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合作共建浙江省海洋科学院》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7-12-22
  • 中国海洋报讯(记者 赵 宁)12月20日,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合作共建浙江省海洋科学院(以下简称浙江省海科院)签约仪式。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和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出席并讲话。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分别代表国家海洋局、浙江省政府签署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积极支持浙江省海科院的建设和发展,共同努力将浙江省海科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海洋领域省部共建的典范,为浙江海洋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服务与创新引领作用,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王宏表示,浙江省委、省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并围绕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出台了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王宏建议,双方应以此次共同建设浙江省海科院为抓手,进一步促进浙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海洋科技不断创新。希望浙江省海科院在双方的帮助和支持下,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公益类科研院所的活力和创造力,成为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强省建设的典范。

    袁家军对国家海洋局长期以来给予浙江海洋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这些年来,省委、省政府以“八八战略”为指引,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着力加快海洋生态的治理,成绩显著。袁家军表示,此次签署共建省海科院协议开启了双方合作的新格局。下一步,浙江将大力支持省海科院建设,希望国家海洋局继续支持和关心浙江海洋工作,推动浙江海洋强省建设。

    国家海洋局与浙江省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签约仪式。

  • 原文来源:;http://www.soa.gov.cn/xw/hyyw_90/201712/t20171220_59670.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海洋局》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3-27
    • 国家海洋局政府网站,国家海洋局是国土资源部管理的监督管理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依法维护海洋权益、组织海洋科技研究的行政机构。
  •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构建科学自然岸线格局》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8-08-16
    • 为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岸线格局,经浙江省政府同意,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正式印发《关于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详见文末阅读原文)。《意见》解读如下:   制定背景   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实施《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首次明确到2020年浙江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的控制目标。2016年4月,原国家海洋局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再次明确浙江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为35%,并首次提出浙江省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为78%。2017年1月,经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并经国务院同意,原国家海洋局印发了《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明确指出要严格保护自然岸线,整治修复受损岸线,加强岸线资源节约利用。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浙江省大陆和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已接近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随着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中国(浙江)自贸区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部分涉海项目建设需要占用自然岸线,浙江省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目标实现存在较大压力。因此,为贯彻落实国家对海岸线特别是自然岸线的管控要求,同时保障浙江省重大建设项目落地,需制定浙江省加强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的政策意见,对围填海项目占用自然岸线实行“占用与修复平衡”制度,确保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目标得以实现和重大项目用海需求得到保障。 主要依据   《意见》制定的主要依据:《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国海发〔2015〕8号)、《国家海洋局关于全面建立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国海发〔2016〕4号)、《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国海发〔2017〕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海岸线统筹协调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函〔2015〕1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浙政办函〔2016〕57号)等文件。   主要内容   提出了岸线管理的目标要求   《意见》指出,到2020年,浙江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78%,海岛现有砂质岸线长度不缩短,沿海设区市自然岸线保有量不低于省政府批准下达的控制指标。   明确了海岸线管控机制   《意见》明确了浙江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浙江省海洋港口部门、沿海市、县(市、区)政府的岸线管控的职责。   提出了岸线节约集约利用的相关要求   《意见》指出将全浙江省海岸线分为严格保护、限制开发和优化利用三个类别,实行分类保护与利用,编制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实施。浙江省海岸线的开发利用要符合《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和《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的管控要求。《意见》对占用人工岸线提出自然化、生态化和绿植化等要求;对占用自然岸线进行严格限制,并要求按照“占用与修复平衡”原则提供整治修复方案,同时明确了整治修复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明确了自然岸线占用审核要求和程序   《意见》明确了占用自然岸线要按照“占用与修复平衡”的原则,由所在地市、县(市、区)政府主导开展同址修复或异地修复。《意见》规定,新形成的自然岸线是指经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岸线属性、可以纳入自然岸线保有量统计的岸线。自然岸线认定标准按照《浙江省海岸线整治修复评价导则》界定。   《意见》规定浙江省市县三级海洋部门对围填海项目占用自然岸线实行逐级审查制度,对浙江市县海洋部门审查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要求。   规范了自然岸线占用整治修复行为   《意见》规定,同址整治修复形成生态岸线的应与围填海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异地整治修复形成生态岸线的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浙江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海岸线整治修复评价导则对新形成的生态岸线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   明确了推进岸线整治修复的要求   《意见》规定,浙江省级负责编制浙江省海岸线整治修复五年规划和计划,确定各市县自然岸线保有长度和年度整治修复目标任务。沿海市县具体负责整治修复工作,整治修复的生态岸线,未列入整治修复规划计划的,经浙江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后可统筹用于辖区内用海项目占用自然岸线的平衡。   对加强海岸线监督检查提出要求   《意见》明确了省、市、县(市、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浙江海岸线保护与利用情况监督检查的职责。《意见》规定,自然岸线保有量和整治修复计划完成情况纳入沿海市、县(市、区)政府工作考核和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考核,对不达标的,明确了处置措施。   实施期限   《意见》自2018年8月22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