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发布行业大模型》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09-28
  • 9月21日,在甘肃敦煌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中国知网隆重发布出版传媒行业大模型和文化遗产大模型等两款AI大模型,同期,在线发布AIGC检测服务系统。


    出版传媒行业大模型是基于知网海量高质量数据,专为出版传媒行业量身打造的知识增强型大模型,提供AI选题策划、AI增强检索、AI辅助写作、智能审校、智能排版、AI辅助阅读、AIGC检测等各类AI工具,并融入到出版业务流程,以AI大模型技术赋能出版传媒行业全流程数智化转型。

    中国知网将与出版传媒机构共建各类行业专有知识增强大模型,通过“云服务”“私有化部署”等形式融入行业生产服务过程,服务行业用户,共同促进出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化遗产大模型由中国知网、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文科实验室和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研制。文化遗产大模型运用大模型技术全面整合文化机构内外数据资源,面向文化机构及公众提供多场景、多层次、多模态 AI 服务,并支持灵活的云服务和本地部署。该模型通过构建细粒度的文物、展览、图书、社教课程、考古简报以及海量研究文献的高质量语料库,利用大模型技术提供基于自然语言的智能问答、检索增强、文白对照、图片增强、考古回溯、智慧研创、文物推荐等服务,助力中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AIGC检测服务系统,是中国知网落实国家“向上向善生成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要求的具体举措。该系统实现了快速、准确识别学术文本中的AI生成内容,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术生态建设、健全学术治理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撑。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对于引导和监管AIGC技术的科学合理使用、维护学术诚信和保护知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eyE5RF_LVNr8RRIK0IypA
相关报告
  • 《中国国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电力行业大模型发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23
    • 12月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了“电力知识最全、参数规模最大、专业能力最强”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该模型作为能源电力领域的人工智能“专家”,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做好供电服务提供“超级大脑”。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项任务、国资委焕新行动和国家能源局专项部署,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协同内外部单位,加快推进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在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着力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领域应用探索,建成了覆盖公司总部和27家省公司的统一开放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电力与算力协同赋能。光明电力大模型作为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其集成的电力数据、涵盖的应用场景、具备的专业功能在行业内首屈一指,能够面向电力生产、建设、管理、运营、科研、制造、服务等全产业链提供专业化智能化服务,对于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光明电力大模型作为电力专家,不仅服务国家电网公司自身,更是一个服务全行业上下游企业、全产业链共建共享的行业级大模型,面向全行业开放共享,支持行业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基于光明电力大模型,快速构建各领域场景和推广应用。 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统筹开展“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形成以光明电力大模型为核心的“6541”总体规划布局,即全面覆盖规划建设、电网运行、设备管理、作业管控、客户服务、经营管理等6大业务领域600余个场景,着力提升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具身智能、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5项技术能力,持续夯实样本、算力、平台、模型4个核心要素,构建了以光明电力大模型为核心的两级协同运营机制,体系化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领域落地。 发布会上还举行了签约仪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分别与百度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表示,将与签约各方,共建光明电力大模型,共谋新思路,共创新发展,共启新篇章,携手促进能源电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 《中国石油发布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09
    • 12月4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获悉,该公司日前发布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建设成果。昆仑大模型是中国能源化工行业首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建设,3个月后参数量级达到330亿。此次昆仑大模型升级,除参数大增外,还打造了43个石油行业的专业应用和通用应用创新场景。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迈出坚实一步。 中国石油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周松介绍,中国石油与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联手打造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旨在共同探索能源化工行业大模型建设与应用的有效路径,打造务实高效、行业一流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深度应用场景。 在行业大模型方面,昆仑大模型参数从330亿升级到700亿,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视觉识别、多模态交互、科学计算等专业能力大幅提升;在专业大模型方面,昆仑大模型构建了我国首个勘探全领域专业大模型,涵盖地震处理、地震解释、测井处理解释3个专业大模型;在场景大模型方面,昆仑大模型按需构建了21个场景大模型。同时,昆仑大模型建立场景数据集回流机制,定期将场景语料汇聚到专业、行业数据集,逐步提高专业、行业大模型能力,减少场景大模型数量。 一系列智能化场景,标志着昆仑大模型从“上新品”步入“上新品”与“强应用”有机结合的新阶段。中国石油数字和信息化管理部总经理胡炳军介绍,昆仑大模型的创新应用场景呈现业务领域覆盖更广泛、业务结合更紧密、“人工智能+”赋能效果更显著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