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份抗生素使用量和排放量清单公布。2013年,我国抗生素使用总量约16.2万吨,其中兽用抗生素占一半以上。抗生素大部分以原形排出体外,进入水体和土壤,又通过食物链再回到人体,从而增加耐药性,这可能导致人类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中国抗生素使用量惊人,一年使用16.2万吨抗生素,约占世界用量的一半,其中52%为兽用,48%为人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
课题组对中国主要河流做了10年调查,根据58个流域各类抗生素的使用量、排放量等,绘制出了抗生素污染地图。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的《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它是国际环境领域中最重要的专业刊物。
从污染地图颜色可以看到,广东、江苏、浙江、河北等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颜色较深,意味着是污染重灾区。在人口较密集的东部,抗生素排放量密度是西部流域的6倍以上。
应光国说,与国外相比,中国河流总体抗生素浓度较高,测量浓度最高达7560纳克/升,平均也有303纳克/升,意大利仅为9纳克/升,美国为120纳克/升,德国20纳克/升。排放强度上,珠江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下游流域为中国最高,珠三角、京津冀部分地区的抗生素年排放强度为79千克/平方公里至109千克/平方公里。
专家介绍,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医疗废水以及动物饲料和水产养殖废水排放等,而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是最主要来源。
最终该研究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通过模型预测得出全国58个流域的“抗生素环境浓度地图”和36种常见抗生素的全国使用量和深入排放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