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有人否定融合的好处,但那些忽视这一趋势的人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在通往实用和无关紧要的道路上梦游。
首先,让我们看看到底什么是融合。这一战略并不是一些电信公司正在寻求的杀手锏。这是一种融合战略,它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夺回过去一年失去的财富,也不会把传统的电信公司变成光鲜的互联网巨头形象。然而,它确实能保证企业在抵御未来日益高涨的实用浪潮时经得起考验。
对于那些乐于成为实用型企业的公司来说,这很公平。通过数据服务的商品化可以获得利润,尽管这是一种非常不同的业务类型。但那些只专注于单一收入流而自认为可以成为增值业务的公司,却是在自欺欺人。这些公司在这里就不指名道姓了,但它们是谁很明显。
融合是指通过提供多种服务来分层业务,并使电信公司吸引消费者的方式多样化。通过多种连通机会,越来越多的内容产品也逐渐成为一个共同的主题,但电信公司也有许多选择,这显示出一些勇气。
根据OSS/BBS公司Openet最近的研究,73%的消费者愿意从电信公司购买更多的数字服务。这些服务的推出不仅带来了更多的收入,还增加了忠诚度。65%的受访者表示,更多数字服务的出现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与电信公司的关系更加紧密,79%的受访者表示,这将提高他们对电信公司的忠诚度。
首先,这是一个避免可怕恶性竞争的机会。如果电信公司能够提供积极的网络体验(但在当今世界是不可能的)以及合理的价格,当然还有数字服务,理论上客户流失也会下降。但数字服务到底意味着什么?
内容产品是最明显的开始。如果一家电信公司资金充足,这可能意味着它拥有一个内容产品部门,例如西班牙的足球转播权,不过与OTTs合作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电信公司可以成为OTTs非常有价值的合作伙伴,无论是通过他们与客户的计费关系还是通过区域内的可信链接,直接获取客户都比较困难。
许多电信公司都在采用这种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很受客户欢迎。再次采用Openet的研究,38%的受访者会为了更好的内容产品而改变他们的服务提供商,而如果有零费率的报价提供,另外38%的受访者也将有兴趣改变。
但内容产品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当这些合作关系变得司空见惯时,这一领域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商品化。除了这些内容产品捆绑包,提供广泛的小众市场可能是下一个战场。想想沃达丰与Hatch在游戏领域的合作吧,这不会吸引所有人,但会吸引小众市场的兴趣。O2的忠诚度优先计划提供提前进入音乐场馆和音乐节的机会。这又是一个小众市场,但它会强烈地吸引一些人。
再放眼到更远的地方,你就会看到数字世界真正的领导者。Orange和它的安全产品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在这里,连通和数字服务可以融合在一起,以吸引全新的收入。当然,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实现数字化,在连通产品的基础上实现增值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智能家居和联网汽车一样,也带来了机遇。电信公司在利用数字世界方面拥有独特的机遇,因为今天很少会有消费者不带智能手机就出门。这是与消费者直接的、持续的联系,没有多少其他行业能拥有这种优势。
有趣的是,这些电信公司甚至不会用这些新产品来冲击自己其他产品的收入。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花在连通方面的钱与花在娱乐或安全方面的钱不同。如果你能通过捆绑服务帮助他们减少开支,这无疑是意外之喜,但要求消费者在娱乐和连通方面花钱不会降低每用户平均营收(ARPU)。恰恰相反。
消费者想把钱花在娱乐和数字服务上,但问题是他们要把钱花在哪家公司上。
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电信公司采用谷歌的方式开展业务。2015年,谷歌进行了一次业务重组,将两项功能划分成非常不同的业务部门。一方面,核心的搜索业务在手,谷歌知道凭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赚钱。另一方面,拥有绝缘防护性基金,用来推动使电子表格多样化的想法。
通过这种结构,企业的一方在适当的时候才会受到另一方的影响。没有传统商业的限制,创意有机会成为它们想要成为的样子,蓬勃发展。Fi是一家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它是从研究领域产生的,谷歌的Sidewalk Labs和气球连接公司Loon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这种业务分离化发展,这些想法还能发展到目前正在实现的全部潜力吗?
这是电信公司所面临的挑战。融合以及向数字服务提供商的演进需要内部的打乱重组。它要求管理者考虑不同的优先事项,并在与组织机构无关的领域进行投资。这意味着需要拥有前瞻性思维,要准备好助力各种具有长期抱负的想法。并且,这都需要尽快完成。
你不一定非得是市场的开拓者,但至少要成为一个快速的跟随者。融合战略毕竟激励了用户的忠诚度,一旦尘埃落定,想要从竞争对手那里吸引有价值的后付费客户将变得越来越难。
并不是所有的电信公司都能做到这些,并不是所有的电信公司都会相信这种融合热潮,也并非所有的电信公司都能发展地足够快。然而,分层行业的创建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顶尖的胜利者抓住了融合的机会,成为数字经济中有价值的一部分,而失败者则继续在商品化的道路上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