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36号文”正式出台!0.3949元/千瓦时电价已定》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08
  • 8月7日,山东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发改价格)。

    根据通知,全省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下同)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关于存量项目:

    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新能源项目全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后,机制电价水平按国家政策上限执行,统一明确为每千瓦时0.3949元(含税),单个项目机制电量上限原则上与现行具有保障性质的相关电量规模政策相衔接,执行期限按照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剩余小时数与投产满20年较早者执行。

    关于增量项目:

    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增量新能源项目,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单位明确机制电量规模、执行期限,通过价格竞争方式确定机制电价水平。组织竞价时,设置申报充足率下限和竞价上下限,引导新能源企业充分竞争,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按申报价格从低到高确定入选项目,机制电价原则上按入选项目最高报价确定。竞价工作由新能源项目自愿参加,参与竞价的应按规定开具履约保函。支持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自主或委托代理商参与竞价,现阶段分布式光伏代理商应具备售电公司资质。

    关于竞价机制:

    2025年竞价工作原则上于8月份组织,竞价申报充足率不低于125%。自2026年起竞价工作原则上于前一年10月份组织,并根据新能源发展状况,适当优化调整申报充足率。各地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前置条件。

    绿证交易:纳入机制的电量受机制电价保障,相应电量不再参与绿电交易,不重复获得绿证收益。

    补贴项目:享有财政补贴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内的补贴标准按照原有规定执行。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9719.shtml
相关报告
  • 《下半年光伏上网电价或将再度下调0.05元/千瓦时,应用领跑基地低电价影响继续发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6-03
    • 摘要:眼瞅着越来越大的补贴缺口,中国光伏主管部门显然无法抱着“债多不愁”的心态应对,尽快减少补贴需求规模正成为中国光伏产业必须尽快面对的现实。 题记:中国有句古话“债多不愁”(出处:清·翟灏《风俗通·货财·债多不愁》引李流芳诗:“人言债多人不愁,我为债务终夜忧。”),但眼瞅着越来越大的补贴缺口,中国光伏主管部门显然无法抱着“债多不愁”的心态应对,尽快减少补贴需求规模正成为中国光伏产业必须尽快面对的现实。 作为2018年中国光伏行业的重头戏,5GW应用领跑基地企业优选激烈的电价竞价产生的效应仍在发酵。正如第二批领跑基地中阳泉的“低电价”导致这个城市从三类资源区被调整为二类资源区,第三批几乎所有基地都出现的低电价或将直接影响中国光伏标杆上网电价的加速调整。 近期,有消息称,相关主管部门已经初拟了新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发电度电补贴的下调方案,各项均下调0.05元/千瓦时,即从0.75、0.65、0.55和0.37元/千瓦时下调至0.7、0.6、0.5和0.32元/千瓦时。 相比于过去数年中国每年调整一次光伏标杆上网电价,在巨大的可再生能源补贴亏空以及光伏设备成本快速下降的大背景下,中国已经具备了加快光伏补贴的下调频率和幅度的大环境。 表1:中国历年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出台时间(除2011年外,执行时间均为次月1日起实施)(单位:元/千瓦时)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中国光伏补贴的调整频率和下调幅度均逐年加速,而这个加速表与文章后面所展示的光伏组件价格下降趋势有一定的吻合度。受领跑者计划的推动,中国光伏制造业在过去两年呈现了快速提升的局面,不仅工艺和效率在加速进步,成本也在快速下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年一度的电价调整似乎已经显得不合时宜,此外,应用领跑基地企业优选中爆出来的此起彼伏的低电价也让相关主管部门承受了“高标杆上网电价的压力”。. 领跑基地投标电价成为标杆电价的参考. . 在2016年阳泉领跑者基地投标中,爆出的最低电价0.61元/千瓦时让行业“哗然”,当时阳泉是三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为0.98元/千瓦时。虽然随后在乌海领跑者基地中还爆出了0.45元/千瓦时的低电价,但0.61给行业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最终,在当年年底的标杆上网电价调整中,为了既不给三类资源区降太多电价,又不能让0.61显得不合时宜,最终把阳泉从三类资源区调整成为二类资源区。 2017年,阳泉出现在二类资源区中 第三批领跑基地投标中,在白城的0.39元/千瓦时最低投标电价之后,最低电价仍在不断刷新,从达拉特旗的0.32元/千瓦时到大同的0.36元/千瓦时,再到青海基地的0.31元/千瓦时,在投标文件的6-8%的全投资收益率测算要求下,这些报价也引起了相关主管部门的关注。 表2:第二批和第三批部分领跑基地的最低投标电价及电价降幅(单位:元/千瓦时)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三批领跑基地和第二批领跑基地的最低电价降幅相差并不大。第二批基地的低电价让部分企业无法按时完成投资建设(低电价只是原因之一,土地匮乏、建设条件不满足等也是重要原因),第三批基地或许也将存在相似的情况,但如此低的电价已经让主管部门看到了再次下调电价的空间。 所以即使标杆上网电价下调0.05元/千瓦时,相比领跑基地投标电价,也仍有不少的盈利空间。令人费解的是,在国家能源局要求各省采用竞争方式分配规模下,很多地方政府过去两年仍采用温和的“态度”进行竞争,导致最终投标电价只是象征性得降了几分钱。. 光伏产品价格的下降. . 光伏們统计了从2016年底到2018年5月份多个组件招标的报价: 表3:部分项目组件价格招标汇总(注:仅以单面单玻组件为参考) 此外,PVInfoLink向光伏們提供了一份过去两年从硅料、硅片到组件的价格走势图: 从上面三张图可以看出,硅料的价格较为不稳定,但硅片的价格在过去半年呈下降趋势。因为硅片是按每片价格计算的,所以随着电池技术的提升,最终反映到组件价格上下降趋势更明显。所以从2016-2018组件价格走势图上,可以看到组件从2017年底到近期的下降趋势并没有单晶硅片那么明显,但仍比多晶硅片降价幅度大。组件价格近期不是直线下降,一部分原因是受17年1231和18年630仍存在的小规模抢装影响。 因为电价调整导致的630或1230抢装,每到电价调整时间点前,组件价格总会出现不降反涨的情况;但从表3全年的最低价看,组件价格平均每个月都有0.05元/瓦的降幅。此外,多位业内人士向光伏們表示,预计2018年第三季度,普通多晶组件价格有望下降至2.2元/瓦,“未来的组件价格下降将主要依赖于硅材料价格的下调。” 面对可能到来的下半年补贴再次小幅下调,光伏們在2018年SNEC期间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在收到的346份有效问卷中,57.2%的人选择了“能适应补贴小幅下调,因为成本降价速度比较快”,另外42.8%的人选择了“不能适应补贴小幅下调,节奏太快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早在2017年光伏补贴调整征求意见时,就有专家提议,分布式光伏的补贴每季度小幅下调。虽然个别企业在政策变动面前会有利益损失,但面对光伏行业的快速进步,这种补贴小步伐下调的方案或许更有利于行业整体的良性发展。
  • 《增量竞价范围0.18~0.2595元/KWh!宁夏“136号文”征求意见》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8-01
    • 7月2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自治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公告指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发电,下同)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参与交易,也可作为价格接受者参与交易。鼓励分布式(分散式)新能源项目直接或通过聚合方式参与市场交易。 完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建立健全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实现自愿参与日前市场。宁夏电力现货市场申报价格暂定上限为0.56元/千瓦时、下限为0元/千瓦时,后续根据电力市场运行情况适时调整。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规则,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允许供需双方结合新能源出力特点,合理确定中长期合同的量价、曲线等内容,并根据实际灵活调整。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提前管理市场风险,形成稳定供求关系。 参与跨省跨区交易的新能源电量,上网电价和交易机制按照国家跨省跨区送电相关政策执行。 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新能源电价水平(以下简称机制电价),高于或低于市场交易均价的部分,纳入系统运行费用,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分享。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新能源存量项目,衔接现行保障性新能源电量规模,分布式(分散式)项目上网电量全部纳入机制电量,集中式光伏、风电项目上网电量中纳入机制电量的比例各为10%。机制电价为宁夏燃煤发电基准价(0.2595元/千瓦时)。执行期限按照项目达到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与项目投产满20年较早者确定。执行固定电价的新能源项目,按照原核定电价执行。 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新能源增量项目,初期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与现有新能源价格非市场化比例适当衔接,暂按照全区增量新能源项目年度预测上网电量的10%确定。 每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可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适时调整。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通过统一竞价形成。 已投产和未来12个月内投产、且未纳入机制执行范围的新能源项目自愿参与竞价。综合考虑合理成本收益、绿色价值、市场供需、用户承受能力、有序竞争等因素,竞价上限暂设为0.2595元/千瓦时,下限为0.18元/千瓦时,后续视情况调整。竞价时按报价从低到高排序确定入选项目,机制电价原则上按入选项目最高报价确定、但不得高于竞价上限。 纳入机制的增量项目执行期限为10年。 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极致的结算方式 电网企业按月开展差价结算,电力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时,市场交易均价根据同类项目(初期项目类型分为风电、光伏,下同)月度中长期交易加权平均价格确定;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时,市场交易均价根据实时市场月度加权平均价格确定。纳入机制的电量初期不再参与中长期、日前市场结算。 纳入机制的新能源项目变更及退出规则 纳入机制的新能源项目变更及退出规则。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发生变更时,原电量规模、机制电价继续执行。在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范围内,每年自主确定执行机制的电量比例,但不得高于上一年。执行期限内可自愿申请退出,执行到期或在期限内自愿退出的,均不再纳入机制执行范围。 本方案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国家规定执行。 原文如下: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自治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要求,结合自治区实际情况,我委起草了《自治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至2025年8月6日,欢迎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建议。 联系电话:0951-6038207,电子邮箱:nxwjjgc@126.com。 附件:自治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2025年7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自治区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精神,结合宁夏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 (一)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新能源项目(风电、光伏发电,下同)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参与交易,也可作为价格接受者参与交易。鼓励分布式(分散式)新能源项目直接或通过聚合方式参与市场交易。 (二)完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建立健全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实现自愿参与日前市场。宁夏电力现货市场申报价格暂定上限为0.56元/千瓦时、下限为0元/千瓦时,后续根据电力市场运行情况适时调整。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规则,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允许供需双方结合新能源出力特点,合理确定中长期合同的量价、曲线等内容,并根据实际灵活调整。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提前管理市场风险,形成稳定供求关系。 参与跨省跨区交易的新能源电量,上网电价和交易机制按照国家跨省跨区送电相关政策执行。 二、建立健全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在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新能源电价水平(以下简称机制电价),高于或低于市场交易均价的部分,纳入系统运行费用,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分享。 (四)确定存量项目机制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的新能源存量项目,衔接现行保障性新能源电量规模,分布式(分散式)项目上网电量全部纳入机制电量,集中式光伏、风电项目上网电量中纳入机制电量的比例各为10%。机制电价为宁夏燃煤发电基准价(0.2595元/千瓦时)。执行期限按照项目达到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与项目投产满20年较早者确定。执行固定电价的新能源项目,按照原核定电价执行。 (五)确定增量项目机制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新能源增量项目,初期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与现有新能源价格非市场化比例适当衔接,暂按照全区增量新能源项目年度预测上网电量的10%确定。每年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可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以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适时调整。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通过统一竞价形成。已投产和未来12个月内投产、且未纳入机制执行范围的新能源项目自愿参与竞价。综合考虑合理成本收益、绿色价值、市场供需、用户承受能力、有序竞争等因素,竞价上限暂设为0.2595元/千瓦时,下限为0.18元/千瓦时,后续视情况调整。竞价时按报价从低到高排序确定入选项目,机制电价原则上按入选项目最高报价确定、但不得高于竞价上限。纳入机制的增量项目执行期限为10年。 (六)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结算方式。电网企业按月开展差价结算,电力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时,市场交易均价根据同类项目(初期项目类型分为风电、光伏,下同)月度中长期交易加权平均价格确定;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时,市场交易均价根据实时市场月度加权平均价格确定。纳入机制的电量初期不再参与中长期、日前市场结算。 (七)纳入机制的新能源项目变更及退出规则。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发生变更时,原电量规模、机制电价继续执行。在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范围内,每年自主确定执行机制的电量比例,但不得高于上一年。执行期限内可自愿申请退出,执行到期或在期限内自愿退出的,均不再纳入机制执行范围。 三、建立改革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八)强化政策协同。强化改革与规划协同,做好实施方案与自治区新能源发展规划目标的衔接,切实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强化改革与绿证政策协同,纳入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的电量,不再参加绿色电力交易,不重复获得绿证收益。强化改革与市场协同,新能源参与市场后因报价策略等因素未上网电量,不纳入新能源利用率统计与考核。强化改革与优化环境协同,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不得向新能源项目分摊不合理费用,不得将配建、租赁等方式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 (九)加强组织协作。相关部门要周密组织,协同联动,形成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的工作合力。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宁夏能源监管办等部门制定与本方案配套的实施细则,完善电力现货市场、中长期市场交易规则及绿色电力交易政策,确保方案实施后各项工作有效衔接、有序推进。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会同电力交易机构负责搭建竞价平台,定期组织增量项目竞价,做好新能源交易均价及结算情况公布;优化居民农业等保障性电量代理购电方式,优发电量匹配保障性电量后仍有剩余或不足时,均通过市场化方式交易差额电量。享有财政补贴的新能源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内的补贴标准按照原有规定执行。 (十)做好跟踪评估。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密切跟踪市场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成本和收益变化、终端用户电价水平等,认真评估改革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影响,及时总结改革成效,优化政策实施,持续增强市场价格信号对新能源发展的引导作用。按照国家部署安排,适时对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进行评估优化,条件成熟时择机退出。 本方案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按国家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