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Energy Letters】固态电解质的进步可能会为下一代汽车提供一倍的能量存储》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 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4-08-29
  • 由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领导的科学家们正在利用一种聚合物制造一种坚固而富有弹性的薄膜,从而加速下一代固态电池的问世。 这项工作推动了由柔韧耐用的固态电解质薄膜驱动的电动汽车动力的发展。

    这些薄片可用于规模化生产未来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电极的固态电池。 通过分离负极和正极,它们可以防止危险的电短路,同时为离子运动提供高导通路。 与目前使用液态电解质的电池相比,这些成就预示着更高的安全性、性能和能量密度,因为液态电解质易燃、化学反应剧烈、热不稳定且容易泄漏。"我们的成就至少可以将能量存储翻一番,达到每公斤500瓦时,"ORNL的杨光说。 "开发 30 微米或更薄的固态电解质膜的主要动机是将更多能量装入锂离子电池,这样你的电动汽车、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在需要充电之前就能运行更长时间。" 这项发表在 ACS Energy Letters 上的工作改进了 ORNL 之前的一项发明,优化了用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聚合物粘合剂。 这项工作是正在进行的制定材料选择和加工协议工作的一部分。

    这项研究的目标是找到 "黄金分割点"--薄膜厚度恰好能同时支持离子传导和结构强度。 目前的固态电解质使用能传导离子的塑料聚合物,但其传导性远低于液态电解质。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性与目前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液态电解质相当。  研究人员发现,聚合物粘合剂的分子量对于制作耐用的固态电解质薄膜至关重要。 使用聚合物链较短的轻型粘合剂制成的薄膜缺乏与电解材料保持接触的强度。 相比之下,使用聚合物链较长的重型粘合剂制成的薄膜具有更高的结构完整性。 此外,制作良好的离子导电薄膜所需的长链粘合剂更少。

    研究人员希望尽量减少聚合物粘合剂,因为它不会传导离子。 粘合剂的唯一作用是将电解质颗粒锁定在薄膜中。 使用更多的粘合剂可以提高薄膜的质量,但会降低离子传导性。 反之,使用较少的粘合剂会增强离子传导,但却会影响薄膜质量。杨教授与 SLAC 斯坦福电池中心执行主任、巴特尔杰出发明家 Jagjit Nanda 合作,设计了该研究的实验并监督了该项目。 杨教授最近被能源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认定为有可能成功将创新想法转化为有影响力技术的科学家。 Anna Mills曾是佛罗里达农工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主要研究纳米材料合成。 她使用电化学阻抗光谱对薄膜进行了测试,并对临界电流密度进行了测量。

    原文链接: Anna Mills et al, Elucidating Polymer Binder Entanglement in Freestanding Sulfide Solid-State Electrolyte Membranes, ACS Energy Letters (2024). DOI: 10.1021/acsenergylett.3c02813

  • 原文来源: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4-08-solid-state-electrolyte-advance-energy.html
相关报告
  •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准固态电池集电动汽车和设备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于一体》

    • 来源专题:新能源汽车
    • 编译者:王晓丽
    • 发布时间:2025-01-14
    • 日本同志社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准固态锂离子电池(LIB),该电池具有不可燃的固体和液体电解质。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该电池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更好的循环性能和更好的安全性。 技术进步促使电动设备和电动汽车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创新不仅方便,而且环保,为污染环境的燃料驱动机器提供了替代品。 锂离子电池(LIB)广泛应用于电器和汽车。 商用锂离子电池由有机电解质溶液组成,这被认为是使其高效节能所不可或缺的。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确保安全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而且可能难以实现。 虽然固态电池有助于缓解安全问题,但固态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不利于锂离子的最佳传输。 此外,固体电极的膨胀和收缩会破坏连接界面,阻碍离子传输。 因此,有必要开发具有稳定接合界面的高效固态电池,以提高其安全性、实用性和性能。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不易燃的准固态 LIB,它可以克服传统电池的局限性。 这项研究由日本同志社大学和 TDK 公司的 Ryosuke Kido、同志社大学的 Minoru Inaba 教授和 Takayuki Doi 教授以及 TDK 公司的 Atsushi Sano 领导,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上。 在进一步介绍他们的工作时,论文的主要作者 Kido 先生说:"提高正负极活性材料的容量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会降低循环性能和安全性。 我们开发的阻燃准固态电池结合了液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为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提供了更安全、更耐用的替代品。"新电池设计包括硅(Si)负极和镍钴锰酸锂(LiNi0.8Co0.1Mn0.1O2,NCM811)正极,它们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下一代材料。 这些电极由小原公司生产的固态锂离子导电玻璃陶瓷片(LICGC)隔开。 为了提高兼容性和性能,研究人员为每个电极量身定制了不易燃、接近饱和的电解质溶液。 这些溶液使用磷酸三(2,2,2-三氟乙基)酯和 2,2,2-三氟乙基碳酸甲酯,它们与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界面兼容。 研究人员利用电化学阻抗谱、充放电测试和加速速率量热法(ARC)对准固态 LIB 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该电池具有充放电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和内阻变化小的特点。 此外,ARC 测试表明,Si-LICGC-NCM811 结构与相应的电解质溶液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即使在 150°C 左右的高温范围内,与副反应相关的发热量也非常低。 总之,新开发的 LIB 有潜力促进高效、更安全的下一代电动汽车和无人机等无绳电器的开发。 它的广泛应用不仅能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还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Kido 先生最后谈到了他们工作的长远意义,他说:"随着全球朝着碳中和的方向发展,电动汽车近年来备受关注。 我们研究的准固态电池有可能改善液态锂电池的寿命,提高能量密度,同时保持全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这项研究标志着向开发兼顾安全性、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的下一代储能解决方案迈出了一步。 原文链接: Ryosuke Kido et al, Highly safe quasi-solid-state lithium ion batteries with two kinds of nearly saturated and non-flammable electrolyte solutions,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2024). DOI: 10.1016/j.est.2024.114115
  • 《如何利用先进材料提高下一代EV电池的效率》

    • 来源专题: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
    • 编译者:Hazel
    • 发布时间:2025-05-07
    • 随着电动汽车需求激增,对高效可靠电池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先进材料将成为突破下一代动力电池性能瓶颈的核心钥匙,工程师需通过以下战略布局引领电动出行革命。 电动汽车电池面临的挑战 由于多种因素,电动汽车市场目前在电池设计方面面临巨大压力。一个主要问题是采购原材料,例如锂、钴、镍和石墨。这些物品对于当今EV电池的功能至关重要,但它们的需求正在飙升。研究人员预测,到2050年,需求将增长26倍,其中钴增长6倍,镍增长12倍,石墨增长9倍。由于全球努力实现交通脱碳,从而加剧了资源争夺,供应链紧张导致成本飙升。 另一个挑战是温度对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高温会加速电动汽车电池内的化学反应速度,导致热失控和锂镀等问题。这些情况会降低电池质量,损坏电池保护层并减少活性锂的数量。 最后,在不影响安全性或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仍然是一个持续的挑战。当前的设计通常需要权衡。例如,增加能量密度会降低热稳定性,使电池更容易过热或退化。这种平衡行为使材料选择和电池架构复杂化。因此,电动汽车市场对能够在各个方面提供的创新解决方案有更大的需求。 电动汽车电池中的先进材料 性能、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最新发展极大地改进了EV电池。一些关键创新包括以下内容: 1.硅基阳极 工程师越来越多地将硅基阳极集成到锂离子电池中,以提高能量密度。与石墨阳极相比,硅具有更高的锂存储容量,可能会增加电池续航里程。然而,循环期间的体积膨胀需要纳米级工程和复合材料等解决方案来保持结构完整性。 2.固态电解质 这些材料作为液体电解质的更安全替代品而受到关注。它们通过消除易燃组件来降低热失控的风险。此外,它们还支持使用锂金属阳极,从而提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还可以在10分钟内充电,并在80次充电循环后保持6,000%的容量。目前的研究重点是提高离子电导率和扩大生产以实现商业可行性。 3.高镍阴极 高镍阴极提高了能量密度,同时减少了对钴的依赖,钴是一种昂贵且存在争议的材料。它们提高了电池续航里程和功率输出。然而,它们对降解和热不稳定性的敏感性带来了一些问题,先进的涂层和掺杂技术可能会解决。 4.硫化物固态材料 硫化物固态材料是下一代固态电池的有前途的组件。它们具有出色的离子电导率和柔韧性,使其适用于大规模应用。它们与高容量阳极兼容,进一步提高了它们彻底改变EV电池设计的潜力。 5.石墨烯与碳纳米管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可以提高电池的导电性和耐用性。这些材料有助于加快充放电循环并提高机械稳定性,尤其是在高能量密度电池中。研究这些材料的可扩展制造工艺对于提高采用率至关重要。 在EV电池中利用先进材料的策略 利用先进材料可能会带来成本、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方面的挑战。以下方法有助于克服问题,同时提高性能和效率: 1.采用纳米技术和2D材料 纳米技术和2D材料使工程师能够实现更高的性能,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量和成本。例如,石墨烯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改善了电池内的电子流动。虽然这种2D材料提高了充电速度,但它减少了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将这种材料加入电池电极,设计人员可以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实现更轻、更高效的设计。 2.根据应用需求优化材料选择 设计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需要了解特定的性能需求,例如能量密度、安全性、充电速度或成本效益。然后,工程师选择与这些目标相关的材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池性能,同时应对挑战。例如,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开发了一种锂硫电池,以克服硫在充电循环过程中降解的趋势。结果是原型的能量密度是传统锂离子电池的三倍 。如果工程师想要实现卓越的性能和更长的电池寿命,他们可以考虑这种类型的创新。 3.尝试新的制造技术 3D打印等新的制造方法可以改进电池生产流程并创造尖端设计。3D打印可以更精确地制造电池组件,实现优化材料使用和能量密度的复杂设计。借助3D打印,设计师可以创建具有可定制形状和结构的电极,从而确保更好的离子流和更高的性能。例如,印刷的多孔电极为反应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了充电速率和整体电池容量。 4.数字孪生与预测建模降低原型开发成本 先进的原型技术为降低研发成本、加速动力电池开发提供了创新路径。工程师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电池系统的虚拟镜像,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这项突破性技术既能实现设计的快速迭代优化,又能减少材料浪费与制造成本。通过实时仿真,研发团队可在早期阶段识别潜在问题,确保更顺畅的产业化过渡。 预测性人工智能(AI)物理模型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流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材料相互作用,预测电池长期演变规律。该系统不仅能定位性能薄弱环节,更能为材料优化提供数据洞见,最终实现效率最大化。 5.使用轻量化材料提升能效 轻量化材料对于提高能效、延长续航和提升整体性能至关重要。以长纤维热塑性塑料(LFTs)为例,其材料密度较金属减轻40%,有效降低电池包重量,从而提升能源效率并扩展车辆续航里程。LFTs特别适用于替代电池外壳和支撑结构中的重金属部件。这类材料不仅能增强设计灵活性,还具备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完全满足电动汽车严苛的应用要求。此外,改用热塑性材料可显著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助力制造商打造更高能效、更具成本优势的电动车型,以应对市场对高性能车辆日益增长的需求。 电动汽车电池设计的创新突破 采用先进材料是推动下一代电动汽车性能跃升的必由之路。这不仅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更能提供更安全、高效且环保的电池解决方案。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工程师需要持续突破技术边界。当下对这些先进技术的投入,将为构建更清洁、更电气化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