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作用载体蛋白E或可清除人体内的乙肝病毒》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xxw
  • 发布时间:2019-08-17
  • 近日,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体载脂蛋白E(apoE,apolipoprotein E)或能促进乙肝病毒感染和产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干扰apoE生物发生、分泌以及与受体结合的抑制剂或作为一种新型疗法来消除慢性乙肝感染。慢性乙肝感染在全球影响着2.4亿人的健康,这同时也是全球人群所面临的一个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乙肝病毒是引发多种肝脏疾病的常见原因,包括慢性肝炎、皮脂腺病、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

    当前标准的抗病毒疗法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感染,但却无法有效消除病毒,此外研究人员也并不清楚宿主因素在乙肝病毒感染、装配和病毒释放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就开始进行研究,旨在阐明apoE与乙肝病毒感染之间的关联,同时阐明apoE在乙肝病毒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apoE能够促进乙肝病毒感染和产生,apoE在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乙肝病毒中研究者发现了大量人类apoE蛋白,而且其会整合到病毒的包膜中,利用apoE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或通过沉默apoE的表达及敲除apoE基因,都能够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感染。此外,下调apoE基因的表达或敲除携带乙肝病毒的肝脏细胞中的apoE基因就会明显干扰乙肝病毒的产生。最后研究者推测,apoE似乎能够通过躲避宿主机体的免疫反应在持续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这一点与其在丙肝病毒生命周期中所扮演的角色较为相似。

  • 原文来源:https://journals.plos.org/plospathogens/article?id=10.1371/journal.ppat.1007874
相关报告
  • 《新素升压的细胞免疫在小鼠体内增强保护作用和乙肝病毒清除率》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发布时间:2016-12-02
    • 本研究中,使用几种方案评估抗乙肝病毒免疫,包括使用乙肝重组蛋白疫苗HBSS1表达在CHO细胞包括S(1-223 aa)和preS1(21-47 aa),以及重组腺病毒疫苗rAdSS1。还对这些疫苗在小鼠模型中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新的人类乙肝病毒疫苗的研发。
  • 《甘露糖修饰的PLGA纳米颗粒在乙肝病毒免疫预防中的持续和靶向递送。》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张虎
    • 发布时间:2019-12-08
    • 发射的乙型肝炎疫苗可以诱导强大的抗体,而由于采用了Th2型反应诱导的铝佐剂,因此未能改善有效的细胞免疫反应。在此,为了靶向表皮下的抗原呈递细胞并诱导强力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合成了甘露糖修饰的聚D,L-丙交酯-乙醇酸(PLGA)并负载了纳米颗粒(MNP)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蛋白已制备。 HBsAg可以缓慢释放并高度呈递给淋巴细胞,从而根据PLGA的特性促进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体外吸收测试结果表明,MNP可以增强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和RAW 264.7细胞的内在化。皮下注射MNPs进入小鼠体内可保持体液免疫并增强细胞免疫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与亲代PLGA纳米粒子相比,MNPs表现出明显的修饰特性。因此,获得的MNPs可能是有希望的乙肝疫苗运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