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称流行病将持续造成全球经济损失》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02-26
  • 1月18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称,未来几十年内,流行病将造成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每年的经济损失达0.7%,构成类似气候变化的威胁。

    报告指出,自2011年以来,全世界每年发生近200起流行病事件。近几十年来,疫情的数量和种类都有显著增加,而且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虽然可能每几十年才会发生一次灾难性的疫情,但具有高度破坏性的地区性和地方性疫情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对生命和企业构成重大威胁。

    该报告综合了致使公司容易遭受传染病影响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因素,包括公司员工的地理位置、客户群、供应链以及业务的性质和结构等,这些因素有助于估算疫情对公司的影响。报告指出,虽然传染病的威胁是不可避免的,但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却并非如此,建议采取一种“全面”的备灾方法,包括减少企业风险、提高响应能力和积极沟通等。

相关报告
  • 《入侵昆虫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远高预期》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郝心宁
    • 发布时间:2017-11-28
    • 昆虫数千年以来一直是人畜疾病传播的元凶,生物界约有250万种昆虫会引起严重损失,不仅侵袭各类作物、毁坏基础设施、破坏森林,还会改变生态系统平衡。此外,昆虫也是最具入侵性的物种,侵入新栖息地的2500种陆生无脊椎动物中,有87%即为昆虫。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10月4日刊载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生态系统及演化实验室(Laboratoire Ecologie, Systématique et Evolution)负责人弗兰克·库尔尚(Franck Courchamp)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入侵昆虫每年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远高达690亿欧元以上。该研究团队创建了世界最大的入侵昆虫经济破坏数据库,涵盖商品和服务、医疗成本、农业损失等方面破坏情况的数据。成员来自CNRS、巴黎第十一大学(Université Paris-Sud)、巴黎高科农业学院(AgroParisTech)和蒙彼利埃法国发展研究院(IRD Montpellier)等机构。研究得到了法国国家研究署(ANR)以及巴黎银行基金(BNP Paribas Foundation)的支持。 根据数据估算,入侵昆虫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每年高达690亿欧元以上。按物种统计,台湾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是最具破坏性的物种,每年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超过267亿欧元;甘蓝夜蛾(Plutella xylostella)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达到41亿欧元,破坏性位居前列;暗褐断眼天牛(Tetropium fuscum)仅在加拿大地区就造成了4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按地区统计,北美经济损失最为严重,每年高达245亿欧元,欧洲每年的损失为32亿欧元。由于缺乏评估数据来源而造成两个地区间评估结果差异巨大,无法有效反映两地虫害水平差异。另外,研究团队仅选取了10种入侵昆虫物种,很多地区的数据不够充分。因此,每年690亿欧元的结论很可能被低估,入侵昆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高于预期。 昆虫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样严重。入侵昆虫所消耗的作物量可以养活10亿人口,相当于作物总产量的40%。入侵昆虫每年对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失高达61亿欧元(不考虑疟疾、寨卡病毒、旅游业及生产力的经济影响)。入侵昆虫所引起的人类疾病医疗支出最高的地区为亚洲,达到25.5亿欧元,其次是北美地区,每年为18.5亿欧元,中美及南美地区的支出也达到16.6亿欧元。对经济影响最大的疾病是登革热,治疗登革热的支出占61亿欧元的84%。 研究人员呼吁人们提高警惕,制定各项措施应对生物入侵,这将为全社会减少数百亿欧元的经济损失。目前仅针对蚊子引发疾病的有效预防措施便可以将损失减少90%。 (编译 郝心宁)
  • 《世界经济论坛强调全球应对新发传染病的进展和风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9-03-06
    • 1月15日,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2019年全球风险报告》(Global Risks Report 2019)指出,公共卫生系统的医学突破和进展使各国能够控制传染病的影响,但这些成果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合成生物学等不安全因素的影响。该报告中,专家预测2019年主要大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对抗将日益加重。 报告阐述了来自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学术界和民间团体的近1000名决策者对气候变化和埃博拉等问题的看法。该报告指出,1980年至2013年期间发生了数千起疫情,包括影响所有国家的4400万个病例。推动疫情发生率增加的一个因素是国际旅行和贸易。疾病传播的第二个因素是不卫生的高密度居住环境。到2050年,全球68%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地区。城市化导致森林砍伐,这是疾病发生的第三个因素。 报告指出,尽管全球在治疗和卫生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疫情暴发仍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一项估算认为,21世纪潜在的流行病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为600亿美元。用于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11种传染病的疫苗开发的资金不足。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已承诺到2021年投资10亿美元,用于开发针对埃博拉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尼帕病毒、裂谷热病毒、寨卡病毒和拉沙病毒等的疫苗。然而,该报告指出,针对其中每一种传染病开发疫苗的成本将高达37亿美元。 除了这些威胁之外,科学家和决策者还担心合成生物学进展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风险。报告称,与其他类型的恐怖袭击不同,基于生物的攻击可以被反复部署,形成“连续的高冲击力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