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有望让分布式光伏高速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25
  •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我国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比例直到近三年才开始显著提升,并且多个城市已经出台分布式光伏的补贴政策,给其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

    不过,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期间,我国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光伏产业。

    近日,央视财经报道,京雄城际铁路终点站雄安站,在屋面铺设了4.2万平方米的光伏板,产生电力可以满足站内通风照明需求,无须外部提供电力,是光伏应用的新场景。

    在十四五期间,基建也是发展重点。因此光伏结合高铁站是一个较为不错的方式,站内对电力需求较高,可以很好的解决消纳问题,而且高铁站通常较为偏僻,使用光伏发电就不需要从外部高压输电,节省了大量输电成本。同时结合储能系统,可以把白天富余电力进行储存,在夜间使用。

    相比于家庭和工商业光伏,在高铁站屋顶采用光伏板进行铺设,虽然安装和设计要求会高一些,但其单个项目所需光伏板数量更多,因此整体成本几乎相当,对发展分布式光伏非常有利。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44316.html
相关报告
  • 《分布式光伏成行业发展重点》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7-05-08
    • 国家能源局5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光伏发电保持较快增长,新增装机达到721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478万千瓦,同比下降23%;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243万千瓦,同比增长151%。新增装机呈现集中式光伏电站降速和分布式光伏发电提速的态势。专家表示,随着光伏技术不断进步,转化效率不断提升,在光伏补贴大幅下调、光伏电站标杆电价大幅下调、“弃光”现象短期难以解决的背景下,分布式将成为光伏行业发展的重点。 由于受制于屋顶资源有限、项目融资难、政策配套难等,过去几年分布式光伏的装机都大大低于预期。数据显示,2014年规划光伏新增装机1400万千瓦,分布式为800万千瓦,最终实际分布式装机205万千瓦,只完成了规划目标的26%。2015年,国家能源局提出的光伏新增装机目标中不再对地面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具体规模作出限定,但是分布式装机不到总量的10%。
  • 《高峪镇全力发展生物质分布式热电联产》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09
    • 时下,走进泗水县高峪镇,“变废为宝”“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石头缝里种太阳”等新鲜而时尚的词语不绝于耳。 骤雨初歇,泗水山区的天空放晴。高峪镇北部的会山东坡上,一排排海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从空中俯瞰,甚为壮观。据泗水县启方发电站巡查员王遵池介绍,该发电站利用山坡面积600亩,年发电量达2632万千瓦时,上传国家电网。 置身高峪镇双创园区的济宁永阳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亦令人耳目一新。这是一家利用农林废弃物生产生物质炭的企业。走进生物质炭加工车间,两台颗粒机开足马力工作,将粉碎、筛选后的树皮、树枝、锯末、麦秸、花生壳等挤压成直径8毫米、长约3厘米的颗粒状生物质炭。公司经理孔德军向记者介绍:“相比无烟煤,生物质炭更有优势。无烟煤每吨1500元,这个价格差不多能买2吨生物质炭颗粒,而1.5吨生物质炭就能替代1吨煤。生物质炭炉具看上去和传统煤炉差不多,但是用起来却更干净、更安全,燃料燃烧完之后产生的烟还会在炉膛内二次燃烧,没有刺鼻气味,不冒黑烟,也避免了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高峪镇4MW生物质分布式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已获得批复,即将在这里开工建设。”7月31日,高峪镇副镇长王昆鹏站在高峪镇双创园区东北角的一片空地上说,“该项目建成后,可直接解决镇驻地社区居民的冬季取暖问题。” 如今的高峪镇,困扰当地百姓多年的垃圾堆不见了,田间地头堆放的玉米秸秆有人收了,焚烧秸秆的情况也没有了。今年1月,该镇被列为全省10个绿色能源示范村镇之一。“这个结果得益于我们在绿色能源建设方面实行的‘三箭齐发’策略。”王昆鹏自豪地说,“我们以生产生物质炭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质分布式热电联产和光伏发电,建设绿色能源镇。” “我们已将推广生物质炭炉具列为镇里的一项重点工作。”王昆鹏满怀信心地说,“县里也出台了购买炉具和生物质炭补贴政策,并计划推广1500台生物质炭炉具,高峪镇是推广重点。” 泗水县是鲁西南的一个农业大县,玉米产量在山东省位居前列,全县每年农林废弃物高达30万吨,因此,县里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秸秆综合利用之路,从2018年开始积极推广生物质能源取暖,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让农民用上玉米秸秆炭。县里对炉具、玉米秸秆炭进行补贴,炉具每台补贴80%,生物质压块燃料每吨补贴250元,每户最高补助2吨,生物质颗粒燃料补贴70%,每户最高补助1.5吨。目前,全县已有8000户农民用上了经济实惠、安全环保的生物秸秆炭。该县在农村地区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质专用炉具”利用模式,有效破解气源不足、群众负担重、使用不习惯三大难题,走出一条“群众认可、政府推动、环境改善”的生物质清洁利用新路子,为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探索发展出一套“泗水模式”。 “我们在探索生物质清洁利用的同时,还加大光伏发电站建设、热电联产等绿色能量建设布局。”泗水县发改局能源和环境发展科科长孔德峰介绍,华能山东泗水30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落户苗馆镇,正进行锅炉钢架的吊装施工,年底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2.1亿千瓦时,每年可消耗秸秆约25万吨,替代标煤7.4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