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太阳年内第三次调价百草枯!42%母药涨至1.6万/吨》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9-03
  • 南京红太阳再上调百草枯价格!42%母药1.5万/吨 红太阳股份:即日起上调百草枯、吡唑酸(K酸)产品售价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 报道:8月30日,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再发对于42%百草枯母药的调价函。 调价函称,近期受持续高温气候及上游核心原料供应紧张的综合影响,百草枯市场需求表现持续强劲。产品订单量价同步攀升,下游需求持续旺盛,目前排产与交付仍处于紧张状态,市场供应整体紧张。为确保产品质量及供应稳定性,经公司研究决定:即日起,42%百草枯母药上调至1.6万/吨(FCA上海港折人民币价)。 资料显示,此前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已分别于2025年4月16日、7月30日,对42%百草枯母药进行了两轮调价,其中首次是将百草枯42%母药及相关制剂的产品售价上调5%,后又将42%百草枯母药上涨至1.5万/吨,制剂同步调价。
  • 原文来源: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35688.htm
相关报告
  • 《第三次石油危机凸现太阳能成能源新希望》

    • 来源专题:文献情报中心所级服务
    • 发布时间:2015-07-02
    • 当前全球能源紧缺的局面日益体现,在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可使用量不断减少的背景下,油价长期上涨的趋势是肯定的。6月6日,国际石油行市又创历史新高,每桶达139.12美元。国外专家将本轮油价爆涨称为为第三次石油危机。 据2006年的统计,以截至2005年底世界已探明的原油蕴藏量来计算,石油还可以再开采40年、核能发电的铀剩下48年、天然气还有65年、煤炭则有200年的开采寿命。看着这些数字,如果人类的习惯不作改变、又没再发现新储量,那到了世纪末人类将无能源可用,是什么样的景象,可想而知。 在上述数据发布之际,油价还没有升至今日的高度,但随着百元油价从神话变成事实、全球变暖化不需要再怀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终于受到重视,其中又尤以每日陪伴人们的太阳最为耀眼。 自古以来,依据着太阳,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千年后,原来太阳不只是告诉世人时辰,它其实可以更广泛的运用在生活之中,亦或是帮助人类继续生存而不必伤害大地。 太阳能市场的现况与期望 据欧盟执委会(European Commission)发布的 PV Status Report 2007 显示,截至2006年底止,全球太阳能光伏的产能已超过了6,500 MWp(百万瓦),远高于2000年底时的1,400 百万瓦。 而自1998年起,太阳能光电设备在全球以40%的平均年增速增长,目前太阳能光电的年平均产值超过90亿欧元,主要市场多集中在欧洲、美国、日本与中国大陆,预计到2030 年时,产能可达1,800TWh(兆瓦),足以供应全球9.5%民众的电力需求量。 若太阳能的发展真能达到预期,那将会增加约630万个工作机会;同时,也因为太阳能能源的扩大使用,会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10亿吨,也等于是印度2004年整年的排放量或300座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太阳能光电的应用 据欧洲光伏行业协会会(European Photovoltaic Industry Association;EPIA)的分类,太阳的能量有3种主要使用方式:被动热能(Passive Heat),就像人体受阳光照射会感到热,建筑物也可因受到照射而保持室内的温暖;太阳热能(Solar Thermal),收集太阳的热度来加温使用水与维持游泳池的温度等;光伏发电(Photovoltaic Energy;PV),收集太阳光并借助媒介转换成电能供日常使用。 太阳的光与热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改用太阳能有数不完的好处,对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两项优点就是免费与无污染。只要有阳光的照射,太阳能面板(Solar Panel)就可以产出电能,不管世界末日何时来临、是否来临,太阳依旧发光、发热,不必担心有用尽的一天。 至于污染方面,将太阳光热转换成能源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废气,也不会有噪音,更不必担心会让北极熊灭绝,太阳能面板与其原料也可回收再利用,是目前最有效减缓地球变暖速度与让地球永续经营的可再生能源。 除此之外,许多没有电网布线的偏远地带也可以自行发电,其实像在国内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部落就常见太阳能供电的使用。由于这项优点,加强能源供应的安全与稳定,让必须倚赖别国供应能源的国家不需要再担忧明天的能源供应,也不必再居于弱势为能源低头。 光芒耀眼的未来 在广大的再生能源领域中,全球有四分之一的投资金额都流入太阳能光电产业,巨大的资金催生产能、电厂,企图将成本降低、加速普及。投资人偏爱太阳能产业的主因在于该产业的产品如面板等皆有较长的产品寿命,约有25~30年之久,甚至在使用20年后,产能仍可保有初期的8成。 全球知名能源投资机构Good Energies的投资主管Sven Hansen也大胆预测,在2008~2100年间会有约3,000亿~5,000亿美元的资金投进太阳能产业;相对的,许多太阳能产业的新兴公司也开始将自己推向这些资金。 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的估计,全球现阶段的石化燃料可供应40%的能源使用量、再生能源产生的供应量仅占6%,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所以估计到2040 年时,太阳能发电比重将提升至占所有发电种类的20%。 以各国太阳能光电市场来看,德国PV市场在2007年的规模为1,328百万瓦,全球市占率为47%;西班牙的规模也已达到640百万瓦;而后起的美国也在产能方面增长了57%达到220百万瓦;日本原为全球太阳光电产业的领先者,但其市场规模下滑了23%至230百万瓦。 除此之外,太阳能光电厂商在2007年间的贷款融资金额就增长了近100亿美元,使得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如果政府可以在政策上帮忙,那产业的进程将更加事半功倍。 不论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公共建设都积极采用“绿色能源”与“绿色照明”做为公共照明之用,虽然政府带头,但太阳能真要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主力,还是得靠普通大众的采用,若每户人家的屋顶、大楼外观都铺设太阳能面板作为供电来源、沙漠地带铺设集光型太阳热能发电,也就不难想象太阳能产业的前景会有多光亮,绝对如同太阳般的耀眼。(编辑:于占涛)
  • 《第三次半导体转移,目的地是中国大陆》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1-06-11
    • 众所周知,在芯片的整个环节中,晶圆制造是最关键、市场份额最大的核心环节。其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在芯片生产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而在台积电崛起之后,集成电路的设计、封测逐渐从IDM分离,最终形成了晶圆代工这个专业环节。 而芯片代工产业,在从IDM中分离出来之后,市场规模也是逐年扩大,全球晶圆制造市场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1一季度,全球Top10的芯片代工企业,营收高达228.9亿美元,同比增速20.7%。2021年全年,芯片代工市场规模将接近千亿美元。 再加上去年下半年全球缺芯大潮来袭,所以这些代工厂们,也是在不断的扩充产能,以应对规模增长的市场需求。 但从实际来看,随着这些产能增长,我们越来越看到一个现实,那就是产能在逐步的转向中国大陆,意味着第三次半导体转移,真的来了。 如上图所示,这是某机构统计出来的,最近3年内,全球主要晶圆代工企业的扩产计划,里面含了台积电、intel、三星、联电、格芯、中芯国际这些主要厂商。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产能增长地,全部位于中国大陆,同时中国大陆的厂商们,扩建的芯片生产线也是非常多,规划的产能释放时间主要都集中在202-2022年之间。 而按照SEMI的数据,2017-2020年间全球投产的半导体晶圆厂为62座,其中有26座设于中国大陆,占全球总数的42%,并预计从2020年到2024年至少新增38个12英寸晶圆厂。 过去的这几十年,半导体产业发生了两次转移,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从美国转移到日本,于是日本半导体崛起,甚至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出口国,超过了美国。 后来美国出手干预,废了日本半导体产业,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第二次转移,从日本转移至韩国、中国台湾,也就有了三星、台积电的崛起。 如今很明显,从这些扩产的产能来看,半导体产业正在进行第三次转移,目的地是中国大陆,接下来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将迎来新一轮真正的景气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