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聚体tau: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靶点》

  • 来源专题:生物医药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23-07-17
  • Tau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引起了广泛关注。Tau病理学是原发性tau蛋白病(tauopathies)的标志,如进行性核上麻痹(PSP)、皮质基底综合征(CBS)和额颞叶痴呆(FTD)的亚型,以及继发性tauopathies,如阿尔茨海默氏病(AD)。

    本综述提供了关于tau生物学的最新观点,讨论了开发有效的基于tau的治疗方法的关键障碍,并提倡致病性(而不仅仅是病理性)的tau应成为药物开发工作的中心。

    一种有效的tau治疗方法将表现出几个主要特征: 1)对致病性tau与其他tau种类的选择性;2)血脑屏障和细胞膜的渗透性,使其能够进入疾病相关脑区的细胞内tau;以及3)最小的毒性。低聚体tau被认为是tau的主要致病形式,也是tauopathies中引人注目的药物靶点。



  • 原文来源: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4728222.2023.2206561
相关报告
  • 《新型阿尔兹海默病潜在疗法靶点》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1-06-18
    • 载脂蛋白 E4 ( APOE4 ) 是阿尔茨海默病 (AD) 的主要易感基因,可导致血管功能障碍、β-淀粉样蛋白病理、神经变性和痴呆。这些不同的病理如何导致晚期 AD 尚不清楚。研究人员重点对携带APOE4(阿尔兹海默病高风险)和APOE3(阿尔兹海默病平均风险)基因的小鼠机体中的亲环蛋白A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POE4或能通过不依赖于β淀粉样蛋白的周细胞中亲环蛋白A通路来加速晚期阶段阿尔兹海默病小鼠机体血脑屏障的破碎以及神经变性的进展;这对于后期阐明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血管和神经变性障碍的发病机制并开发相应疗法具有重要意义。
  •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外泌体可以传播毒性淀粉样蛋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7-04
    • 根据Acta Neuropathologica(IF 12.213)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外泌体可以介导阿尔茨海默病(AD)毒性淀粉样蛋白-β(Aβ)的细胞间的病理传播。此外,研究人员能够阻止这种外泌体介导的传播,这表明该机制是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新型治疗靶点。 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Aβ可以以朊病毒样的方式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细胞。然而,Aβ在细胞间转移的机制尚不清楚。在他们的新研究中,Martin Hallbeck及其同事研究了外泌体在转移毒性淀粉样蛋白-β寡聚体(oAβ)中是否有作用。 “外泌体由胞内体而形成,我们从早期的研究中得知,Aβ的细胞内毒性聚集体通常在胞内体中结束,”Hallbeck解释说。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推测这些聚集体可能以外泌体的形式出现,从而传播到下一个细胞。” 为了验证他们的假设,研究人员首先分析了四名AD患者的死后脑样品中oAβ的细胞定位。他们确定oAβ与外泌体共定位。此外, AD患者的外泌体相关oAβ浓度高于没有患有神经疾病的患者。 为了确定外泌体是否可以在细胞之间转移oAβ,研究人员从AD患者的死后脑组织中分离出外泌体,并将它们在培养的细胞系中进行实验。“不仅这些外泌体会被细胞吸收,而且这些细胞还将外泌体携带的oAβ传播到另一组共培养细胞中,”Hallbeck解释说。“这个传播过程也会对神经元细胞产生毒性。” 体外培养的人类神经细胞摄取来自阿尔茨海默病脑组织外泌体的示意图。 外泌体(绿色)和淀粉样蛋白-β寡聚体(红色)能够共定位(黄色)。 图片来自M. Hallbeck实验室。 毒性oAβ可以通过外泌体传播的这个过程,是否可以用一些方法抑制掉。 Hallbeck及其同事进行了实验,验证是否可以阻止外泌体和其有毒货物离开细胞,或阻止它们进入。 “令人兴奋的是,通过siRNA抑制外泌体的形成和释放以及使用外泌体吸收的抑制剂可以阻止外泌体、寡聚体和毒性oAβ的传播,”Hallbeck说。 研究结果可能对研究AD的领域带来新的影响。研究人员说,来自AD患者的外泌体和来自对照个体的外泌体之间的差异意味着可以使用含有oAβ的外泌体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尽管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证实这种可能性。但也许最令人兴奋的是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可能性。 “这项工作和其他一些研究蛋白质聚集形式的潜在受体的研究表明,疾病传播背后的这些机制可以作为新药或者新治疗方式的靶标。”Hallbeck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