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双重再循环实验研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7-07-26
  • 低温环境下的耐久性和启动能力是汽车聚合物电解质膜(PEM)燃料电池系统的两个技术瓶颈。在阳极和阴极侧的废气再循环中,可以降低低电流密度的电池电压,并在不使用外部加湿器的情况下对膜进行加湿化。它们可能有助于延长工作年限,促进创业能力。本文对带阳极和阴极再循环的PEM燃料电池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系统建立在10千瓦燃料电池堆上,由50个单元组成,活跃面积261 cm2。阴极再循环泵和氢循环泵分别在阴极和阳极上使用。关键参数,如。对阴极侧的烟囱电压、电池电压、空气流量、相对湿度、阴极的进口和出口的氧浓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与阴极再循环系统得到self-humidification效果好,这是类似与外部加湿器;2)阴极再循环和新鲜空气流量减少,细胞电压可以明显减少;3)与阳极循环电池电压还可以减少由于氢分压降低,阴极一侧的相对湿度比情况下只有阴极小一点再循环。它表明,对于我们的烟囱,阴极再循环有效地在低电流密度下对电池电压进行箝位,并且在阴极再循环时可以进行自加湿系统。进一步研究了双循环燃料电池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控制。

    ——文章发布于2017年7月20日

相关报告
  • 《封闭式阴极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空气冷却实验研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董璐
    • 发布时间:2015-08-07
    • 这项工作使用独立的空气冷却式阴极聚合物电解质膜(PEM)堆栈来探索其使用强度。对热行为的设计评价基于单独的堆栈温度分布导致不准确的初始温度和堆栈的热功率是不同的。本文通过传热分析,对冷却方式的热行为进行了定性分析。在这里使用三个几何形状和纵横比不同的堆栈冷却通道的实验方法。设计了双通道(20通道和40通道)的直流结构。3芯堆构造为有效面积240平方厘米。冷却方式适用于正、负压力流耦合的冷却风扇。空气流量的雷诺兹数在200到400之间,而湿度变化在50%到90%。一阶温度分布转换为二阶传热剖面的分析方法对温度均匀性,冷却反应,平均冷却速度,冷却效率,冷却通量,传热系数和平均局部温差进行了稳态参数研究。
  • 《对减压去除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中水方法的研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董璐
    • 发布时间:2015-07-28
    •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如今被应用于汽车动力源,装配后其需要接受严寒的苛刻考验。本文介绍了一种燃料电池的新型清洗方法,通过使电池内压力突然降低,来尽量减少燃料电池中的残留水。在阴极内部对排气气体欧姆电阻和露点温度进行测量,以验证所提出方案的有效性。此外,使用显微镜和冷启动实验获得了微孔层的表面图像,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正常吹扫相比,在压力降吹扫后,催化剂层和膜电解液组件的大部分水被除去。本文也进行了耐久性试验,并在压力还原清洗过程中观察,发现降解过程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