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多年来一直是2型糖尿病(T2D)的一线治疗药物。 其在T2D治疗中的有效性主要归因于其抑制肝脏糖异生; 然而,二甲双胍作用的机制方面仍然难以捉摸。 除降低葡萄糖外,二甲双胍还能抑制电子传递链(ETC)和ATP的合成; 然而,最近的数据显示,二甲双胍通过多种相互非排斥机制调节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和雷帕霉素复合物1(mTORC1)的机制靶,这些机制不依赖于ETC和细胞ATP水平的抑制。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二甲双胍在癌症治疗中使用相关的分子机制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