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发布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09
  • 12月4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获悉,该公司日前发布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建设成果。昆仑大模型是中国能源化工行业首个通过备案的大模型,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建设,3个月后参数量级达到330亿。此次昆仑大模型升级,除参数大增外,还打造了43个石油行业的专业应用和通用应用创新场景。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迈出坚实一步。 中国石油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周松介绍,中国石油与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联手打造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旨在共同探索能源化工行业大模型建设与应用的有效路径,打造务实高效、行业一流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深度应用场景。 在行业大模型方面,昆仑大模型参数从330亿升级到700亿,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视觉识别、多模态交互、科学计算等专业能力大幅提升;在专业大模型方面,昆仑大模型构建了我国首个勘探全领域专业大模型,涵盖地震处理、地震解释、测井处理解释3个专业大模型;在场景大模型方面,昆仑大模型按需构建了21个场景大模型。同时,昆仑大模型建立场景数据集回流机制,定期将场景语料汇聚到专业、行业数据集,逐步提高专业、行业大模型能力,减少场景大模型数量。 一系列智能化场景,标志着昆仑大模型从“上新品”步入“上新品”与“强应用”有机结合的新阶段。中国石油数字和信息化管理部总经理胡炳军介绍,昆仑大模型的创新应用场景呈现业务领域覆盖更广泛、业务结合更紧密、“人工智能+”赋能效果更显著等特点。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81818-1.html
相关报告
  • 《中国海油发布人工智能模型“海能”》

    • 来源专题:人工智能
    • 编译者:高楠
    • 发布时间:2024-10-29
    •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操秀英)14日,中国海油在北京发布“海能”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可为实现海洋油气行业资源最优配置、提升工作效率、精益现场管理、优化商业模式、释放创新活力等提供数智支持,赋能海洋油气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海能”围绕智能油气田、智能工程、智能工厂等8大类100多个业务场景,实现小模型和大模型兼备、专业场景和通用场景兼容、生产和经营管理全覆盖。       本次发布会上,中国海油优选具有海油特色的5个专业场景模型和6个通用场景模型发布。其中,注采联动模型以稳油控水为目标,基于油田20余年积累的海量数据,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专家经验融合,实现地下油藏―井筒―地面一体化联动,形成注采异常智能诊断―方案自动制定―指令远程调控的闭环管理,转变传统人工经验决策模式,建立数据驱动、业务协同的注采优化新途径。       安全钻井模型转变了依靠人工现场巡检、紧盯监控画面的传统模式,构建了具备海洋石油钻完井特色的训练集,支持劳保穿戴不合规、踩踏钻井盖板、贴近旋转状态的钻柱等危险行为的全天候24小时持续监测,0.1秒即可识别风险,使不安全行为数量减少95%。为海上平台和陆地电厂的核心装备――燃气机组构建的“燃机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可实现对海上和陆地的燃机、汽机等设备的状态评估、异常检测和自动故障诊断,支持智能监盘、一屏集中监管。该模型准确率达90%,把原先耗时1―3天的排故时间缩短至3小时以内,可极大提高排故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每年节约设备运维费用近亿元。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中国海油将密切关注和跟踪国际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紧紧围绕集团核心业务深入挖掘数智化需求,加强与中国电信、科大讯飞等专业公司的务实合作,统筹推进勘探开发和经营管理数据治理,力争“十四五”末中国海油整体数字化率达到50%,“十五五”末达到80%、全面形成“智慧海油”生态,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升级“智能引擎”。 (责编:王震、陈键)
  • 《中国国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电力行业大模型发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23
    • 12月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了“电力知识最全、参数规模最大、专业能力最强”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该模型作为能源电力领域的人工智能“专家”,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做好供电服务提供“超级大脑”。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项任务、国资委焕新行动和国家能源局专项部署,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协同内外部单位,加快推进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在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着力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领域应用探索,建成了覆盖公司总部和27家省公司的统一开放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电力与算力协同赋能。光明电力大模型作为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其集成的电力数据、涵盖的应用场景、具备的专业功能在行业内首屈一指,能够面向电力生产、建设、管理、运营、科研、制造、服务等全产业链提供专业化智能化服务,对于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光明电力大模型作为电力专家,不仅服务国家电网公司自身,更是一个服务全行业上下游企业、全产业链共建共享的行业级大模型,面向全行业开放共享,支持行业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基于光明电力大模型,快速构建各领域场景和推广应用。 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统筹开展“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形成以光明电力大模型为核心的“6541”总体规划布局,即全面覆盖规划建设、电网运行、设备管理、作业管控、客户服务、经营管理等6大业务领域600余个场景,着力提升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具身智能、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5项技术能力,持续夯实样本、算力、平台、模型4个核心要素,构建了以光明电力大模型为核心的两级协同运营机制,体系化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领域落地。 发布会上还举行了签约仪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分别与百度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表示,将与签约各方,共建光明电力大模型,共谋新思路,共创新发展,共启新篇章,携手促进能源电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