内生存能力的函数。尽管这种情况可能仍然存在,但研究表明,这种观点毕竟可能并不那么简单,而且非常重要的是,这些微生物在调节两种重要营养素以氮素形式通过海底的通量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及强大的温室气体CO 2。 ” 他通过提醒我们跟进,高能NATZ并不是特定研究地点所独有的,而是似乎广泛存在于地下,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约根森渴望了解更多关于这些微生物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的重要性,他认为这项最新研究是提供此类信息的第一步。他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其他微生物如何从能源和生物量的增加中受益?或者这些微生物对能源格局变化的反应有多快,它们的增长率是多少?此外,我们想进一步研究其他高能区下入沉积物,其中的能量如果您有合适的代谢机器来收集它,也可以使用,这也可能会影响地表和地下世界之间的通量。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方面。”

相关报告
  • 《西雅图的合成生物学空间正在蓬勃发展:以下是6个原因》

    • 来源专题: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9-02-25
    • 当你想到合成生物学,硅谷可能是你首先想到的地方。但是,让我们来看看太平洋西北沿岸约800英里的西雅图吧:西雅图不仅可以说是美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它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排名也在不断攀升。这是为什么。 西雅图的生物技术产业拥有顶尖的研究人员。 在西雅图,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人员把他们的专业知识用于工业,或者自己成为企业家。举个例子:总部位于西雅图的蛋白质设计初创公司Arzeda,在2018年跻身享有声望的全球清洁技术百强私营清洁技术公司之列。该公司由计算生物学家亚历克斯·赞格里尼、丹妮拉·贾尔斯、埃里克·阿尔托夫和大卫·贝克共同创立。2008年,他们在华盛顿大学(UW)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克里普斯分校、弗雷德·哈奇以及苏黎世ETH的一个有机化学实验室合作进行了酶设计的革命性研究。他们决定用他们的研究来解决农业和商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现实问题,用可持续的、可负担得起的替代品替代成千上万种有害的日常化学物质。Arzeda团队的成员大多拥有化学、生物化学或微生物学博士学位,他们通过设计定制的蛋白质和酶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些蛋白质和酶可以在阳光下为任何目的定制,而不需要化石燃料。 尤以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研究所(IPD)为例,它是具有工业和全球健康意识的生物技术的金矿。Open Philanthropy Project去年向IPD提供了其有史以来最大的科研拨款,超过1100万美元,用于开发一种通用流感疫苗。IPD的学者们,包括IPD主任和Arzeda的联合创始人戴维·贝克(David Baker)在内,利用在那里获得的研究成果,创建并支持了该地区其他几家主要成功的私营企业。这些包括A-Alpha Bio、Cyrus生物技术、PvP生物制剂、Sana生物技术和新白蛋白疗法。这些公司几乎什么都能做——无论是开发腹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将工程细胞输送给人类患者,还是使用闪电般的软件寻找新药。 西雅图生物技术是一项团队运动。 西雅图什么都有——不管你是生物学家、化学家、数据科学家、电气工程师,还是别的什么人。华盛顿大学合成生物学中心(CSB)是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跨学科中心的又一个完美例子。他们的首要信息是:合作。Eric Klavins是一名电气工程师,他的实验室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结合起来,重新设计基因、细胞甚至整个生物体之间的通信系统。CSB也是生物化学家和Arzeda联合创始人David Baker的家,还有一大批获奖的化学工程师、基因组科学家、病理学家、生物化学家和癌症生物学家共同努力,使他们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成为业界最好的。 Eric Klavins教授目前的项目包括用工程细菌和酵母合成多细胞系统,以及实验室自动化。 UW在研究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将这归功于他们的合作文化,无论是在UW内部还是与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医学研究也参与其中——例如,在西雅图儿童医院,研究人员正与华盛顿大学和弗雷德·哈奇癌症研究中心的同事合作,利用纳米技术研究脑肿瘤。 啤酒爱好者欢迎! 西雅图是手工啤酒爱好者的天堂,拥有数十家啤酒厂,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但这种受人喜爱的饮料不仅仅是用来饮用的。啤酒也是西雅图生物科技文化的根基。Arzeda的技术直接来自酿造啤酒的过程:酵母发酵。通过以不同的方式改变这一过程,合成生物学家可以发酵糖和农业废料等可再生资源,并将它们转化为任何数量的有价值的化学物质。利用先进的计算生物学设计,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大规模生产,用于生物燃料和可持续发展的橡胶。 这种关系是双向的。微生物学家和分子遗传学家肖恩·斯莱特是斯莱特啤酒实验室的创始人,他利用自己20多年的实验室经验(当然,还有对啤酒的热爱)与啤酒酿造商合作,帮助他们酿造独特、高品质的啤酒。他曾在西雅图一家藻类生物燃料公司担任菌株工程师和合成生物组经理,现在他正在学习成为一名成熟的啤酒侍酒师。 这家啤酒实验室由Sound Bio运营,这是一家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初创公司和生物技术爱好者的社区实验室。 西雅图是女性在科技领域的中心。 西雅图的生物技术产业在支持女性从事科学和工业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生物妇女组织(WIB)是由该地区一些顶级制药、生物技术公司、非营利组织和学术机构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其赞助者包括总部位于西雅图的领先公司,如Juno Therapeutics、Omeros和Adaptive Biotechnologies。 女性科学协会(AWIS)是另一个总部位于西雅图的组织,致力于让女性和女孩参与STEM,包括蓬勃发展的生物技术行业。该组织拥有许多企业赞助商,包括爱思伟尔(Elsevier)和MedImmune,后者是生物制药巨头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生物制剂研发部门。卡斯卡迪亚的女性创业空间每年都在改善,因为越来越多的女性创业者从更多的女性投资者那里获得资金。由德勤(Deloitte)、帕金斯•科尔(Perkins Cole)、斯宾塞•斯图尔特(Spencer Stuart)和Madrona Venture Group运营的女性入职培训项目,重点是让太平洋西北部地区的女性进入企业董事会,尤其是在科技行业。 科技巨头们也参与其中。 世界需要生物研究,科技巨头们知道这一点。以西雅图地区的科技巨头微软为例,在过去的十年里,微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计算生物学的研究中,加入到分子编程、合成生物学和干细胞的研究中来。他们的跨学科团队什么都做,无论是为生物设备编程,设计DNA分子电路,还是利用计算来观察免疫系统如何识别病毒。 在一家名为“水族馆”的合作初创公司中,UW的埃里克·克拉文斯(Eric Klavins)与数据巨头英特尔(Intel)合作设计了一款名为“智能湿实验室助手”(smart Wet Lab Assistant)的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跟踪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研究。他们的目标是使合成生物学研究可复制、数字化、完全优化和无错误——这对我们这些易犯错的人类来说通常是一个巨大的要求。该系统将允许基于云的研究数据和协议,这些数据和协议比传统的实验室笔记本更可靠。 对西雅图的科学家来说,机会无处不在。 西雅图已经蓬勃发展的科技产业——想想亚马逊(Amazon)和微软(Microsoft)等大名鼎鼎的公司——让这里成为科学家们享受乐趣的天然场所,各种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根据房地产报告,过去几年,西雅图的科技业就业增长速度超过了包括旧金山湾区在内的美国其他所有中心。西雅图的科学家可以在许多私营公司中找到成功的案例,比如Juno Therapeutics, Bellwether Bio, Fenologica,或Lumen Bioscience,更不用说从UW的IPD派生出来的许多创业公司了。在这些公司里,他们可以做任何事情,从开发癌症的前沿诊断,到生产不含葡萄的葡萄酒。 这些私营企业也注重团队合作——分子科技公司Zymergen最近从湾区扩张到了西雅图,为从农业到医疗保健的各种行业开发了开拓性的技术。他们通过将基因组科学家、微生物学家、软件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的人才整合成一个大的梦之队来实现这一目标。他们的投资者之一,生物经济资本,已经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给那些为现代生物技术铺平道路的公司。该公司董事总经理兼物理学家罗布•卡尔森(Rob Carlson)已与机械工程师、其他科学家和策略师联手,确定哪些公司将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蓬勃发展。 不管怎么说,硅谷可能是生物技术最知名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西雅图的合成生物学空间公司(synthetic biology space)是另一个领头羊。伦敦金融城应该开始为自己打造一个品牌——或许是硅声?
  •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装机量超过9万台》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7-06-20
    •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国内制造业掀起了一场工业变革的新浪潮。“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全年总产量达到 7.24万台,同比增长34.3%。2017年1-4月份,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是35073台,同比增长51.7%,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销量方面,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达到3.4万台,随着我国机器人行业技术的逐步成熟,预计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或将达到4.3万台,同比增长26.47%。   2016年上半年我国共实现国产机器人销量1.97万台,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37.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10.2个百分点;考虑到前期研发企业实现投产、新企业进入等因素,实际销量比上年增长70.8%。全年国产工业机器人超过3.4万台,同比增长近60%。如果加上外资企业的销量,国内机器人的装机量将超过9万台,同比增长34.2%。     在进口方面,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共进口52186台,总金额为87755.13万美元,较2015年增加了6105台,而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30011台,总金额为15517.4万美元,较2015年增加了18218台。   从应用领域看,2016年上半年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分布与上年基本相同。有60.1%的国内产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搬运与上下料领域,这一比重较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94.3%。   焊接是国内产机器人应用的第二大领域,销量同比增长20.9%,约占总销量的13.8%。此外,用于切割、磨削、去毛刺等领域的加工机器人和压装用装配机器人市场均表现良好,上半年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03%和 130%。   随着我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工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及机器人生产成本下降,未来“十三五”期间,机器人是重点发展对象之一,国内机器人产业正面临加速增长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