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电场与冷冻预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影响
?? 英文标题
Effects of pulsed electric field and freezing pretreatments on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crystalline starches
?? 导读
2025年2月,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的Yijun Liu为第一作者,Caiyun Liu为通讯作者,在《Food Hydrocolloids》期刊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pulsed electric field and freezing pretreatments on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crystalline starches》的论文。
??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脉冲电场(PEF)、冷冻(F)和联合处理(PEF + F)对三种不同晶型淀粉(A型小麦淀粉、B型马铃薯淀粉、C型豌豆淀粉)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PEF + F预处理可显著提高淀粉孔隙率与相对结晶度,并显著提升糊化焓(ΔH),分别比单独PEF处理提高了2.67%(小麦)、4.87%(马铃薯)和5.5%(豌豆)。所有预处理方式均对马铃薯淀粉在70与80°C下的膨胀性能影响显著。PEF和PEF
+ F预处理还提高了淀粉凝胶的持水能力,并降低了体外消化速率,其中PEF + F处理的三种淀粉消化速率最低。本研究揭示了不同物理处理方式对不同类型淀粉结构调控的机制,为低GI淀粉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 引言
淀粉作为功能性食品组分,其结构差异显著影响其理化性质与消化特性。现阶段,开发低升糖指数(GI)食品成为关注重点,研究集中于通过结构改性提升抗性淀粉(RS)与缓慢消化淀粉(SDS)比例。物理改性方法(如冷冻、微波、PEF)因绿色、安全、营养保持效果好受到重视,尤其PEF + F联合处理具协同作用,能更深层调控淀粉微观结构,尚未被系统研究。本文以三种典型晶型淀粉为对象,系统研究其结构与性能响应,为绿色物理改性提供科学依据。
?? 研究内容概述
1. 微观形貌
SEM图像显示:PEF与F均可引发颗粒表面破裂、产生孔洞,联合处理(PEF + F)效果最强,三类淀粉均表现出结构破坏加剧的趋势。
2. 结晶度与短程有序结构
XRD分析:三类淀粉晶型不变,但结晶度下降,PEF + F组结晶度高于PEF或F单独处理;
FTIR分析:1047/1022比值提升,表明PEF促进淀粉形成有序双螺旋结构,而F则破坏有序性。
3. 热力学性能
糊化焓(ΔH)变化趋势与结晶度一致;
PEF + F处理组ΔH最高,结构更紧密,热稳定性增强;
糊化起始、峰值与终止温度范围变窄,表明结构更易被水穿透。
4. 膨胀性能与流变特性
PEF与F处理后膨胀力随温度升高,马铃薯淀粉变化最显著;
流变性分析表明G′ > G″,形成典型弱凝胶结构,PEF + F处理组表现更具弹性与稳定性。
5. 水分分布(LF-NMR)
PEF + F处理组表现出更短T?时间,水分结合能力增强;
马铃薯淀粉因磷含量高而自由水比例大,F组最易失水。
6. 体外消化特性
三类淀粉的快速消化淀粉(RDS)比例显著下降,PEF + F处理组最低;
抗性淀粉(RS)含量增加,消化速率k值显著降低,符合一阶动力学规律;
B型马铃薯淀粉对物理改性最敏感,RS提升最显著。
?? 总结与展望
PEF + F联合处理能协同调控三种晶型淀粉的微观结构、热性能、水合行为与消化速率,且不改变晶型类型。其中,PEF诱导孔隙形成、F加强冰晶作用,共同提升结晶重构与抗消化能力。该方法在绿色、低GI食品开发中具重要应用前景。未来应深化PEF参数优化机制与结构–功能关联模型的构建,以实现可控定向改性。
??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foodhyd.2025.111220
?? 主题分类
? 粮油
? 食品加工
? 食品化学
? 功能营养
? 新质生产力
图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