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流抗生素污染地图发布-我国抗生素滥用已造成环境污染》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 金慧敏
  • 发布时间:2015-07-10
  • 中国第一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单公布。2013年,我国抗生素使用总量约16.2万吨,其中兽用抗生素占一半以上。抗生素大部分以原形排出体外,进入水体和土壤,又通过食物链再回到人体,从而增加耐药性,这可能导致人类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中国抗生素使用量惊人,一年使用16.2万吨抗生素,约占世界用量的一半,其中52%为兽用,48%为人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

    课题组对中国主要河流做了10年调查,根据58个流域各类抗生素的使用量、排放量等,绘制出了抗生素污染地图。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的《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它是国际环境领域中最重要的专业刊物。

    从污染地图颜色可以看到,广东、江苏、浙江、河北等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颜色较深,意味着是污染重灾区。在人口较密集的东部,抗生素排放量密度是西部流域的6倍以上。

    应光国说,与国外相比,中国河流总体抗生素浓度较高,测量浓度最高达7560纳克/升,平均也有303纳克/升,意大利仅为9纳克/升,美国为120纳克/升,德国20纳克/升。排放强度上,珠江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下游流域为中国最高,珠三角、京津冀部分地区的抗生素年排放强度为79千克/平方公里至109千克/平方公里。

    专家介绍,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医疗废水以及动物饲料和水产养殖废水排放等,而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是最主要来源。

    最终该研究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通过模型预测得出全国58个流域的“抗生素环境浓度地图”和36种常见抗生素的全国使用量和深入排放清单。

相关报告
  • 《我国养殖业存在抗生素滥用》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10-11-29
    • 细菌性疾病是导致动物患病的主因。专家认为,养殖业之所以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主要源于动物防沼疾病的需要。面对比市场风险更为严峻的传染性疾病风险,一些养殖户不得不为畜禽下猛药,凭经验饲养、凭感觉用药,很容易造成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
  • 《祝贵兵研究组揭示空气污染会加剧大气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播》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20-11-12
    •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作为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普遍存在于现代环境和微生物中,极大地影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人类滥用抗生素,使得陆地表层系统成为ARGs的重要库。在陆地上,ARGs在小范围内进行传播。陆地上的ARGs以生物气溶胶的形式进入到大气中,之后通过雨雪等湿沉降返回至地表,使得ARGs污染传播至全球范围,并构成ARGs循环。近年来,冬季湿沉降,尤其是降雪,往往伴随着大气污染问题,因此我们推测大气ARGs的存在与传播与大气污染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祝贵兵团队与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研究员合作,历时四年,采集了国内外13000km、共48个样点的新鲜降雪样品,利用高通量定量PCR(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PCR,HT-qPCR)检测降雪中的ARGs的丰度和组成,发现ARGs的丰度与空气质量污染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和 PM 2.5 显著正相关,从而证明ARGs的存在与传播和大气污染有关,而且大气污染还可以增加ARGs的丰富度。  结合大气动力学分析,从大尺度和小尺度两个方面,证明大气污染能够引起ARGs的积累与传播。在距离13000km,海拔高500m的整个采样点纵切面内,大气中的ARGs未表现出明显差异,说明ARGs通过大气水平和垂直运动已经混合均匀;在4000km的小尺度内,ARGs的相似性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而微生物群落的相似性与地理距离没有显著关系,说明ARGs不完全依赖于微生物而存在,小尺度内污染颗粒物的存在将有助于其在大气中的传播。例如大气环境状况良好时,气流垂向尺度运动会造成ARGs的衰减,纵向上存在气流的上下运动,ARGs传播能力较弱。而当存在颗粒物污染的时候,气流转而只向下运动,导致ARGs的积累。此外,研究得到了用于估计其他共现ARGs、总ARGs丰度以及大气污染程度的指示基因。  这项研究工作的意义在于,揭示了作为人类生存必要条件的空气中不仅存在 PM 2.5等非生物污染,还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且会在其他污染的作用下加剧,威胁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并且为衡量人类百年尺度上的影响与“人类世”定年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成果发表于国际微生物生态学权威杂志《The ISME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