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联通|AI激活全民防骗“免疫系统”》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 编译者: 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06-19
  • 近期,各地频发新型骗局,骗子利用老年人的关爱心理,虚构紧急事件制造恐慌,诱导老人转账或交付现金。山东烟台的王阿姨遭遇境外诈骗,在社区民警和烟台联通AI及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成功抓住骗子。烟台联通的智能监测系统通过筛查固话线索、构建诈骗识别模型等手段,有效锁定犯罪链条并协助警方抓捕。此外,AI外呼预警模块结合人工客服,确保预警信息准确传达,尤其针对老年群体的特点,设计了人性化流程。 烟台联通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合作,建立起“老年人防骗预警工作机制”,并通过营业厅反诈宣传专区和社区防骗讲座加强防护。同时,山东联通全省推广“烟台模式”,覆盖16个地市,构建三级防护网,拦截涉诈通话和阻断异常交易。 上海联通的安全运营平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快速拆解诈骗APP、建立黑名单库、实时报警并拦截危险。该平台对诈骗电话和短信进行监控和标记,为用户提供智能防骗助手,建立AI内容“安检通道”和作品“防伪标识”等双技术协同防线,确保输出内容合规准确。 整体上,联通各地分公司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积极构建“科技+人文”双重防护体系,显著提升了反诈效果,守护了民众的财产安全。
  • 原文来源:https://www.cnii.com.cn/rmydb/202506/t20250618_666071.html
相关报告
  • 《用AI联通|当“政务+AI”遇上DeepSeek》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 编译者: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09-28
    •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今年3月,上海联通携手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企业服务中心,依托国内领先的深度求索(DeepSeek)大语言模型,成功研发并上线了临港新片区“政策AI”智能问答助手。目前,已正式在“上海临港”和“投资临港”等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同步启用。这一AI应用的落地,意味着政策服务在智慧化、精准化、高效化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为提升区域营商服务能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破解政策服务难题 “政策AI”应运而生 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临港新片区汇聚了大批创新型企业,政策红利无疑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引擎。然而,面对类目多元、不断更新迭代的各类惠企政策,不少企业却陷入了“找不到、看不懂、用不上”的困境。传统查询方式往往效率低下、信息滞后,人工咨询也难以覆盖所有细节和即时更新。 敏锐捕捉到企业的这一核心诉求后,上海联通与临港企业服务中心决定利用前沿AI技术,打造一个全天候、智能化、精准化的政策服务新窗口。“政策AI”助手的诞生,满足了企业用户高效查询政策、及时掌握政策动态、精准匹配适用政策的迫切需求,从根源上提高了政策的触达率、理解度和兑现效率,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DeepSeek大语言模型驱动 构筑智能交互核心 “政策AI”助手支持多轮对话、深度思考等功能,通过可视化操作界面灵活调整配置,系统则依托检索增强生成技术,从知识库中检索信息生成专业回答。而这一智能问答功能的核心引擎,正是基于DeepSeek大语言模型技术构建的。 在项目启动阶段,上海联通技术团队与临港企业服务中心紧密协作,对海量政策文件、实施细则、申报指南、解读材料等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清洗、标注和结构化处理,构建起一个庞大、准确、动态更新的专属“政策知识库”。通过将这一高质量的政策知识库“投喂”给DeepSeek模型,并经过多轮严格的训练、测试与针对性调优,最终使“政策AI”具备了两大关键能力。 一方面是精准的语义理解与多轮问答能力。企业用户无需使用刻板的关键词,只需用自然语言提问,比如“我们是一家集成电路企业,在临港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政策AI”就能够准确理解用户提问背后的深层意图,结合上下文进行多轮追问和澄清,最终给出高度相关的政策条款、申报条件、办理流程等答案。 另一方面是政策关联与智能匹配能力。系统不仅能快速检索到直接相关的政策,还能智能识别并推荐关联政策,帮助企业用户发现可能忽略的潜在支持点,真正实现政策服务的“精准滴灌”。 “政策AI”自3月31日上线以来,已累计回答问题2400余个,使企服中心电话热线坐席日均接件数相较其上线前下降近16%。AI技术加持的24小时不间断服务,让企业用户无需等待人工服务时间,可随时获得政策解答,大幅缩短了问题响应周期。同时,智能问答助手释放了大量人力资源用于处理更复杂的专业问题,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用户的满意度和体验感,也为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添砖加瓦。 未来,上海联通将持续探索“AI+”数字应用创新场景,重构政企互动和为企服务范式,打通政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智能贯通、效率跃升与精准服务,积极助力数字政府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光激活粒子对癌症的光免疫治疗》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8-16
    • 近日,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以下简称JAIST)团队开发了光激活的液态金属(liquid metal,以下简称LM)纳米粒子,用于通过光免疫疗法进行癌症诊断和治疗。LM纳米粒子可以靶向和破坏癌细胞,并通过荧光标记基因识别和消除体内肿瘤。 由于优越的物理化学特性,包括柔韧性、易于表面修饰、高效的光热转化和高生物相容性,基于钾的LM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前景。 LM的突出应用是光热癌症治疗,其中功能性LM纳米粒子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杀死癌细胞。基于LM光疗法具有特异性高、重复性好、副作用小等优点,优于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 该团队称,他们是首个利用 LM 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质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方法可以改善 LM 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疗效。 图1 液态金属镓-铟(Ga-In)合金已被用于开发一种新型LM纳米颗粒,其中包含一种免疫调节剂和抗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近红外光照射下,抗PD-L1特异性地与癌细胞结合,而免疫刺激剂激活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这种协同激活,加上光热效应,有效地消除癌细胞 为了将癌症光疗与免疫疗法结合起来,该团队合成了多功能 LM 纳米粒子,其中含有共晶镓铟(EGaIn)LM 合金和免疫调节剂,这些纳米颗粒被嵌入生物相容性表面活性剂中。他们通过超声处理制备了水分散的 LM 纳米颗粒,并使用表面活性剂引入免疫调节剂。 研究人员证实,LM 材料解体,以确保免疫调节剂传递到目标。他们还发现 LM 纳米颗粒在808 nm的近红外区域显示出线性增长的吸光度,证实了 LM 颗粒具有光学活活性。 当该团队用808 nm的近红外激光照射LM纳米颗粒的水溶液时,他们观察到溶液温度显著升高,并与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成正比。这一发现证实了带有免疫调节剂的 LM 纳米颗粒可以作为稳定的光热药物载体用于免疫治疗。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LM纳米粒子是安全的,对人成纤维细胞或小鼠结肠癌细胞不产生细胞毒性。 为了评估纳米颗粒内化和分布的程度,该团队通过超声处理将荧光染料引入纳米颗粒中。使用激光荧光显微镜,他们证明了 LM 纳米颗粒在不同的近红外波长上显示出强烈的荧光,并且立即破坏了小鼠结肠癌细胞。 因此,该团队表明,LM 纳米粒子不仅可以有效地传递免疫调节剂,而且还可以实时跟踪免疫调节剂,以显示它具有消除特定癌细胞的能力。 JAIST教授说:“我们相信纳米免疫工程和 LM 技术的融合可以提供一种有希望的方式来触发理想的免疫反应,促进癌症免疫治疗的发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报告了光激活的多功能 LM 纳米粒子与免疫刺激剂结合光热疗法与免疫疗法。” 为了获得用于癌症治疗的多方面 LM 免疫纳米刺激剂,该团队随后在荧光 LM 纳米颗粒中添加了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修饰后的纳米粒子能有效地分散并显示出明显的荧光。此外,随着照射后时间的增加,肿瘤表面温度呈线性增加,表明含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荧光 LM 纳米粒子具有抗肿瘤作用。 在 LM 纳米颗粒中加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纳米颗粒能够与癌细胞上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蛋白结合。PD-L1蛋白不能使癌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攻击,因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标记了癌细胞被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破坏。 LM 纳米粒子由于其修饰的免疫调节剂而刺激 T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从而增加先天性抗肿瘤免疫力。一旦发生全身给药,LM 纳米粒子通过增强渗透和保留效应选择性地在靶向肿瘤部位聚集。通过近红外激光照射从 LM 纳米复合物中远程释放免疫调节剂,LM 的强光热转化特性在近红外光下也被激活,诱导侵袭性肿瘤细胞的彻底变性。 近红外激光诱导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LM 纳米颗粒显示出最高、最全面的肿瘤切除率,具有快速愈合和恢复的特点。此外,当肿瘤复发时,用这些纳米颗粒处理的小鼠显示出持续的抗肿瘤效果和延长的存活期。 Miyako说:“我们相信,这些协同免疫效应和光学纳米功能的 LM 有广泛的治疗应用,并可能有助于创新的癌症治疗技术。我们希望这项技术能在10年内用于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