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营收有过半可能将同比下降6%》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20
  • 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研究机构IDC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就新冠病毒对半导体市场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该机构认为,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营收有过半可能将同比下降6%。

    IDC发布的报告要点包括:202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营收大幅缩水的可能性接近80%,而不是此前预计的总体小幅增长2%;2020年,仍有五分之一的机会摆脱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实现快速而强劲的反弹;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冠病毒危机才刚刚开始,变数太多,无法立即做出单一的预测来应对;新冠病毒对中国的技术供应重大影响,但复苏的时机尚不确定。

    IDC认为,此事最有可能的结果是,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营收将同比下降6%,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为54%。

    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将在夏季开始恢复,隔离和旅行禁令也将会放松。对全球半导体市场而言,这种影响将达到258亿美元。

    虽然新冠病毒将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产生影响,但病毒相关知识的积累、公共卫生倡议和其他努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新冠病毒造成的危害。短期内,市场对半导体系统的需求会降低,组件的可用性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但随着复苏的到来,市场将恢复增长。

    当地时间周三,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139.68点,或下跌9.79%,报1286.84点。

    费城半导体指数英文全称为PHLX Semiconductor Sector,简称SOX,由费城交易所创立于1993年,为全球半导体业景气主要指标之一。费城半导体指数在1993年12月1日开始计算,初始值为200。该指数纳入的企业包括英特尔、恩智浦、高通、博通、英伟达、应用材料、西部数据、AMD等等。

相关报告
  • 《半导体今年将下跌6%》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4-10
    • 新冠肺炎冲击,摩根大通原预期,半导体市场今年仍可成长5%,考量库存去化,最新预期降为衰退6%,扣除记忆体的减幅更达8.4%;晶圆出货预期持平。 摩根大通一度预期半导体厂恐面临遭砍单,但因业界迟未传出重大消息,该券商最新预测,原预期的砍单可能转为库存调整,尤其第2、3季调整压力非常大,导致今年半导体市场衰退,为此二度下修台积电财测,同步下调联发科、南亚科、联电和日月光投控共五大半导体厂表现。 摩根大通将台积电目标价从335元降至325元,联发科由440元降至420元,南亚科从105元降至85元,日月光投控由75元降至70元,联电维持11元。评级则除了联电「劣于大盘」,其他都重申「优于大盘」。 摩根大通科技产业研究部主管哈戈谷指出,新冠肺炎导致半导体需求降温,是他原本判断产业应出现重大砍单的原因,但随著市场秩序调整,现在他认为砍单很可能转为库存调整,进入第2、3季,半导体厂压力应会增加,中、下游代工和封测厂的压力尤其大。 哈戈谷说,晶圆产业将表现平淡,使台积电下半年有库存调整、甚至掉单情形,目前他预期台积电第3、4季营收将比上半年衰退4%,相对去年下半年较上半年增加三成的趋势翻转。 此外,他也预期联发科、高通和华为对台积电的7纳米订单减少,苹果则可能因应新机调整5纳米订单,其中,华为禁令若再紧缩,订单恐掉更多。 他同时预期,台积电将因应先进製程动能减弱,下调资本支出到135亿美元,减幅12.9%。哈戈谷强调,他长线仍看好台积电,但今年成长20%是不可能了,建议投资人降低预期。 相较下,哈戈谷持续看好联发科受惠5G,最近大陆加速复工,有利联发科重启动能,而且华为紧箍咒若加紧,也有利台湾芯片厂,因此仅就疫情对手机需求的衝击下修联发科财测。至于日月光投控,呼吁在产业风险升高外,也要留意股利可能减少。 IDC:预计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过半可能将同比下降6% 市场研究公司IDC三月初发布最新报告称,新冠病毒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得到重视,并对全球技术供应链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份报告中,IDC就新冠病毒将对半导体市场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结果。 这份报告提供了一个框架,通过4种假设情境来评估市场影响,这些假设情境对可能会有的结果范围进行了估量,每一种情境都基于对技术供应商业务受到影响的不同假设和严重程度。对于每种假设情境,IDC都评估了一系列关键因素,并据此得出更新后的预测,还将向客户提供领先指标来帮助其驾驭这一紧急情况。 报告要点包括: 2020年全球半导体收入有将近80%的可能性会大幅收缩,而非之前预期的整体小幅增长2%; 仍有五分之一的机会能在2020年摆脱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实现快速而强劲的反弹; 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冠病毒危机才刚刚开始,变数太多,无法立即作出一种单一的预测来加以应对; 就目前而言,IDC认为此事最有可能的结果是,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收入同比下降6%,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为54%。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将在夏季开始复苏,届时隔离和旅行禁令将会放松。对全球半导体市场来说,这种情况下的影响将达258亿美元。虽然病毒将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起到影响,但病毒相关知识的积累、公共卫生倡议和其他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毒造成的危害。短期内半导体系统的需求将会下降,组件的可用性也将受到一些影响,但随着复苏的开始,市场将会恢复增长。
  • 《多灾多难的半导体:2020年产值预计下降7.34%》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24
    • 向来在全球获取高额利润的半导体产业也受到了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波及,尤其是半导体消费端的波动,比如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的销量下滑,负面影响正在传导到上游。 集邦咨询分析师徐韶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疫情影响扩及全球三大经济体与重要制造业地区,故在市场供需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需求市场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是消费性电子产品,引发部分半导体业者下修财报预测的共识。对未来市场需求的复苏时程尚无法确定,增加了半导体产业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困难。从供给面来看,半导体产业面临因疫情造成人力短缺与物料运输效率降低等问题。” 同时,芯谋研究报告也指出,需求端的下降,将导致2020年全球半导体产值下降7.34%到3913亿美元。 终端需求下滑难题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冲击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也冲击了消费信心。至少从今年上半年看,终端电子产品的销量预计大幅下滑,需求端的疲软,眼下已经成为半导体上游产业的严峻挑战。 以手机行业为例,近期,苹果宣布取消每年3月底举办的春季新品发布会,转为线上大会的形式举办,并且3月27日之前,将关闭大中华区以外的所有零售店。同时,华米OV等国内手机企业也纷纷转向线上发布会。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0年2月国内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其间出货量为638.4万部,同比下降56%。根据调研机构StrategyAnalytics的预计,欧洲市场今年整体销量将同比下滑20%以上。 与手机等电子消费品息息相关的半导体公司也受到影响。比如IC设计企业,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最新统计,2019年全球前三大IC设计业者分别为博通、高通及英伟达。从数据看,在2019年中,三家龙头的营收均出现下滑,而2020年也要面对疫情带来的新冲击。 集邦咨询分析师姚嘉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欧美各国的疫情对于其实体消费将受到不小的打击,这将直接影响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消费力度。加上美国商务部的实体列表政策仍未解除,主要的美系设计业者大多仍会持续受到影响。对于IC设计业者来说,将会是2020年首要的经营课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博通近期撤回了其2020财年业绩预测,该公司此前预期2020财年营收达2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据了解,博通首席执行官霍克坦(HockTan)表示,疫情并未让其供应链受到任何影响,但需求确实有所放缓,疫情带来了高度的不确定性。 集邦的报告则指出,高通虽然在2020年预计将重回苹果手机供应链,但全球疫情无法有效控制,预计将冲击苹果手机销售表现,届时高通的芯片营收将受到波及。英伟达也确定受到疫情影响,下修财会年度2021年第一季的财报预测。在2020年上半年表现已受影响的情况下,整体产业要在2020年重回成长可能不甚乐观。 除了设计企业,晶圆代工产业也受到需求端的变量影响。比如近日业内传出苹果将减少对台积电AirPods芯片的下单量。不过台积电预计,7nm、5nm等先进工艺制程需求强劲,有信心今年营运优于产业平均。 徐韶甫表示,消费性市场需求短期内不易出现反弹机会,因此对半导体产业在消费性产品营收方面冲击较剧烈。而在非消费性需求部分,5G、AI等重点产业发展虽受到国内制造业复工率不佳而稍有放缓,但与中长期产业发展相关的基建需求没有受到损害,或成为半导体业者回避产业逆风冲击的领域;另一方面,受疫情催生的“宅”经济和工厂自动化则提供半导体业者新兴需求增加的机会点,可能藉此多少弥补消费者市场需求衰退造成的损失。 供应链的多重压力 除了需求端的挑战,半导体供应链还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有疫情引发的人才流动受阻、货物运输不长的问题,也有贸易等外部环境变化。 从半导体的制作工艺流程来看,从芯片设计、生产到封测,都受到疫情影响。此前在中国地区,疫情暴发时,业内均指出封测环节是受冲击最大的,因为封测工厂需要的人力最多,人员也最密集,受到复工延迟、物流堵塞的状况影响,封测厂备受煎熬。如今国内疫情转好,企业们正在加速复工,但是日韩、欧美的疫情却相继升级,从人力到物流仍受到制约。 徐韶甫表示,封测业目前的供给状况虽有逐步恢复,但第一季营收衰退在所难免,并预料将延续至第二季度。至于生产及设计端则因自动化程度较高故初期受到影响不大,设计业者采用远距离办公模式,同时晶圆制造业者调度资源分配,来维持晶圆生产不中断。 然而,目前在疫情扩散下,包括中国台湾地区、韩国与欧美日等晶圆制造的主要区域也陆续受到影响,虽极力维持生产稳定,但仍有部分防疫措施会影响生产效率与进度,如各国出入境限制和产线人员分组调度等。 一位半导体巨头上海公司的员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日常工作没有太大影响,但是供应链出现问题了,后续还需要解决。因为有韩国供应商,现在原材料存在不能按时到货的风险,只能考虑其他供应商。在原材料中,晶圆、高纯气体、光刻胶,大部分份额是由日韩、中国台湾地区控制。” 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一方面进口半导体成品和原材料受到牵制;另一方面,国内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半导体产业和国际一流厂商存在差距,国内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对利润敏感;此外,美国的外部打压也加剧了华为等国内企业压力。 姚嘉洋表示:“若中国的疫情能被完全控制住,中国下半年的消费性市场对于中国的半导体设计业者将有不小的帮助。在挑战面上,上半年手机出货受到影响、加上实体列表政策仍未解除,华为应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芯谋的报告则指出,中国的电子产业以出口为主,虽然芯片的客户大多在国内,但是终端却以全球为主。所以全球物流运输的通畅对我国半导体产业至关重要。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各国都对国际航班以及货物进出口执行了更为严格的检疫检验。货物运输受阻,国际贸易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国际间人才交流几乎冻结,跨国的人才流动在今年上半年几乎冻结。从商务谈判、上下游合作,到工程师之间的沟通,都效率大降,这同样给产业带来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