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油龙”的管线尖兵》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22
  •  眼前这名战士,个头不高,皮肤黝黑。整整一天,记者一直跟着他在崇山峻岭中铺设管线,160斤的管线他扛起就往山上冲……

      他就是吴勇,联勤保障部队某输油管线团班长、“全军备战标兵个人”。

      “每一次训练,都是淬火磨炼;每一次任务,都是厉兵精武”

      2006年年底,吴勇应征入伍,来到全军成立最早、屡立战功的某野战输油管线部队。第一次参观部队史馆,看到先辈们在战场上架设“钢铁油龙”、保障前线打胜仗的故事和图片时,内心深受震撼!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后勤精神开始在吴勇心里生根发芽。“一定要成为驾驭‘油龙’上战场的管线尖兵!”吴勇暗下决心。

      吴勇在同年兵中是出了名的拼:6类33样管件器材加起来有1吨多重,他逼自己一天要来回搬运20趟以上,肩膀磨破是家常便饭,脱下上衣就是血渍一片;腰酸背痛也习以为常,身上贴的膏药一块接着一块;手上的血泡起了挑、挑了起,留下的老茧越来越厚……

      正是凭着这股拼劲,他在几个月里硬是啃下了1400多页的《管线部队军事专业训练教材》,笔记本记了厚厚的5本,在义务兵期间掌握了单位所有主战装备的操作技能,成为单位最年轻的班长。

      为练成“多面手”,他定下了“司泵精操作、装备会维修、车辆能驾驶”的新目标。经过几年努力,他先后拿到了管线装备修理、特种车辆驾驶等6个专业的合格证书。一次,吴勇在进行供油泵操作,没有把握好抽真空作业时间,导致真空泵被烧坏……为此,他决心牺牲午休,啃下泵机操作这块“硬骨头”。

      泵机箱空间狭小,遍布阀门开关,他拿着结构图纸和说明书,钻进泵机箱里一个部件一个部件比对。一次,他不小心后背剐到机箱里的铁片,被划出了一道口子,鲜血浸透了体能训练服……

      “每一次训练,都是淬火磨炼;每一次任务,都是厉兵精武。”入伍13年来,吴勇瞄准“练兵备战”这个核心目标,在谋打赢的路上,坚定执着勇往直前。

      “关键时刻,总得有人冲上去”

      训练和执行任务中的惊险场面,对管线兵来说是家常便饭,吴勇已经经历过无数次。

      在吴勇的字典里,没有“怕”这个字,“让我来”“看我的”“跟我上”是他的口头禅。2015年,吴勇所在部队受领任务在高原铺设输油管线。任务即将完成时,一条雪水河挡在了管线最后一公里处。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利用木桩固定在水面让管线通过。可面对零下15摄氏度的刺骨寒风,看着湍急的冰流涌动,大家不禁打了退堂鼓……

      时间不等人,绕路根本来不及!正当大家犹豫不决,吴勇已经系上了救生绳。“关键时刻,总得有人冲上去!”只见他纵身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快把木桩给我。”在半人深的冰水里,他一个人边扶正边固定,打上几锤就要歇下来喘上几口粗气。在他的带动下,班里的战士克服了对寒冷的恐惧,纷纷下河作业。固定第三个木桩时,吴勇的手已经变得僵硬,被木片划出道道血痕。当最后一根木桩固定完时,他的下半身已经失去知觉,被战友们搀扶着上了岸。

      简单休息后,吴勇不顾战友的劝阻,又投入到管线的铺设中去。最终,部队提前1天完成了任务。

      军人的使命是战斗,战士的姿态是冲锋。入伍以来,吴勇总是关键时站得出来,急难时顶得上去,危险时豁得出去。入伍以来,他16次参加重大任务,每次任务他都勇挑大梁、冲锋在前,彰显出一名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践行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后勤优良传统。

      “要重视班里整体素质的提升、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2009年夏天,在火热的训练场上,裁判员一声令下,一场由“班长下战书、战士打擂台”的管线连接竞赛拉开序幕。吴勇带领的七班没有拿到名次。

      这件事对吴勇触动很大。“以前我总是追求个人能力的提升,现在要重视班里整体素质的提升、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在班务会上,吴勇做了深刻反思。

      从“兵头”到“教头”的转变,吴勇走得并不轻松。最初,吴勇说话声音小、表达没逻辑,班上的战友颇有微词。他百般努力,每天对着泵机练习,哪里不顺畅,就反复讲10次;哪里记不住,就罚自己抄10遍。经过不断刻苦练习,最终在一次大队举办的主战装备理论讲解比武中夺得冠军,被战友誉为“金牌教员”。

      2013年,邓中山从原分部机关警卫连轮换到管线部队,成为吴勇班里的一个兵。

      初到班里,小邓总感觉吴勇是个唠叨人,特别是在训练时,逮着问题就念来念去,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一次野外管线铺设训练中,由于小邓没能严格按流程进行操作,导致泵机启动后,指示灯不停闪烁,泵机无法正常工作。吴勇见状,迅速走了过来,一边讲解检查要领,一边排查故障,不到5分钟,吴勇就找到了“症结”,排除了故障。

      小邓以为故障排除后,吴勇就不会再“找茬”了。谁承想,他一边排除故障,一边说:“不会就要多问、多练,不要怕吃苦……”

      只要一有闲暇时间,吴勇就会拽上小邓,给他开“小灶”,监督他一遍遍背理论,一遍遍练技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吴勇两年多的帮带,小邓熟练掌握了各项管线专业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泵站长。

      这些年,吴勇先后为单位培训了百余名技术人员,70多人成为技术骨干,18人成为业务骨干、9人担任泵站长,吴勇也渐渐被大家誉为管线尖兵的“酵母”。

      在联勤保障部队转型重塑的浪潮中,吴勇以一名士兵的使命担当勇立潮头,树立了联勤官兵的好样子,为实现“拉得出、上得去、保得好”的目标作出贡献。

相关报告
  • 《东风本田北京区域X-NV驾驭未来新体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6-19
    • 日前,东风本田在北京区域启动了“X-NV驾驭未来”试驾招募活动。6月18日前报名,20-21日,可与东风本田北京区域13家特约店同赴古北水镇。   据了解,X-NV是东风Honda和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首纯电动汽车,以东风本田XR-V为原型打造,所以新车的外观造型与XR-V较为接近。   该车前脸采用封闭式前格栅以凸显新能源车型身份,大灯与前格栅设计融为一体,下包围雾灯区的尺寸较大,以增加运动效果。   车身侧面,X-NV的线条造型与XR-V如出一辙,不过在部分细节方面发生了一些改变,如在前侧翼子板处加入了EV标识,去掉了后侧翼子板处的燃油车加油口等。   内饰方面,X-NV的中控台造型整体延续了XR-V的设计,但空调控制面板换成了按键式设计,中控地台也采用了按键式电子挡把,并在周围配以蓝色元素凸显新能源身份。   动力方面,东风本田X-NV配备了一台最大功率为163马力(120千瓦)的永磁同步电机,其峰值扭矩为280牛·米,采用了53.6kWh容量的三元锂离子电池,能够为其带来401公里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其官方公布的30%-80%的充电时间为30分钟。   车身尺寸方面,X-NV的长宽高分别为4280mm、1772mm、1625mm,轴距为2610mm。悬架方面,该车配备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以及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此外,东风本田X-NV还享受整车3年或12万公里,三电系统享受8年或15万公里的质保服务。
  • 《巴国油和雪佛龙计划剥离巴西一海洋石油区块》

    • 来源专题:油气成藏评价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7-07-12
    • 据油气在线休斯敦7月7日消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已经备案首次批露剥离南部坎波斯盆地区块的信息,该区块包含巴西海域的Maromba重质石油发现。 巴国油运营着BC-20A许可证,并持有70%的权益,雪佛龙巴西石油公司持有剩余30%权益。 巴国油已经识别该许可证拥有四个前景区,包括Lobo、Castor、Dingo和Chinchi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