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叶片风力涡轮机设计可安全产生高达460瓦电力》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6-18
  • 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正致力于挖掘无叶片风力发电的潜力,其计算机模拟首次确定了未来无叶片风力涡轮机(BWT)最有效的设计。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有助于可再生能源行业将仍处于研发早期阶段的BWT从小规模现场试验转变为国家电网的实际发电形式。

    无叶片风力涡轮机具有诸多优点。它运行时更安静、占用空间更小,并且由于设计更简单,通常需要的维护也更少。有趣的是,BWT对鸟类等动物更为安全。对于飞行生物而言,快速旋转的标准涡轮叶片会因“运动模糊”效应而显得模糊甚至不可见,这通常会增加碰撞风险,而BWT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长期以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主要依靠传统风力涡轮机。这些涡轮机将风的动能直接转化为叶片的旋转运动,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与之不同,无叶片风力涡轮机的运行原理基于涡激振动(VIV)。BWT通常没有旋转叶片,而是由高而细的圆柱形桅杆构成,像微风中的灯柱一样摇曳。风的运动会产生涡流,使整个结构产生振动,当这种摇摆运动与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完美匹配时,振动会急剧增强,随后这种增强的振动直接转化为电能。

    在此次新研究中,工程师们运用计算机模拟来确定如何构建未来几代BWT以实现最高效率。格拉斯哥大学詹姆斯瓦特工程学院的Wrik Mallik博士说:“这项研究首次表明,与直觉相反,提取能量效率最高的结构实际上并非输出功率最高的结构。”“相反,我们确定了设计变量之间的理想中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BWT的发电能力,同时保持其结构强度。”

    该研究结果为理解桅杆尺寸(如高度和宽度)如何影响无叶片风力涡轮机的发电量和结构完整性提供了新见解。研究结果指向一个理想设计:桅杆高80厘米(31.4英寸),直径65厘米(25.4英寸)。这种功率和坚固性的最佳平衡可安全地提供高达460瓦的功率,优于目前现实世界中最高功率约为100瓦的原型。这些发现对于确保在每小时20至70英里的风速下结构安全尤为重要。

    研究人员相信,他们的方法能够扩大BWT的规模,使其产生1000瓦(1千瓦)或更多的功率。

  • 原文来源:https://www.wedoany.com/innovation/18618.html
相关报告
  • 《飞行器结构设计与小型风力涡轮机叶片优化》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董璐
    • 发布时间:2015-12-13
    • 该研究提出一种气体动力学结构设计的方法论,并考虑了小型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启动情况。为设计一种快速启动刀片,该研究将启动时间与一定目标函数下的输出功率相结合,并将叶片许用应力考虑为约束条件。通过采用单一叶片动量理论计算涡轮机输出功率与启动时间并通过简支梁理论计算叶片相应应力与扭矩。采用遗传算法来解决多种条件限制下的目标函数,寻求满足启动时间短,输出功率高同时压力限制条件相应满足的最佳叶片。采用中空横截面模型进行结构分析,设计变量包括弦,叶片扭矩以及壳壁厚度。 结果表明,中空叶片通过增加叶片惯性低速启动,其所得应力将不超过许用应力。通过在目标函数中增加启动时间的影响,叶片的外部与内部形状均将有利于启动,并且相比于实心叶片空心叶片更为有效。
  • 《PeelPLAS隔离膜有效提高风力涡轮机转子叶片生产效率》

    • 来源专题: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
    • 编译者:张欣
    • 发布时间:2024-07-05
    • 德国弗劳恩霍夫科学院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研究所(Fraunhofer IFAM)成功完成由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BMWK)资助的联合项目“OptiBlade”的子项目——通过无脱模剂工艺和材料系统优化转子叶片生产。在Fraunhofer IFAM新开发的低压等离子体装置中,2.1米宽的薄膜半管配备了超薄等离子体聚合物释放层。 通过在联合项目“OptiBlade”的子项目“用于优化转子叶片生产的隔离膜技术”中开发无脱模剂的工艺和材料系统,Fraunhofer IFAM的研究人员与他们的合作伙伴Olin Blue Cube和Infiana,成功地优化了风力涡轮机的转子叶片生产,从而为大幅降低其制造成本提供了基础。实现了成本效益高的生产自动化,包括提高质量保证,改善生产过程中的健康保护和人体工程学,将使风力涡轮机的扩建能够在2050年能源概念的背景下向前推进。 新型等离子设备的超宽PeelPLAS®隔离膜 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Fraunhofer IFAM不仅启动了一个专门设计的用于幅材的新型低压等离子体装置,还开发了等离子体工艺,可用于将超薄等离子体聚合物释放层应用于宽达2.4米的聚合物膜半管。由此产生的柔性可拉伸成型PeelPLAS®隔离膜展开时宽度可达4.8米。对于生产由纤维增强塑料(FRP)制成的转子叶片的更宽的模具,这种隔离膜也可以焊接。 用于1:1规模的无脱模剂转子叶片生产 此外,通过特殊开发的工艺,可以将折叠至4.2米的PeelPLAS®离型膜半管像第二层皮一样拉伸到Fraunhofer IWES的18米长分段模具上,以生产40米长的FRP转子叶片。随后,与合作伙伴Olin Blue Cube一起在模具中制造了转子叶片演示器。由于等离子体层与薄膜的良好粘附性,可以在不使用传统脱模剂的情况下使用PeelPLAS®隔离膜进行脱模,并立即进行进一步处理:从大型FRP部件上去除薄膜后,其环氧树脂基体可以涂上转子叶片修复涂层,而无需进一步预处理。即使在冷凝水试验中暴露1000小时后,涂层仍然显示出优异的粘附性。 Fraunhofer IFAM专家开发的等离子体涂层柔性PeelPLAS®隔离膜是基于热塑性弹性体膜。该隔离膜已成功用于生产由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无污染大型部件,并不断开发以供进一步使用。它是传统脱模剂的替代品,并提供了无残留和可靠的部件脱模的优点。通过这种方式,离型膜确保了始终如一的高组件质量。 提高效率和可持续性 PeelPLAS®隔离膜的开发工艺不仅优化转子叶片的表面质量,还通过避免劳动和时间密集型工作,增加了工艺链附加值。 此外,在部件生产过程中,模具装载时间显著减少。这大大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因为它们不再因研磨清洁过程而磨损。最后,该薄膜也可以用于更复杂的模具几何形状,它不仅可以保护固化的部件,而且可以很容易地从中去除,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 前景展望 基于这些结果,作为BMWK第七届能源研究计划的一部分,将在计划中的合作项目“采用减排工艺生产可持续高效的转子叶片(NEOFOIL)”中开发一种新型等离子涂层多层膜。该薄膜将作为半永久性脱模薄膜固定在模具上,并可对FRP部件进行多次脱模。除了减少浪费外,这还将进一步减少所需的工作量和模具占用时间。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转子叶片的制造成本并增加其可用性。 此外,“OptiBlade”研究项目中已经获得的知识和开发的技术不仅可以在转子叶片生产中进一步推进和实施,还可以转移到其他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如飞机、航天器、轨道车辆、商用车、汽车、造船或体育器材制造——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