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非洲旅游监测:非洲旅游业正在上升,但尚未达到其全部潜力》

  • 来源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监测服务-非洲科技
  • 编译者: 李文芯
  • 发布时间:2016-04-01
  • 非洲开发银行连续三年发布非洲旅游监测年度报告。今年的报告由非洲开发银行、纽约大学非洲学院和非洲旅游协会共同发布,名为“释放非洲旅游潜力”。

    该报告提供了非洲旅游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概况。以事实、数据和主要旅游活动参与者(包价旅游承办商、专家、行业代表)提供的信息,通过一系列案例研究阐明非洲率的关键问题。

    (1)旅游人数强劲增长

    报告指出,非洲旅游人数正在增长。2014年,非洲大陆接待了6530万名国际游客,比2013年增加了20万。早在1990年,国际游客仅为1740万。旅游业规模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翻了两番。

    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统计,非洲2014年的4%的涨幅表现抢眼,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仅次于东南亚(上涨6%)。

    (2)2014年非洲前三的旅游目的地

    北非两国排名居首。第一位是埃及,经历了最强劲的增长行业,2014年比2013年国际游客数量多45.4万,仅仅一年就增加了5%。位居第二的是摩洛哥,2014年国际游客数量再次超过1000万,比2013年增加23.6万。位于西非的科特迪瓦位排名第三,该国正在经历一轮强劲的经济复苏,2014年比2013年虽然“只有”9.1万的增加量,但这个数字代表的却是在短短12个月内实现了24%的增长,这个两位数的增长提供了该国具有庞大旅游潜力的进一步证据。

    游客的大量涌入意味着更多的钱进入非洲。2014年,非洲旅游收入436亿美元,非洲GDP的8.1%。

    更多的游客也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整个非洲大陆,约有2000万人直接或间接地为旅游业工作。这意味着,该行业占从业人数占到非洲从业人口的7.1%。工作部门包括导游、酒店工作人员、翻译人员、航空工作人员和小型企业。然而旅游业的经济影响远远不局限在创造就业方面。

    (3)丰富的景点和计划

    非洲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景点,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非洲有着丰富的考古遗址和历史古迹,如金字塔(埃及)、洞穴教堂(埃塞俄比亚)、罗宾岛(南非)、戈雷岛(塞内加尔)和洞穴壁画(阿尔及利亚、博茨瓦纳)。也是一个拥有惊人风景的地方,拥有维多利亚瀑布、撒哈拉沙漠、纳米比亚和喀拉哈里沙漠、风景如画的海岸线、山区、平原、独特植物和野生动物之家的热带雨林和灌丛生态系统。

    近年来整个非洲大陆推出众多举措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如简化签证系统、实行区域合作机制、引入电子签证和单一签证制度,使游客能够仅使用一个签证就访问所有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成员国。例如,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共同开发的旅游签证“KAZA”计划;2014年2月,肯尼亚、乌干达和卢旺达发起的东非共同体单一签证计划,可覆盖这三个国家。据报道,这些签证简化方案和计划可以增加的旅游收入和创造就业5%-25%。

    (4)巨大潜力尚未充分利用

    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是约束限制旅游业的发展的重要原因。报告指出,“在非洲大陆旅行并不总是无缝”。事实上,它比在欧洲、美国和中东地区更困难、更昂贵。

    早在2000开放非洲大陆航空部门的竞争的计划就已开始,但十年后,仍难以实施。该报告还指出,其他阻碍非洲旅游业的发展因素还包括缺乏专门的激励政策、区域合作不够、基础设施薄弱,此外还有安全问题。

    美国国务院发布的80个国家旅行警告中有30个位于非洲,虽然2013 - 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只影响西非,但担忧却在游客心中生长。

    非洲的许多标志性物种——动物,是它们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在灭绝的边缘。报告称,保护物种的偷猎和非法贸易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作者呼吁非洲国家认识到野生动物的经济价值、增加动物数量。这份报告继续解释到,这些非法活动不仅影响经济,对生物多样性也是破坏。

    尽管非洲的国际旅游在增长,但其国际游客数量和收入目前仍分别仅占全球5.8%和3.5%,该行业仍有巨大的未开发的潜力,这些潜力如果能充分利用,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相关报告
  • 《2023年非洲上游活动复兴》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13
    • 预计2023年,非洲将迎来上游行业复兴,并在非洲大陆南部和西部地区开展多井钻井活动。根据投资研究公司Hawilti的数据,今年至少有26个钻探活动和钻机计划在非洲开展。 Energy Capital&Power杂志编辑Grace Goodrich指出,几个市场将比其他市场更加活跃,并将引领非洲上游活动的上升。在她看来,如果你在非洲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津巴布韦、南非、纳米比亚、乍得和尼日利亚是“最佳选择”。 在津巴布韦,澳大利亚石油和天然气公司Invictus Energy去年9月启动了勘探活动,在Muzarabani勘探区钻探了Mukuyu-1井。虽然这位年轻的勘探者最近宣布将停止勘探,但Invictus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钻探第二口井,第一口井证实存在多个气层。 津巴布韦的Cabora Bassa盆地是一个正在运行的常规油气系统的所在地,Invictus Energy已经在该地区确定了五个可能蕴藏多达12亿桶石油的前景。 去年10月,加拿大Eco Atlantic公司开始钻探位于南非近海2B区块的Gazani-1井,以期发现超过3亿桶轻质石油。该井正在5000万桶AJ-1发现区附近钻探,预计活动将持续到2023年。 南非的奥兰治盆地(Orange Basin)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还延伸到纳米比亚境内,该盆地仍然具有很高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前景,仅加萨尼亚地区的潜在资源量就估计约为3.5亿桶。 自2022年6月以来,加拿大的ReconAfrica公司一直在纳米比亚卡万戈盆地进行前沿勘探,同时进行地震数据采集,预计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取得结果。随后,该公司计划在2月下旬开始钻探智慧农场5-1,钻机已经在现场。ReconAfrica的初步工作计划已经证实,沉积盆地内存在活跃的石油系统,据估计,该盆地蕴藏着300多亿桶原油。 在伦敦上市的萨凡纳能源公司(Savannah Energy)以6.26亿美元收购了埃克森美孚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在乍得的生产资产后,今年在乍得开展了大规模的多井钻井活动。这家英国独立能源公司今年一直专注于油井优化和修井活动,计划从现在到2030年,每年钻探约12口井。目前,乍得的日产量约为9.3万桶,蕴藏着相当大的未开发油气潜力,已探明储量约为15亿桶,且位于石油丰富的中非裂谷系统内的广大地区。 作为非洲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尼日利亚主要通过浅水勘探保持其上游势头,包括通用碳氢化合物公司在OML 120上的钻探活动,以及雪佛龙公司从2023年年中开始的为期两年的Escravos海上勘探活动。 法国主要的TotalEnergies公司也将通过其计划的OML 130加密钻井活动进行深水钻井。尼日利亚正寻求扩大其油气储量基础,扭转因勘探增加和新的石油和天然气发现而导致的产量下降。
  • 《高速铁路给中国旅游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8-08-06
    • 据财新网最新报道,中国铁路总公司(CRC)是京沪高铁的最大股东,该公司已开始准备上市。过去10年,中国铁路行业经历了快速扩张。截至2017年,中国拥有12.7万公里的轨道,其中20%是高速铁路,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网络。 然而,正如财新网所写的,这一巨大的发展已经导致运营商积累了5万亿元(7500亿美元)的债务。因此需要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事实上,据财新网报道,2011年开通的京沪高铁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条盈利的高速线路之一,收入达234亿元。 我第一次坐火车到中国——从北京到上海——是在2004年,那是一次24小时的旅途。当时,两地之间的航班非常昂贵,这使得铁路成为唯一可负担得起的选择。 但也需要直立坐在一天一夜的硬座便宜,在此期间你必须忍受24小时光,噪音和行人通道,或多支付几百元硬卧——就像组成的非常小的宿舍6床和12臭脚。那些不幸被困在床上的人不得不在白天与你的室友分享。 相比之下,我上周四乘坐一列从上海到北京的新高速列车的经历。整个行程花了整整四个小时,这就意味着我能够处理好我的事情,然后在午夜前回到上海。 每一次,我都有一个舒适的躺椅,干净的厕所,安静的过道和食物服务——都在“经济舱”区。我只能想象一等车厢是什么样子!从北京到上海的单程票价只有600元左右——这使得这条线路不仅更快、更方便,而且远比飞机便宜。 今年7月初,世界上最长的高铁列车在上海至北京的高铁上投入运行,此时正值夏季旅游高峰期。据shine.cn报道,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的16节车厢复兴车全长415米,提供1193个座位。与较矮的列车相比,加长列车也有更多头等舱和商务舱的座位。 “复兴”在中国设计制造,于2017年6月亮相。据新华社报道,一年后,有4130万人次乘坐了这条线路,单日最高入住率为97.6%。 对于非客运航线,中国也在内陆航线上做着重要的事情。中国西部工厂的工业货物和机械正在通过被称为“南方运输走廊”的铁路网运输到中国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钦州港。据网站straitstimes.com称,与传统的长江至上海港航线相比,STC将中国境内的过境时间从两周多减少到两天。 此外,中国高铁沿线的二线城市吸引了附近城市越来越多的房地产投资流入,因为互联互通的改善鼓励人们将工作场所与家庭分开。《亚洲时报》在7月份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对这些外围城市而言,交通便利程度提高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以消费流量增加的形式出现的。” 但中国大陆需要的是从上海、北京和重庆等中国地区的枢纽城市直接连接香港的高速铁路。这将取代我们长期依赖搭乘航班前往香港的局面,并大大缓解中国主要机场的拥堵状况,进而使CRC成为跨境商务和休闲旅行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文章发布于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