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制出可在工业废气高温下高效捕集CO?的新型吸附剂》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12-12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多孔金属有机框架(MOF),ZnH-MFU-4l,能够在超过200℃的高温下可逆地吸附二氧化碳。这一技术突破解决了现有低温二氧化碳捕集方法的局限性,尤其适用于从工业废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研究显示,该材料在经过508次循环后保持了96%以上的初始吸附容量,并且可以在不需要额外能量的情况下再生,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应用潜力。
相关报告
  • 《可再生的钠基硅酸锂吸附剂,具有在高温下捕获CO2的新机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7-03
    • 最近,锂离子电池已成为从便携式电子设备到电动车辆的各种电力或能源的广泛使用。 结果,锂的消耗量迅速增加,同时价格也在上涨。 该研究报告了可再生钠基硅酸锂固体吸附剂的合成,其使用的锂比Li4SiO4固体吸附剂少。 通过将LiOH与硅酸钠溶液以2:1M的比例混合制备可再生的钠基硅酸锂固体吸附剂,其在多个循环期间稳定地保持其CO 2捕获能力。 除了存在于开发的固体吸附剂中的Li4SiO4之外,我们将CO2吸附和再生归因于新的结构,即Li3NaSiO4。 值得注意的是,LONS2固体吸附剂表现出比Li4SiO4吸附剂更快的CO2吸附速率。 此外,含有Li3NaSiO4和Li4SiO4相的LONS2固体吸附剂具有在高温下捕获CO2的潜力。 ——文章发布于2019年12月
  • 《澳洲研制催化剂高效处理污水 运行维护成本低》

    • 来源专题:生活污水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17-09-13
    • 澳大利亚伊迪斯考恩大学日前发表新闻公报说,学校科学家使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新型“金属玻璃”催化剂,可以环保、高效地处理污水。 “金属玻璃”又称非晶合金,具有与玻璃类似的原子堆积结构,比晶体材料拥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负责这项研究的伊迪斯考恩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来昌表示,与目前常见的采用铁盐、铁离子等作催化剂处理工业废水的方式相比,“使用金属玻璃催化剂首先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其催化效率高,可重复使用超过20次。由于金属玻璃已可以大规模生产,市场价格低廉,运行维护成本也较低”。 团队使用纳米技术改变了铁的原子结构,制成了原子堆积结构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新型铁基金属玻璃条。在实验室条件下,这种新型材料可以吸附染料和重金属废液中的杂质等物质,在几分钟内就可将污水净化。 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刊登在美国《先进功能材料》科学杂志上。张来昌说,已有不少国际企业,包括中国企业对这一技术表现出了兴趣,不过目前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完成的,真正大规模投入使用还需进行最终测试。“我相信此项研究会给工业污水处理带来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