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达到2502亿 同比增长56.3%》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4-27
  • 4月24日在“智in中国” 2018百度教育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互联网教育平台专题分析2018》(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达到25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3%,但相比线下整体教育行业而言,互联网教育占比仍然较低,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教育前景大好

    此报告由国内知名第三方数据机构易观发布,报告显示,互联网教育在政策、技术、用户三方面均迎来了利好阶段。

    政策方面,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部2018工作要点》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国家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把智慧教育一步步落到实处。

    技术方面,百度等IT巨头加大投入AI技术的研发力度,AI技术已运用到智慧课堂、辅助课程设计、学习进度和成效分析等多元场景。智能终端的覆盖和更新,也不断提升着用户的使用体验。

    用户方面,“知识焦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此而引发的用户学习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中高端消费人群占了互联网教育用户消费能力的近六成。在消费升级、知识付费浪潮的大背景下,居民在教育领域的投入有望进一步增加。

    玩家涌入互联网教育市场

    报告称,互联网教育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诸多玩家涌入,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切入市场。BAT和网易系牢牢占据互联网教育平台的第一梯队,新东方和沪江等老牌教育企业占据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则是TED等其他玩家。

    区别于只强调内容资源或者只强调智能技术的其他教育平台,百度教育以“技术+内容”的全面布局强势切入市场,成为智慧教育行业领跑者。目前,百度教育旗下主要产品线包括百度文库、百度阅读、百度智慧课堂等。百度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百度阅读已与500家出版集团建立合作,目前有20万+正规出版书籍,TOP书籍覆盖率达98%,未来将从“严肃阅读”向“全民阅读”延展,以基因推荐及人生导航算法提升用户服务质量。

    易观总裁刘怡表示,2010年到2017年,互联网教育行业规模翻了十倍,远超同期的GDP增长速度,AI+教育应用场景多元化并逐渐走向成熟,具体表现为IT巨头加大研发投入力度,AI+教育厂商涌现,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教育产品设计、实现、优化等领域,技术与智能设备不断迭代推动用户体验提升等。

    当天,百度教育与北京龙远鼎晟、九章天地文化等八家合作伙伴进行了签约。

相关报告
  • 《2020年中国IT支出将达到20683.5亿元 同比增长2.7%》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7-03
    • 新浪科技讯 6月30日下午消息,IDC于近日发布了《中国分省GDP和IT市场预测,2020-2024》(IDC #CHC46155820, 2020年6月),提供了2020–2024年中国省级国内生产总值(GDP)和 IT 支出的预测数据。其中包括 31 个大陆省份以及香港和台湾的名义 GDP 价值、实际 GDP 增长率、按产品类别划分的 IT 支出(硬件、软件和IT 服务)以及 2018 年至 2024 年的市场规模数据,可为 IT厂商制定业务规划时提供参考。 该报告显示,根据IDC于5月份所做的最新预测,2020年中国IT支出将达到20683.5亿元人民币,相比2019年增长2.7%。2020年初至今,新冠疫情对于中国IT市场带来较大影响,但是抗击疫情的同时也促进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基于云服务的各种实践活动诸如远程办公、远程会议/会展、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获得了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更是创新发展。 2020年中国各省和经济带区域的IT支出规模预测如下图所示: 为了应对疫情,中国政府推出了多项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新基建”政策将会直接推动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IT技术的发展。充电桩、特高压、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会拉动ICT的需求。互联网经济将呈现新的发展态势,日常生活用品、餐饮、生活服务等更加互联网化,远程教育、网络化办公等技术将会创新发展。就抗击疫情以及中长期健康中国发展目标来看,中国各省将会逐步建立或者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会获得广泛应用。 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圈的IT市场将逐步形成自有的特色和模式,预计在未来几年中会日渐突出,重塑整个中国IT市场格局。主要的区域经济带的IT市场呈现如下特征: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其IT市场也将快速增长。IDC预测,2020年京津冀IT市场规模将达到3431.3亿元人民币,占中国总IT市场规模的16.6%。新基建和新兴IT技术创新是京津冀IT市场的主要动力。 长三角区域2020年IT市场规模将达到4876.3亿元人民币,占中国总IT市场规模的23.6%。长三角地区的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保持领先,互联网数字化经济蓬勃发展,带动IT市场快速发展。 大湾区2020年IT市场规模将达到3086.7亿元人民币,占中国总IT市场规模的14.9%。大湾区数字化转型灵活多样,互联网经济发达,外向型经济发达,以及新基建将带动IT基础设施升级。 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制造业发达,数字化转型蓄势待发,未来IT市场将保持高速发展。 成渝经济圈经济活力充沛,互联网经济发展后劲足,数字化转型蓬勃发展,带动整个IT市场增长。 IDC中国 Health Insights行业研究与咨询服务部高级研究经理肖宏亮表示:中国各省IT市场在疫情中逐渐恢复,数字化转型和新基建是当前疫情之下带动IT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前和未来几年中的宏观经济和IT市场恢复发展中,IT市场的区域化正在形成特色和模式,未来几年中国IT市场区域格局正在重塑。建议IT厂商根据各省预计主要经济带区域IT发展特征,开发适应区域市场需求的产品和营销策略,获得竞争优势,同时也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 《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104.2亿美元》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8-21
    • 根据近日最新发布的《IDC全球大数据支出指南》(Worldwide Big Data and Analytics Spending Guide, 2020V2)中IDC预测,2020年,全球大数据相关硬件、软件、服务市场的整体收益将达到1,878.4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3.1%。IDC认为,在2020-2024年预测期间内,全球大数据技术与服务相关收益将实现9.6%的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2024年将达到2,877.7亿美元。 大数据细分市场 从子市场来看,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最大的构成部分仍然来自于传统硬件部分——服务器和存储,占比超过40%,其次为IT服务和商业服务,两者共占33.6%的比例,剩余由25.4%的大数据软件所构成。从软件角度来看,2020年中国最大的三个细分子市场依次为终端用户查询汇报分析工具(End-User Query, Reporting, and Analysis Tools)、人工智能软件平台(AI Software Platforms)以及关系型数据仓库(Relational Data Warehouses),并且IDC预计,三者总和占中国整体大数据软件市场的比例接近50%。 大数据行业应用 从行业上来看,2020年中国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市场中收益前三的行业依次是金融(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与投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通信,三者总和占中国总体的50%以上。在金融行业中,大数据分析技术赋能于金融反欺诈、风控、信贷业务等业务。在政府行业中,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交通、气象等各部门对大数据应用较多。在电信行业中,三大运营商拥有庞大的个人位置数据,精准营销、信用评估等是大数据技术主要的应用方向。 大数据企业规模 从企业规模的视角来看,在2020-2024年的预测期间内,中国大数据技术与服务相关企业中,雇员超过1,000人的特大型企业数量最多,占中国大数据市场整体的52%。其次,雇员数量在100-499人的中型企业略多于500-999人的大型企业,两者在整体市场中占比相当,在16%-18%范围内。未来,在大数据领域投入的厂商中,特大型企业将持续超过半数。 IDC中国新兴科技研究组分析师姚雨墨 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部分大数据技术与服务相关的项目进入冻结状态,预计2020年整个中国大数据市场将暂时放缓增长。但由于企业对于部署大数据基础架构及建设数据仓库的需求旺盛,并且在疫情的推动下加速了企业内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预计2021年后整体市场将继续向好。