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度11个9!国产450mm半导体级单晶硅棒研制成功》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7-01
  • 在Semicon China 2020上,新美光(苏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450mm(18寸) 11个9纯度的半导体级单晶硅棒。据新美光CEO夏秋良介绍,450mm半导体单晶硅棒采用国际最先进MCZ技术,代表国际先进水平,改变国内无自主450mm半导体级单晶硅棒的局面。将在28nm以下晶圆厂实现国产替代。在半导体晶圆厂自主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美光(苏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依托中国科学院纳米所加工平台和育成中心,致力于先进半导体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加工。获评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首批“新四板”挂牌企业,苏州工业园区瞪羚培育企业,上市苗圃培育企业,苏州市瞪羚计划入库企业,客户包括众多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公司。

    2019年12月,新美光完成了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陕投成长基金领投,2020年6月份,又迅速的完成了新的一轮融资,由安丰创投领投。目前在建2万平米厂房,预计2021年4月封顶,2021年年底产线投产。

相关报告
  • 《我国首台半导体激光隐形晶圆切割机研制成功》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5-25
    • 中国长城官方消息显示,近日,中国长城旗下郑州轨交院与河南通用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半导体激光隐形晶圆切割机,填补国内空白,在关键性能参数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半导体激光隐形晶圆切割技术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相关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即将打破。 此外,中国长城副总裁、郑州轨交院院长刘振宇表示,与传统的切割方式相比,激光切割属于非接触式加工,可以避免对晶体硅表面造成损伤,并且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大幅提升芯片生产制造的质量、效率、效益。 据悉,该装备通过采用特殊材料、特殊结构设计、特殊运动平台,可以实现加工平台在高速运动时保持高稳定性、高精度,运动速度可达500mm/S,效率远高于国外设备。在光学方面,根据单晶硅的光谱特性,结合工业激光的应用水平,采用了合适的波长、总功率、脉宽和重频的激光器,最终实现了隐形切割。 郑州轨交院成立于2017年,几年来,该院围绕自主安全工业控制器、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开展科研创新、技术攻关。2019年12月2日,中国长城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北京圣非凡电子系统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拟用9800.96万元收购关联公司郑州轨交院100%股权。
  • 《首款磁电晶体管研制成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2-04-13
    •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研制出了全球首个磁电晶体管,不仅有望帮助满足人们对数字存储器日益增长的需求,将该领域的能耗降低5%,还可将存储某些数据所需晶体管的数量减少多达75%,进一步促进设备的小型化。   最新研究负责人、內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物理学家彼得·道本说:“我们需要一种与硅晶体管工作方式不同的设备,从而缩小设备的尺寸并降低能耗。”   鉴于此,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没有将常见的电子电荷作为其方法的基础,而是转向了电子另一种与磁性有关的属性——自旋。自旋指向上或下,可像电荷一样代表1或0。研究表明,流经石墨烯的电子可以在相对较长的距离内保持其初始自旋方向,这一特性对于基于自旋电子学的晶体管极具潜力。但控制这些自旋的方向,并使用比传统晶体管少得多的功率,是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需要在石墨烯下放置合适的材料,经过多年研究,他们找到了氧化铬。氧化铬是一种磁电材料,这意味着通过施加少量电压,其表面原子的自旋可在向上和向下之间翻转。   研究团队指出,当施加正电压时,氧化铬的自旋指向上,迫使石墨烯电流的自旋方向向左偏转,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可检测的信号。相反,负电压会使氧化铬的自旋向下翻转,石墨烯电流的自旋方向向右偏转,并产生一个明显不同的信号。道本说:“这有望以极低的能源成本提供极高的保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